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54088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扩压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包括管式扩压器盘体,所述管式扩压器盘体顶部的内侧和底部的内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孔组和出气孔组。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置的第一复合管件、连接软管、第二复合管件总成组装为对多段式可拆卸的复合扩压管件,继而以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作为连接条件,配合管式扩压器盘体内部以圆周阵列方式开设的多个进气孔组、出气孔组以及与多个进气孔组、出气孔组分别对应设置的进气过渡复合管与出气过渡复合管一同组合使用后,可在实现气流经复合扩压管件多处转折处转向,使气流的动能转化为压力,且相对于焊接连接方式,加工、安装以及后续的维修都将会大幅改善。以及后续的维修都将会大幅改善。以及后续的维修都将会大幅改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扩压器
,具体为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管式扩压器是一种新型扩压器,它是在一个圆环上钻削出一系列孤立的圆柱孔,然后再扩成锥形孔,构成管形通道,在进口处,相邻圆柱面相交,形成椭圆形进口边、这种扩压器的流动阻力较小,因而效率较高,特别在扩压器进口超音速的条件下,其优越性更为突出,故特别适用高增压比的压气机,且试验表明,它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它的缺点是工况变化时,其性能变坏,故其适用的工况范围较窄。
[0003]现有的管式扩压器,多采用一体铸造成型,其制造难度相当大,合格率低,成本较高,而这针对上述问题现有也相关的技术开发,例如以授权的专利,一种压气机用管式扩压器,专利编号为CN201620385087.3,即采用L型管道结构来作为管式扩压器的气体过渡通道,且可以使气流经L型扩压管的转折处完成转向,速度大幅下降,进而达到气流的动能有效的转化为压力能的效果,上述的效果虽然在理论上可以实现的,但是它采用的L型管道结构是一体铸造成型,后续与管式扩压器本体需要进行焊接安装,而实际的焊接过程中很容易损伤L型扩压管的管壁,焊接难度高,加工成本也高,而且L型管道结构由于是整体结构设置,与管式扩压器安装位置无法细微调节,后续维修更换都十分麻烦,甚至无法维修导致整体装置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r/>[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包括管式扩压器盘体,所述管式扩压器盘体顶部的内侧和底部的内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孔组和出气孔组,所述进气孔组的外侧对齐安装有进气过渡复合管,所述进气过渡复合管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复合管件,所述第一复合管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所述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管件,所述第二复合管件的一端安装有出气过渡复合管,所述出气过渡复合管的一端安装在出气孔组的外侧。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进气过渡复合管内部的孔结构与进气孔组内部的孔结构均为倾斜设置,且进气孔组的内部包括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进气孔,且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开设在管式扩压器盘体底部的内侧,所述进气孔组内部每个进气孔的外侧均对应安装有一个进气过渡复合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出气过渡复合管内部的孔结构与出气孔组内部的孔结构均为倾斜设置,且出气孔组的内部包括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出气孔,且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开设在管式扩压器盘体顶部的内侧,而出气孔组的内部出气孔具体数量与进气孔组内部的进气孔数量相同,所述出气孔组内部每个进气孔的外侧均对应安装有一个出气
过渡复合管。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复合管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一中空管,且第一中空管一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螺丝,所述第一螺丝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进气过渡复合管一端的内部,所述进气过渡复合管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管式扩压器盘体底部的表面,所述第一中空管一端的端面与进气过渡复合管一端的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中空管另一端的内侧卡接有第二中空管,所述第二中空管一端的端面活动连接有第一法兰压片,所述第一法兰压片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内锁螺丝,所述第一内锁螺丝的一端穿过第二中空管一端的内部螺纹连接在第一中空管另一端的内侧,所述第二中空管的另一端与连接软管的一端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一中空管一端的表面与进气过渡复合管一端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一焊接片和第二焊接片,所述第一焊接片的一侧与第二焊接片的一侧对齐并活动连接。