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洪强专利>正文

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3426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8
一种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属于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包括套管,其中央有钢筋插入腔,在钢筋插入腔的中部腔壁上有钢筋端面分隔圈,由分隔圈将钢筋插入腔分隔成第一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的腔壁上设第一弹性圈,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的腔壁上设第二弹性圈;第一钢球限位机构设在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内,第二钢球限位机构设在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内;第一钢球设在第一钢球限位机构与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的腔壁之间,第二钢球设在第二钢球限位机构与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的腔壁之间。能对钢筋产生相同的锁定力,将钢筋圆周方向全面可靠锁定;确保钢球均匀分布于预定位置;结构简练;体现极致的自锁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构件
,具体涉及一种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从前述的钢筋连接装置的名词释义可知其用于将两根钢筋的端部实施连接,并且前述的钢筋指螺纹钢。如业界所知,地上、地下乃至水下的各类建筑设施普遍需要使用钢筋混凝土,而钢筋混凝土离不开前述的螺纹钢。在浇灌混凝土之前,需构建钢筋骨架(建筑工人习惯称为“扎钢筋”)。如果按照原始即传统的施工方式,那么在构建钢筋骨架的过程中往往采用焊接方式将两根需要对接的螺纹钢在端部彼此焊固在一起,这种方式存在如下不言而喻的欠缺:其一,由于焊接设备如电焊机需要电源支持,因而对施工场所具有挑剔性,例如必须通过电缆或类似的馈电线路将电源引至位于钢筋对接工位处的焊接设备,而将电源引至焊接设备的工作既麻烦又有失安全;其二,由于焊接需要由资质人员操作,因而对作业者同样具有挑剔性;其三,由于焊接的效率相对较低,因而对工程的进度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四,焊接工人的作业强度大,并且焊接质量的一致性难以保障。采用钢筋连接器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上述欠缺,并且在公开的中国专利文献中可见诸与前述钢筋连接器相关的技术信息,略以例举的如CN208830600U推荐的“一种钢筋的连接组件”和CN210032349U提供的“钢筋快速连接器”,由于这两项专利结构都是分体式的,即由第一圆柱套筒、第二圆柱套筒和密封连接套筒组成,使用时,将需要对接的两根钢筋中的其中一根钢筋的一端插入内壁上具有螺纹的第一圆柱套筒的第一圆柱套筒腔内,而将两根钢筋中的另一根钢筋的一端插入内壁上同样具有螺纹的第二圆柱套筒的第二圆柱套筒腔内,并且由前述的密封连接套筒将前述第一圆柱套筒以及第二圆柱套筒的相向一端锁定,因而不仅连接效率和效果受到影响,而且操作相对麻烦。典型的如CN204878162U介绍的“一种钢筋钢棒快速连接的锁固套结构”,通过对该专利的说明书第0011至0013的阅读可知:虽然具有对内丝锥度套以及外丝锥度套加工方便的长处,但是整体结构相对复杂并且由于需要将内丝锥度套与外丝锥度套彼此螺纹连接为一个整体,因而不仅操作仍是较为麻烦的,而且整体强度难以保障。针对上述已有技术,有必要加以改进,为此本申请人作了有益的探索与设计,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独立分布的钢球在各自的锁定部位对钢筋产生相同的锁定力而得以体现对钢筋圆周方向全面可靠锁定并且得以避免钢筋在连接部位出现晃摆情形、有利于在非使用状态下对钢球良好定位而得以确保钢球均匀分布在非启用状态下的预定位置、有益于满足使端部切口有失平整的钢筋插入套管的要求而得以避免对钢筋的挑剔性、有便于体现优异的自锁性而得以提高钢筋对接施工效率并且得以减轻施工人员的作业强度、有助于保障结构的简练效果而得以体现经济性的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包括套管,在该套管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自套管的上端贯通至下端的钢筋插入腔,并且在该钢筋插入腔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腔壁上构成有一钢筋端面分隔圈,由该钢筋端面分隔圈将所述钢筋插入腔分隔成位于钢筋端面分隔圈的上部的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和位于钢筋端面分隔圈的下部的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在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的腔壁上并且围绕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的圆周方向间隔嵌设有第一弹性圈Ⅰ,在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的腔壁上并且围绕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的圆周方向间隔嵌设有第二弹性圈Ⅱ;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和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内,而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内;第一钢球Ⅰ和第二钢球Ⅱ,第一钢球Ⅰ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与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的腔壁之间,并且该第一钢球Ⅰ在支承于所述第一弹性圈Ⅰ朝向上的一侧的状态下探入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背对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的腔壁的一侧,第二钢球Ⅱ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与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的腔壁之间,并且该第二钢球Ⅱ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弹性圈Ⅱ朝向下的一侧的状态下探入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背对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的腔壁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的腔壁上并且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弹性圈嵌槽Ⅰ,所述的第一弹性圈Ⅰ的数量与第一弹性圈嵌槽Ⅰ相等并且嵌置在第一弹性圈嵌槽Ⅰ内,在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的腔壁上并且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二弹性圈嵌槽Ⅱ,所述第二弹性圈Ⅱ的数量与第二弹性圈嵌槽Ⅱ相等并且嵌置在第二弹性圈嵌槽Ⅱ内;所述的第一钢球Ⅰ在对应于第一弹性圈嵌槽Ⅰ的槽口的位置以间隔分布状态支承在所述第一弹性圈Ⅰ朝向上的一侧;所述的第二钢球Ⅱ在对应于第二弹性圈嵌槽Ⅱ的槽口的位置以间隔分布状态支承在第二弹性圈Ⅱ朝向下的一侧;所述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与所述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的位置是彼此对应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开设在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的腔壁上的所述第一弹性圈嵌槽Ⅰ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的腔壁上的所述第二弹性圈嵌槽Ⅱ的数量各有两个,所述的第一弹性圈Ⅰ以及所述的第二弹性圈Ⅱ的数量各有两个;所述第一钢球Ⅰ有分别间隔分布并支承在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圈Ⅰ朝向上的一侧的两组,所述的第二钢球Ⅱ有分别间隔分布并支承在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圈Ⅱ朝向下的一侧的两组;所述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与所述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的结构是彼此相同的。