能够抑制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振动的磁记录介质驱动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5347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能够抑制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振动的磁记录介质驱动器。磁头致动器部件在末端处支撑着磁头滑动器。第一固定部件在与磁头致动器部件间隔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与壳体成一体。第二固定部件牢固地保持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以抵靠第一固定部件。这样可靠地防止了柔性印制电路板从第一固定部件或第二固定部件提升。第一固定部件牢固地固定在壳体上。可靠地防止了第一固定部件的移动和摇动。即使磁头致动器部件改变其姿势,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柔性印制电路板产生振动。这样磁头滑动器就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定位在磁记录盘上的目标记录磁道的正上方。能够以高精度来实现磁位数据的读和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诸如硬盘驱动器(HDD)的磁记录介质驱动器。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磁记录介质驱动器,其包括磁头致动器和安装在该磁头致动器上的柔性印制电路板(FPC)。
技术介绍
柔性印制电路板(FPC)插设在一对固定部件之间,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报No.10-69736中所披露。柔性印制电路板折叠在这两个固定部件之间。这样柔性印制电路板就在一平面内翻转。固定部件中的一个例如固定在底盘架(chassis)上。固定部件的钩基于弹性变形而装配到底盘架中的通孔内。柔性印制电路板通过这种方式安装到底盘架上。这种固定机构用于光盘驱动器的光学读写头单元。例如,磁头致动器部件装在硬盘驱动器的壳体中。磁头致动器部件被设计成改变其相对于磁记录盘的姿势(attitude)。磁头滑动器支撑在磁头致动器部件的末端处。柔性印制电路板安装在磁头致动器部件上。柔性印制电路板延伸到固定部件,这些固定部件与磁头致动器部件间隔开预定距离。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末端连接到一印制电路板上。因此,允许磁头滑动器通过柔性印制电路板来接收来自该印制电路板的感测电流和写入电流。例如采用胶带将柔性印制电路板安装在硬盘驱动器中的固定部件的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柔性印制电路板在折叠时从固定部件提升。这导致柔性印制电路板不期望的振动。另外,从壳体内的胶带扩散化学物质和灰尘。另一方面,在准备固定柔性印制电路板时,采用诸如夹紧件的金属夹持器来夹持固定部件和柔性印制电路板。在这种情况下,该夹紧件是硬盘驱动器中的附加构件。硬盘驱动器的生产成本因此增加。柔性印制电路板因与夹紧件接触或摩擦而受到刮擦。刮擦导致在壳体内产生灰尘。灰尘妨碍了磁位数据(magnetic bit data)的读取和写入操作。现在,假设上述公开的固定部件安装在硬盘驱动器的壳体上。磁头致动器部件断续地重复围绕垂直支撑轴的摇摆运动。这使得柔性印制电路板产生摇摆。由于固定部件的钩基于弹性变形而单独装配在壳体底板的通孔中,因此在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摇摆运动期间,基于钩的弹性变形而迫使固定部件移动或摇动。因此在柔性印制电路板中引起不期望的振动。该振动传递至磁头滑动器。磁头滑动器因为该振动而不能精确地定位。这妨碍了磁位数据的读取和写入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磁记录介质驱动器,该驱动器在磁头致动器改变其姿势时,能够抑制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振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壳体装置,该壳体装置极大地促进了所述磁记录介质驱动器的实现。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磁记录介质驱动器,包括壳体;封装在该壳体内的磁记录盘;磁头致动器部件,在该磁头致动器部件的末端处支撑磁头滑动器,所述磁头致动器部件改变其相对于磁记录盘的姿势;第一固定部件,其与磁头致动器部件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壳体成一体;柔性印制电路板,其至少从磁头致动器部件延伸至第一固定部件,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在该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处叠置在第一固定部件的表面上;以及第二固定部件,其表面与第一固定部件的表面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至少保持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以抵靠第一固定部件。该磁记录介质驱动器允许将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插设在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之间。这样可靠地防止了柔性印制电路板从第一固定部件或第二固定部件提升。此外,第一固定部件与壳体一体形成为单个构件。换言之,第一固定部件牢固地固定在壳体上。这可靠地防止了第一固定部件产生移动和摇动。即使磁头致动器部件改变其相对于磁记录盘的姿势,也可以可靠地防止柔性印制电路板产生不期望的振动。因此可以可靠地避免磁头致动器部件或磁头滑动器产生振动。因此,磁头滑动器能够以较高的精度定位在磁记录盘上的目标记录磁道的正上方。可以高精度地实现磁位数据的读和写。此外,采用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来固定柔性印制电路板,并将柔性印制电路板插设在它们之间。例如在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上既没有施加粘结剂也没有施加胶带。