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52987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30 1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催化剂载体包含无机耐热氧化物、氧化镍及其复合物,其中催化剂载体经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测量时,630nm与500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催化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重油加工、特别是对渣油进行深度加工,不仅有利于提高原油的利用率,缓解能源供应的紧张趋势,同时还能减少环境污染,实现能源的高效洁净利用。
[0003]对于重质原料油,通过加氢工艺进行预处理后再进行二次加工不仅可以提高轻质油品的收率,同时还可以降低油品中硫、氮等污染物的含量,因此在市场对轻质油品需求不断增加,环保法规趋于严格的今天,受到炼油厂商的普遍青睐。与轻质油品相比,重质油中含有大量的硫、氮、金属等杂质,而且含有沥青质等易结焦物种,因此对于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具有更高要求。重油加氢催化剂的失活来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方面是金属的沉积,破坏了催化剂原有的活性相结构,另一方面是活性相表面的积炭覆盖了活性中心,导致催化剂反应性能下降。因此如何提高催化剂活性相结构的稳定性,减少催化剂活性相结构在反应过程中的破坏、聚集和毒化,是提升催化剂活性稳定性的关键技术。
[0004]CN107583659A公开了一种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催化剂,通过非恒定pH交替滴定的方法制备了含有锌铝尖晶石的复合氧化铝载体,由此负载钴、钼后制备的催化剂在汽油加氢脱硫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反应稳定性。
[0005]与馏分油相比,重油加氢催化剂需要更高的反应活性,而且对于活性稳定性同样具有更高的要求,目前还没有公开的技术可以很好地兼顾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两方面的要求,这样严重影响了催化剂实际的工业应用效果。
[0006]需注意的是,前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专利技术的背景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催化剂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以将该催化剂载体应用于制备催化剂中,解决现有重油加氢催化剂难以兼顾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的问题。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催化剂载体,催化剂载体包含无机耐热氧化物、氧化镍及其复合物,其中催化剂载体经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测量时,630nm与500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F
630
和F
500
,且二者的比值Q=F
630
/F
500
为1.3~3.0。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无机耐热氧化物为氧化铝,所述复合物为镍铝尖晶石。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载体的总重量为基准,镍含量为1%~10%。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催化剂载体还包含助剂,所述助剂选自金属助剂和/
或非金属助剂。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助剂为金属助剂,以元素计并以所述催化剂载体的重量为基准,所述金属助剂的含量为0.1%~4%。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助剂为非金属助剂,以元素计并以所述催化剂载体的重量为基准,所述非金属助剂的含量为0.5%~20%。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如下:混合无机耐热氧化物前驱体、镍源和成型助剂得混合物,进行成型处理;成型处理后的产物于600℃~800℃的温度下焙烧1h~10h,得催化剂载体。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焙烧的温度为650℃~730℃。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焙烧的升温速率为50℃/小时~600℃/小时。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无机耐热氧化物前驱体为拟薄水铝石,所述镍源选自硝酸镍、硫酸镍和碱式碳酸镍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型处理前还包括加入助剂前驱体于所述混合物中,以使催化剂载体中含有助剂,助剂选自金属助剂和/或非金属助剂。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型助剂包括胶溶剂和润滑剂,胶溶剂选自硝酸水溶液、盐酸水溶液和柠檬酸水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润滑剂选择田菁粉、柠檬酸、淀粉和羧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型处理包括:将混合物进行混捏处理,得到可塑体;可塑体经成型后进行干燥,得成型处理后的产物。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成型的方法选自挤条、滚球、压片和造粒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干燥的温度为100℃~250℃,干燥的时间为1h~6h。
[002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上述催化剂载体在制备加氢催化剂中的应用。
[0025]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6]本专利技术采用特定工艺制备了含尖晶石结构的催化剂载体,该催化剂载体可用于制备加氢催化剂,其应用于加氢反应时,所得催化剂可在满足基本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大大提高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高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内容提供了不同的实施例或范例,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当然,这些仅仅是范例,而非意图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所披露的范围的端点和任何值都不限于该精确的范围或值,这些范围或值应当理解为包含接近这些范围或值的值。对于数值范围来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之间、各个范围的端点值和单独的点值之间,以及单独的点值之间可以彼此组合而得到一个或多个新的数值范围,这些数值范围应当被视为在本文中具体公开。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催化剂载体,所述催化剂载体包含无机耐热氧化物、氧化镍及其复合物,其中催化剂载体经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测量时,630nm与500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F
630
和F
500
,且二者的比值Q=F
630
/F
500
为1.3~3.0。
[0029]在催化领域中,普遍认为形成尖晶石结构一般会影响催化剂的初始活性。然而,本
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尽管形成尖晶石结构会影响催化剂的初始活性,但形成适量尖晶石结构,不仅不会给催化剂的总活性带来太大的影响,而且随着催化剂参与反应进程的延伸,所形成尖晶石结构还会逐步释放反应活性。进一步地,如果催化剂载体本身即含有这种尖晶石结构,则该催化剂载体可作为一种功能性载体,进一步提高后续负载活性组分的灵活性,扩大催化剂的适用范围,同时保证在形成尖晶石结构的过程中不影响其他组分的活性,采用这种含尖晶石结构的催化剂载体制备的催化剂可表现为活性稳定性更好,从而在满足基本活性要求的前提下,大大地提高了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
[0030]试验表明,代表尖晶石结构在载体中的含量的前述比值Q为1.3~3.0时,采用该催化剂载体制备的催化剂能够获得较好的初始活性和更好的活性稳定性,优选比值Q为1.4~2.8。当Q值低于1.3时,活性稳定性的提高不明显;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载体包含无机耐热氧化物、氧化镍及其复合物,其中所述催化剂载体经漫反射紫外可见光谱测量时,630nm与500nm处的吸光度分别为F
630
和F
500
,且二者的比值Q=F
630
/F
500
为1.3~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耐热氧化物为氧化铝,所述复合物为镍铝尖晶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计并以所述催化剂载体的总重量为基准,镍含量为1%~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载体还包含助剂,所述助剂选自金属助剂和/或非金属助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金属助剂,以元素计并以所述催化剂载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金属助剂的含量为0.1%~4%。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催化剂载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剂为非金属助剂,以元素计并以所述催化剂载体的总重量为基准,所述非金属助剂的含量为0.5%~20%。7.一种催化剂载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混合无机耐热氧化物前驱体、镍源和成型助剂得混合物,进行成型处理;及所述成型处理后的产物于600℃~800℃的温度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胡大为杨清河孙淑玲韩伟户安鹏邓中活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