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654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9:12
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包括由上片、下片和二个侧片缝合而成的气袋,所述上片的两侧边缘与侧片上对应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凸起部,使气袋展开后面对乘员形成一个中央保护区域和位于中央保护区域两侧的二个凸起区域;在上片两侧的凸起部内侧对称设有二个Z型折叠结构,通过折叠结构伸展延长所述凸起区域内侧面的尺寸,使凸起区域向两侧扩展同时增加凸起区域的展开厚度。有益效果是:能够增大安全气囊展开后两侧的有效支撑边缘与乘员头部的夹角,增大安全气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保护范围,因此可以更好的保护乘员,能够有效避免乘员头部撞到车辆A柱或车门上,又或乘员头部发生较大旋转而导致颈部造成严重伤害。部发生较大旋转而导致颈部造成严重伤害。部发生较大旋转而导致颈部造成严重伤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气囊,特别涉及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

技术介绍

[0002]随着C

IASI测试评价体系的发布,正面碰撞增加了25%偏置碰撞的测试要求,对于25%偏置碰撞以及斜方向的碰撞,车身会产生一定的偏转,而乘员的身体也会以一定的倾斜角度惯性移动,乘员与汽车内饰的接触范围会变大,这时普通的乘员安全气囊保护范围有限,需要增大安全气囊的保护面积。
[0003]目前汽车的前排乘员安全气囊已经成为标配,现有的副驾驶乘员安全气囊展开后,面对乘员头部方向的气囊两侧的弧度都是很大的,当车辆发生小偏置或斜方向碰撞时,乘员头部很大可能撞到气囊两侧的弧形面上,此时乘员头部会沿着气囊弧形面继续滑行撞到车辆A柱或车门上,又或乘员头部发生较大旋转,导致颈部伤害值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该气囊能够给乘员提供更大的保护范围,当车辆发生偏置或斜向碰撞时,可以更好的保护乘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包括由上片、下片和二个侧片缝合而成的气袋,其特殊之处是:
[0007]所述上片的两侧边缘与侧片上对应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凸起部,使气袋展开后面对乘员形成一个中央保护区域和位于中央保护区域两侧的二个凸起区域;
[0008]在上片两侧的凸起部内侧对称设有二个Z型折叠结构,用于气袋充气后,通过折叠结构伸展延长所述凸起区域内侧面的尺寸,使凸起区域向两侧扩展同时增加凸起区域的展开厚度。
[0009]作为优选,所述凸起部近似为梯形且二个顶角为圆角过渡。
[0010]作为优选,所述折叠结构为上片沿折叠线进行Z形折叠后形成的多层布片结构,通过改变不同的折叠宽度,以调整凸起区域内侧面的长度,从而调整气袋两侧凸起区域的展开角度。
[0011]作为优选,所述折叠结构为上片沿二条折叠线折成的三层布片结构,且折叠结构的折叠宽度为20