因此可靠地避免了壳体内由于粘结材料而导致化学物质扩散。也避免了壳体内由于粘结材料而产生灰尘。无需例如夹紧件的金属夹持器来固定第一柔性印制电路板。这样可防止柔性印制电路板由于与金属夹持器接触或摩擦而导致刮擦。因此可避免产生灰尘。所述磁记录介质驱动器还可以包括连接器,其安装在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上,所述连接器容纳在限定于壳体的底板内的开口中;第一平坦表面,其限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上,所述第一平坦表面推动抵靠着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第二平坦表面,其限定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上,所述第二平坦表面设置为垂直于所述第一平坦表面,所述第二平坦表面至少在所述开口周围推动抵靠着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以及填充物(packing),其在所述开口周围插设在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与所述壳体的底板之间。在彼此垂直的第一平坦表面和第二平坦表面处,第二固定部件被推动抵靠着柔性印制电路板。柔性印制电路板被推动抵靠着第一固定部件和壳体的底板。这样柔性印制电路板可以牢固地插设在第一固定部件和第二固定部件之间。此外,第二平坦表面用于推动柔性印制电路板以抵靠着壳体的底板。所述填充物在所述开口周围插设在柔性印制电路板与壳体的底板之间。该填充物用于密封柔性印制电路板与壳体的底板之间的空间。由此防止灰尘通过所述开口进入壳体的内部。可以提供一种壳体装置以实现所述磁记录介质驱动器。该壳体装置可以包括壳体;第一固定部件,其与该壳体成一体;柔性印制电路板,其延伸到壳体内的第一固定部件,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在该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处叠置在第一固定部件的表面上;以及第二固定部件,其表面与第一固定部件的表面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至少保持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以抵靠第一固定部件。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明了,附图中图1是一平面图,示意性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记录介质驱动器的示例的硬盘驱动器(HDD)的内部结构;图2是示意性示出第一和第二固定部件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图3是示意性示出第一柔性印制电路板的结构的局部放大立体图;和图4是沿着图1中的线4-4剖取的放大垂直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意性示出作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磁记录介质驱动器的示例的硬盘驱动器(HDD)11的内部结构。硬盘驱动器11包括箱形壳体12。壳体12包括箱形底座13,该底座限定了例如直平行六面体的内空间。底座13例如可以由诸如铝的金属材料制成。可采用铸造工艺来形成底座13。一盖(未示出)接合在底座13上。该盖用于封闭底座13内的内空间的开口。例如,可采用金属冲压工艺由板材来形成这种盖。底座13的内空间内部装有至少一个作为记录介质的磁记录盘14。(一个或多个)磁记录盘14安装在主轴马达15的驱动轴上。主轴马达15以例如5,400rpm、7,200rpm、10,000rpm、15,000rpm等的较高转速来驱动(一个或多个)磁记录盘14。磁头致动器部件16也装在底座13的内空间内部。磁头致动器部件16包括致动器块(actuator block)17。致动器块17支撑在垂直支撑轴18上以进行相对转动。致动器块17围绕垂直支撑轴18的转动,允许磁头致动器部件16改变其相对于驱动磁记录盘14的姿势。刚性致动器臂19限定在致动器块17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记录介质驱动器,包括:壳体;封装在该壳体内的磁记录盘;磁头致动器部件,在该磁头致动器部件的末端处支撑磁头滑动器,所述磁头致动器部件改变相对于该磁记录盘的姿势;第一固定部件,其与磁头致动器部件间隔开预定距 离,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壳体成一体;柔性印制电路板,其至少从磁头致动器部件延伸至第一固定部件,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在该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处叠置在第一固定部件的表面上;以及第二固定部件,其表面与第一固定部件的表面相对,所述第 二固定部件至少保持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以抵靠第一固定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5-6-22 2005-1826211.一种磁记录介质驱动器,包括壳体;封装在该壳体内的磁记录盘;磁头致动器部件,在该磁头致动器部件的末端处支撑磁头滑动器,所述磁头致动器部件改变相对于该磁记录盘的姿势;第一固定部件,其与磁头致动器部件间隔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与壳体成一体;柔性印制电路板,其至少从磁头致动器部件延伸至第一固定部件,所述柔性印制电路板在该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处叠置在第一固定部件的表面上;以及第二固定部件,其表面与第一固定部件的表面相对,所述第二固定部件至少保持柔性印制电路板的折叠部分以抵靠第一固定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记录介质驱动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其安装在所述柔性印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上田正则松永治幸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