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洪强专利>正文

结构改进的钢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5685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57
一种结构改进的钢筋连接装置,包括套管,具有套管腔,腔壁上有套管腔分隔圈并将套管腔分隔成左、右腔室,左、右腔室之间通过分隔圈中央孔贯通;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设在左腔室内,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设在右腔室内,特点:还包括第一、第二端部限定套和第一、第二弹性顶推部件,第一端部限定套与左腔室的腔壁固定,第一弹性顶推部件与套管腔分隔圈的左侧之间的位置设在左腔室内,第二端部限定套与右腔室的腔壁固定,第二弹性顶推部件与套管腔分隔圈的右侧之间的位置设在右腔室内;第一、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的结构相同,各包括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和限定板围合状态左、右管制弹性箍。简化结构,提高加工效率;方便快捷装配。方便快捷装配。方便快捷装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构改进的钢筋连接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结构改进的钢筋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从上述钢筋连接装置的名词释义可知其用于将两根钢筋的端部实施连接,并且前述的钢筋指螺纹钢。
[0003]如业界所知,地上、地下乃至水下的各类建筑设施普遍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而钢筋混凝土离不开前述的螺纹钢。在浇灌混凝土之前,需构建钢筋骨架(建筑工人习惯称为“扎钢筋”)。如果按照原始即传统的施工方式,那么在构建钢筋骨架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焊接方式将两根需要对接的螺纹钢在端部彼此焊固在一起,这种方式存在如下不言而喻的欠缺:其一,由于焊接设备如电焊机需要电源支持,因而对施工场所的施工作业条件具有挑剔性,例如必须通过电缆或类似的馈电线路将电源引至位于钢筋对接工位处的焊接设备,而将电源引至焊接设备的工作既麻烦又有失安全;其二,由于焊接需要由资质人员操作,因而对作业者同样具有挑剔性;其三,由于焊接的效率相对较低,因而对工程的进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四,焊接工人的作业强度大,并且焊接质量的一致性难以保障。
[0004]采用钢筋连接装置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述欠缺,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前述钢筋连接器相关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8830600U推荐的“一种钢筋的连接组件”和CN210032349U提供的“钢筋快速连接器”,由于这两项专利结构都是分体式的,即由第一圆柱套筒、第二圆柱套筒和密封连接套筒组成,使用时,将需要对接的两根钢筋中的其中一根钢筋的一端插入内壁上具有螺纹的第一圆柱套筒的第一圆柱套筒腔内,而将两根钢筋中的另一根钢筋的一端插入内壁上同样具有螺纹的第二圆柱套筒的第二圆柱套筒腔内,并且由前述的密封连接套筒将前述第一圆柱套筒以及第二圆柱套筒的相向一端锁定,因而不仅连接效率和效果受到影响,而且操作相对麻烦。又如CN204878162U介绍的“一种钢筋钢棒快速连接的锁固套结构”,通过对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1至0013的阅读可知:虽然具有对内丝锥度套以及外丝锥度套加工方便的长处,但是整体结构相对复杂并且由于需要将内丝锥度套与外丝锥度套彼此螺纹连接为一个整体,因而不仅操作仍是较为麻烦的,而且整体强度难以保障。
[0005]典型的如CN111364687A揭示的“钢筋连接器”、CN111335549A披露的“钢筋连接套筒”、CN111364689A公布的“自涨紧钢筋连接器”以及CN111561106A公开的“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在前述四项专利申请中,CN111561106A客观上能兑现在其说明书的技术效果栏中归纳的五个方面的长处,但是仍然存在以下缺憾:一是由于在套管一端的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以及在套管另一端的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的腔壁上各间隔开设弹性圈嵌槽,在弹性圈嵌槽内嵌设弹性圈,并且在对应于弹性圈的位置间隔设置钢球,由钢球限位机构装入套管内并使钢球限位机构与钢球配合,也就是使钢球从构成钢球限位机构的钢球限位板上的钢球探入孔探入套管腔,因而对整个套管的内壁的加工是相对麻烦的,也就是说在套管内壁上加工出弹性圈嵌槽的工作量大,加工时间冗长,不利于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求;二是由于