60mm。
[0012]作为优选,在气袋内对称设有二条侧拉带,侧拉带一端分别连接在二个侧片上,侧拉带另一端分别连接在上片两侧的折叠结构的最内层布片上;用于控制所述气袋的展开宽度和凸起区域的展开厚度。
[0013]作为优选,在二个侧片上分别设有一个排气孔,以便于调整气袋展开后的压力。
[0014]作为优选,在侧拉带上分别设有一个腰型孔,用于减轻产品重量。
[0015]作为优选,在气袋内设有一条纵拉带,纵拉带一端固定在下片中部的安装孔处,纵拉带另一端固定在上片的中部,使纵拉带沿气袋展开方向延伸,用于控制气袋的展开长度及调整气袋两侧凸起区域的展开角度。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7]1、通过在上片的两侧边缘与侧片上对应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凸起部,使气袋展开后面对乘员形成一个中央保护区域和位于中央保护区域两侧的二个凸起区域;因此能够增大安全气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保护范围,从而更好的保护乘员。
[0018]2、通过在上片两侧的凸起部内侧对称设有二个Z型折叠结构,使气袋充气后,通过折叠结构伸展延长所述凸起区域内侧面的尺寸,可使凸起区域向两侧扩展,同时增加凸起区域的展开厚度;增大安全气囊展开后两侧的有效支撑边缘与乘员头部的夹角,从而进一步增大安全气囊在车辆宽度方向上的保护范围,使该安全气囊在车辆发生偏置或斜向碰撞下,可以更好的保护乘员,能够有效避免乘员头部撞到车辆A柱或车门上,又或乘员头部发生较大旋转而导致颈部造成严重伤害。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安全气囊展开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各部分分解图。
[0021]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安全气囊各部分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上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上片的折叠结构的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侧拉带的第二种布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的安全气囊调整凸起区域展开角度的示意图。
[0026]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安全气囊展开示意图。
[0027]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各部分分解图。
[0028]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俯视图。
[0029]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立体展开图。
[0030]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1或2的安全气囊布置及展开示意图。
[0031]图13是本技术的安全气囊与乘员头部正面碰撞接触的示意图。
[0032]图14是本技术的安全气囊与乘员头部在小角度碰撞下接触的示意图。
[0033]图15是本技术的安全气囊与乘员头部在较大角度碰撞下接触的示意图。
[0034]图16是本技术的安全气囊先接触帘式气囊再接触该气囊的示意图。
[0035]图中:气袋1、下片101、上片102、侧片103、侧拉带104、纵拉带105、凸起区域110、安装孔101a、凸起部102a、折叠结构102b、排气孔103b、凸起部103a、通孔105a、缝纫轨迹102c、缝纫轨迹103c、缝纫轨迹105b、缝纫轨迹105c、气体发生器2、仪表板3、风挡4、乘员头部5、帘式气囊6。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7]实施例1
[0038]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包括由上片102、下片101和位于两侧的二个侧片103通过缝纫线缝合而成的气袋1,其中上片102的上下两端与下片101的上下两端相对应,并通过缝纫线缝纫连接。在下片101的中部设有一个安装孔101a,用于安装气体发生器。在二个侧片上分别设有一个排气孔103b,以便于调整气袋1展开后的压力。
[0039]所述上片102的两侧边缘与侧片上对应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凸起部102a和103a,所述凸起部近似为梯形且二个顶角为圆角过渡,上片两侧的凸起部102a与侧片103对应的凸起部103a边缘通过缝纫线缝合,使气袋展开后面对乘员形成一个中央保护区域和位于中央保护区域两侧的二个凸起区域110。
[0040]在上片102两侧的凸起部内侧对称设有二个Z型折叠结构102b,用于气袋充气后,通过折叠结构102b伸展能够延长所述凸起区域内侧面的尺寸,使凸起区域向两侧扩展同时增加凸起区域的展开厚度。
[0041]所述折叠结构102b为上片沿折叠线进行Z形折叠后形成的多层布片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包括由上片、下片和二个侧片缝合而成的气袋,其特征是:所述上片的两侧边缘与侧片上对应的连接处分别设有凸起部,使气袋展开后面对乘员形成一个中央保护区域和位于中央保护区域两侧的二个凸起区域;在上片两侧的凸起部内侧对称设有二个Z型折叠结构,用于气袋充气后,通过折叠结构伸展延长所述凸起区域内侧面的尺寸,使凸起区域向两侧扩展同时增加凸起区域的展开厚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凸起部近似为梯形且二个顶角为圆角过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折叠结构为上片沿折叠线进行Z形折叠后形成的多层布片结构,通过改变不同的折叠宽度,以调整凸起区域内侧面的长度,从而调整气袋两侧凸起区域的展开角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副驾驶乘员的安全气囊,其特征是:所述折叠结构为上片沿二条折叠线折成的三层布片结构,且折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俊男张金杨胜梁韫刘东旭张俊田甜
申请(专利权)人: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