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二复合管件的内部包括有第三中空管,且第三中空管一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螺丝,所述第二螺丝的一端螺纹连接在出气过渡复合管另一端的内部,所述出气过渡复合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管式扩压器盘体顶部的表面,所述第三中空管一端的端面与出气过渡复合管另一端的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三中空管另一端的内侧卡接有第四中空管,所述第四中空管一端的端面活动连接有第二法兰压片,所述第二法兰压片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二内锁螺丝,所述第二内锁螺丝的一端穿过第四中空管一端的内部再螺纹连接在第三中空管一端的内侧,所述第四中空管的另一端与连接软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第三中空管一端的表面与出气过渡复合管另一端的表面分别安装有第三焊接片和第四焊接片,所述第三焊接片的一侧与第四焊接片的一侧对齐并活动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对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设置的第一复合管件、连接软管、第二复合管件总成组装为对多段式可拆卸的复合扩压管件,继而以第一螺丝和第二螺丝作为连接条件,配合管式扩压器盘体内部以圆周阵列方式开设的多个进气孔组、出气孔组以及与多个进气孔组、出气孔组分别对应设置的进气过渡复合管与出气过渡复合管一同组合使用后,可在实现气流经复合扩压管件多处转折处转向,速度大幅下降后达到气流的动能有效的转化为压力,且相对于传统的焊接连接方式,加工、安装以及后续的维修都将会大幅改善,降低整体设备故障报废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正视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仰视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结构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14]图中:1、管式扩压器盘体;2、进气孔组;3、出气孔组;4、进气过渡复合管;5、第一复合管件;51、第一中空管;52、第二中空管;53、第一法兰压片;54、第一内锁螺丝;6、连接软
管;7、第二复合管件;71、第三中空管;72、第四中空管;73、第二法兰压片;74、第二内锁螺丝;8、出气过渡复合管;9、第一螺丝;10、第二螺丝;11、第一焊接片;12、第二焊接片;13、第三焊接片;14、第四焊接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6]请参阅图1

4,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包括管式扩压器盘体1,管式扩压器盘体1顶部的内侧和底部的内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孔组2和出气孔组3,进气孔组2的外侧对齐安装有进气过渡复合管4,进气过渡复合管4内部的孔结构与进气孔组2内部的孔结构均为倾斜设置,且进气孔组2的内部包括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进气孔,且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开设在管式扩压器盘体1底部的内侧,进气孔组2内部每个进气孔的外侧均对应安装有一个进气过渡复合管4,进气过渡复合管4对进气孔组2内部对应的进气孔的通道进行延伸的同时为后续待连接的部件提供安装面和和往复维修安装的作业条件,进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包括管式扩压器盘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式扩压器盘体(1)顶部的内侧和底部的内侧分别开设有进气孔组(2)和出气孔组(3),所述进气孔组(2)的外侧对齐安装有进气过渡复合管(4),所述进气过渡复合管(4)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复合管件(5),所述第一复合管件(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软管(6),所述连接软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复合管件(7),所述第二复合管件(7)的一端安装有出气过渡复合管(8),所述出气过渡复合管(8)的一端安装在出气孔组(3)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渡复合管(4)内部的孔结构与进气孔组(2)内部的孔结构均为倾斜设置,且进气孔组(2)的内部包括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进气孔,且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开设在管式扩压器盘体(1)底部的内侧,所述进气孔组(2)内部每个进气孔的外侧均对应安装有一个进气过渡复合管(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过渡复合管(8)内部的孔结构与出气孔组(3)内部的孔结构均为倾斜设置,且出气孔组(3)的内部包括有数量不少于两个的出气孔,且以圆周阵列的方式开设在管式扩压器盘体(1)顶部的内侧,而出气孔组(3)的内部出气孔具体数量与进气孔组(2)内部的进气孔数量相同,所述出气孔组(3)内部每个进气孔的外侧均对应安装有一个出气过渡复合管(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管式扩压器闭式流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管件(5)的内部包括有第一中空管(51),且第一中空管(51)一端的内部活动套接有第一螺丝(9),所述第一螺丝(9)的一端螺纹连接在进气过渡复合管(4)一端的内部,所述进气过渡复合管(4)另一端固定连接在管式扩压器盘体(1)底部的表面,所述第一中空管(51)一端的端面与进气过渡复合管(4)一端的端面之间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贲能军周鹏飞富仁博迈特严小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丰信航空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