钢筋限位机构(即钢筋端部限定机构,以下同)的结构体系中的用于对钢球限位的三枚限位板是彼此独立的,因而将其同时装入套管的套管腔内的难度大,致使装配效率受到严重影响;三是由于对完成了装配的钢球限位机构朝向套管的端口的部位缺乏有效的管制,因而在诸如储存、运输(运送)之类的环节中存在非正常脱出之虞;四是由于在使用状态下,钢筋限位机构的结构体系的钢球限位板自身不具有对螺纹钢的限定作用,而是靠钢球在对应于开设在即预设在钢球限位板上的钢球探入孔探入到螺纹钢的两相邻肋的凹腔内,以便对螺纹钢限定,即避免螺纹钢的端部挣脱套管,因此钢球与螺纹钢的接触表现为相切式接触,从而对螺纹钢的限定能力是相对脆弱的,不足以达到业界的预期。针对并非限于前述的缺憾,仍有改进的必要,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摒弃在套管内壁嵌置弹性圈以及在弹性圈上支承钢球的结构形式而得以简化套管结构并且提高加工效率以及满足工业化放大生产要、有利于使钢筋端部限定机构的一组限定板围合成一个有机配合的整体而得以方便快捷地装入套管腔内、有益于使限定板直接将钢筋抱固而得以良好地体现限定板自身功能的有效发挥、有便于在套管的端部将完成了装配的钢筋端部限定机构有效管制而得以杜绝在物流之类的环节中出现钢筋端部限位机构窜出套管的情形、有助于避免插入套管内的钢筋端部松晃而得以确保对相邻钢筋端部的优异的对接效果的结构改进的钢筋连接装置。
[0007]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结构改进的钢筋连接装置,包括一套管,该套管具有一套管腔,在该套管腔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的腔壁上构成有一套管腔分隔圈,由该套管腔分隔圈将所述套管腔分隔成位于套管腔分隔圈的左侧的左腔室和位于套管腔分隔圈的右侧的右腔室,左腔室与右腔室之间通过位于套管腔分隔圈的中央位置的分隔圈中央孔贯通;一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和一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设置在所述左腔室内,而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设置在所述右腔室内,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第一端部限定套Ⅰ、一第一弹性顶推部件Ⅰ、一第二端部限定套Ⅱ和一第二弹性顶推部件Ⅱ,第一端部限定套Ⅰ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的左端的位置与所述左腔室的腔壁固定,并且该第一端部限定套Ⅰ的左端端面与套管的左端端面平齐或缩进于套管的左端端面,第一弹性顶推部件Ⅰ在对应于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的右端与所述套管腔分隔圈的左侧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左腔室内,第二端部限定套Ⅱ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的右端的位置与所述右腔室的腔壁固定,并且该第二端部限定套Ⅱ的右端端面与套管的右端端面平齐或缩进于套管的右端端面,第二弹性顶推部件Ⅱ在对应于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的左端与所述套管腔分隔圈的右侧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右腔室内;所述的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相同,该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包括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一限定板围合状态左管制弹性箍和一限定板围合状态右管制弹性箍,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互嵌配合并且围合成筒体状,由该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的相向一侧共同对第一钢筋端部咬合定位,限定板围合状态左管制弹性箍套置在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的左端,限定板围合状态右管制弹性箍套置在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的右端。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腔室的左端的腔壁上构成有第一
端部限定套配合螺纹Ⅰ,在所述第一端部限定套Ⅰ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第一端部限定套腔Ⅰ,而在第一端部限定套Ⅰ的外壁上构成有第一端部限定套外螺纹Ⅰ,该第一端部限定套外螺纹Ⅰ与第一端部限定套配合螺纹Ⅰ螺纹配合,并且由该第一端部限定套Ⅰ的右端端面对所述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的左端端面限定;在所述右腔室的右端的腔壁上构成有第二端部限定套配合螺纹Ⅱ,在所述第二端部限定套Ⅱ的中央位置构成有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进的钢筋连接装置,包括一套管(1),该套管(1)具有一套管腔(11),在该套管腔(11)的长度方向的居中位置的腔壁上构成有一套管腔分隔圈(12),由该套管腔分隔圈(12)将所述套管腔(11)分隔成位于套管腔分隔圈(12)的左侧的左腔室(111)和位于套管腔分隔圈(12)的右侧的右腔室(112),左腔室(111)与右腔室(112)之间通过位于套管腔分隔圈(12)的中央位置的分隔圈中央孔(121)贯通;一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2)和一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3),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2)设置在所述左腔室(111)内,而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3)设置在所述右腔室(112)内,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第一端部限定套Ⅰ(4)、一第一弹性顶推部件Ⅰ(5)、一第二端部限定套Ⅱ(6)和一第二弹性顶推部件Ⅱ(7),第一端部限定套Ⅰ(4)在对应于所述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2)的左端的位置与所述左腔室(111)的腔壁固定,并且该第一端部限定套Ⅰ(4)的左端端面与套管(1)的左端端面平齐或缩进于套管(1)的左端端面,第一弹性顶推部件Ⅰ(5)在对应于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2)的右端与所述套管腔分隔圈(12)的左侧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左腔室(111)内,第二端部限定套Ⅱ(6)在对应于所述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3)的右端的位置与所述右腔室(112)的腔壁固定,并且该第二端部限定套Ⅱ(6)的右端端面与套管(1)的右端端面平齐或缩进于套管(1)的右端端面,第二弹性顶推部件Ⅱ(7)在对应于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3)的左端与所述套管腔分隔圈(12)的右侧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右腔室(112)内;所述的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3)的结构与所述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2)相同,该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2)包括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一限定板围合状态左管制弹性箍(22)和一限定板围合状态右管制弹性箍(23),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互嵌配合并且围合成筒体状,由该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的相向一侧共同对第一钢筋端部咬合定位,限定板围合状态左管制弹性箍(22)套置在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的左端,限定板围合状态右管制弹性箍(23)套置在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的右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进的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腔室(111)的左端的腔壁上构成有第一端部限定套配合螺纹Ⅰ(1111),在所述第一端部限定套Ⅰ(4)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第一端部限定套腔Ⅰ(42),而在第一端部限定套Ⅰ(4)的外壁上构成有第一端部限定套外螺纹Ⅰ(41),该第一端部限定套外螺纹Ⅰ(41)与第一端部限定套配合螺纹Ⅰ(1111)螺纹配合,并且由该第一端部限定套Ⅰ(4)的右端端面对所述第一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Ⅰ(2)的左端端面限定;在所述右腔室(112)的右端的腔壁上构成有第二端部限定套配合螺纹Ⅱ(1121),在所述第二端部限定套Ⅱ(6)的中央位置构成有第二端部限定套腔Ⅱ(62),而在第二端部限定套Ⅱ(6)的外壁上构成第二端部限定套外螺纹Ⅱ(61),该第二端部限定套外螺纹Ⅱ(61)与第二端部限定套配合螺纹Ⅱ(1121)螺纹配合,并且由该第二端部限定套Ⅱ(6)的左端端面对所述第二钢筋端部定位机构Ⅱ(3)的右端端面限定;所述限定板围合状态左管制弹性箍(22)在与所述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的左端相嵌配的状态下套置在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的左端;所述限定板围合状态右管制弹性箍(23)在与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的右端相嵌配的状态下套置在一组第一钢筋端部限定板Ⅰ(21)的右端;位于所述套管腔分隔圈(12)的左侧的所述第一弹性顶推部件Ⅰ(5)的结构是与位于套管腔分隔圈(12)的右侧的第二弹性顶推部件Ⅱ(7)的结构是相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强朱心涵
申请(专利权)人:于洪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