在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包括一第一支承环Ⅰ和一组第一钢球限位板Ⅰ,一组第一钢球限位板Ⅰ以相互围合而形成一筒形体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内,在该组第一钢球限位板Ⅰ上并且在对应于间隔分布并支承在所述两个第一弹性圈Ⅰ朝向上的一侧的两组所述第一钢球Ⅰ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一钢球探入孔Ⅰ,第一支承环Ⅰ设置在一组第一钢球限位板Ⅰ内并且位于一组第一钢球限位板Ⅰ的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一钢球Ⅰ在对应于第一钢球探入孔Ⅰ的位置探入所述一组第一钢球限位板Ⅰ背对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的腔壁的一侧;所述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包括一第二支承环Ⅱ和一组第二钢球限位板Ⅱ,一组第二钢球限位板Ⅱ以相互围合而形成一筒形体的状态下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内,在该组第二钢球限位板Ⅱ上并且在对应于间隔分布并支承在所述两个第二弹性圈Ⅱ朝向上的一侧的两组所述第二钢球Ⅱ的位置各开设有第二钢球探入孔Ⅱ,第二支承环Ⅱ设置在一组第二钢球限位板Ⅱ内并且位于一组第二钢球限位板Ⅱ的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第二钢球Ⅱ在对应于第二钢球探入孔Ⅱ的位置探入所述一组第二钢球限位板Ⅱ背对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的腔壁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两组所述的第一钢球Ⅰ中,位于上部的一组第一钢球Ⅰ的数量多于位于下部的一组第一钢球Ⅰ的数量;在所述两组所述的第二钢球Ⅱ中,位于下部的一组第二钢球Ⅱ的数量多于位于上部的一组第二钢球Ⅱ的数量。在本专利技术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一组第一钢球Ⅰ以及第二钢球Ⅱ的直径彼此相同;所述第一钢球探入孔Ⅰ以及第二钢球探入孔Ⅱ的直径是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在该套管(1)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自套管(1)的上端贯通至下端的钢筋插入腔(11),并且在该钢筋插入腔(1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腔壁上构成有一钢筋端面分隔圈(12),由该钢筋端面分隔圈(12)将所述钢筋插入腔(11)分隔成位于钢筋端面分隔圈(12)的上部的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和位于钢筋端面分隔圈(12)的下部的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在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腔壁上并且围绕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圆周方向间隔嵌设有第一弹性圈Ⅰ(13),在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腔壁上并且围绕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圆周方向间隔嵌设有第二弹性圈Ⅱ(14);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和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内,而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内;第一钢球Ⅰ(4)和第二钢球Ⅱ(5),第一钢球Ⅰ(4)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与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腔壁之间,并且该第一钢球Ⅰ(4)在支承于所述第一弹性圈Ⅰ(13)朝向上的一侧的状态下探入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背对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腔壁的一侧,第二钢球Ⅱ(5)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与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腔壁之间,并且该第二钢球Ⅱ(5)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弹性圈Ⅱ(14)朝向下的一侧的状态下探入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背对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腔壁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1),在该套管(1)的高度方向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自套管(1)的上端贯通至下端的钢筋插入腔(11),并且在该钢筋插入腔(11)的高度方向的中部腔壁上构成有一钢筋端面分隔圈(12),由该钢筋端面分隔圈(12)将所述钢筋插入腔(11)分隔成位于钢筋端面分隔圈(12)的上部的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和位于钢筋端面分隔圈(12)的下部的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在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腔壁上并且围绕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圆周方向间隔嵌设有第一弹性圈Ⅰ(13),在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腔壁上并且围绕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圆周方向间隔嵌设有第二弹性圈Ⅱ(14);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和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内,而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内;第一钢球Ⅰ(4)和第二钢球Ⅱ(5),第一钢球Ⅰ(4)设置在所述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与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腔壁之间,并且该第一钢球Ⅰ(4)在支承于所述第一弹性圈Ⅰ(13)朝向上的一侧的状态下探入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背对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腔壁的一侧,第二钢球Ⅱ(5)设置在所述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与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腔壁之间,并且该第二钢球Ⅱ(5)在对应于所述第二弹性圈Ⅱ(14)朝向下的一侧的状态下探入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背对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腔壁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腔壁上并且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一弹性圈嵌槽Ⅰ(1111),所述的第一弹性圈Ⅰ(13)的数量与第一弹性圈嵌槽Ⅰ(1111)相等并且嵌置在第一弹性圈嵌槽Ⅰ(1111)内,在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腔壁上并且围绕腔壁的圆周方向间隔开设有第二弹性圈嵌槽Ⅱ(1121),所述第二弹性圈Ⅱ(14)的数量与第二弹性圈嵌槽Ⅱ(1121)相等并且嵌置在第二弹性圈嵌槽Ⅱ(1121)内;所述的第一钢球Ⅰ(4)在对应于第一弹性圈嵌槽Ⅰ(1111)的槽口的位置以间隔分布状态支承在所述第一弹性圈Ⅰ(13)朝向上的一侧;所述的第二钢球Ⅱ(5)在对应于第二弹性圈嵌槽Ⅱ(1121)的槽口的位置以间隔分布状态支承在第二弹性圈Ⅱ(14)朝向下的一侧;所述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与所述第二钢球限位机构Ⅱ(3)的位置是彼此对应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型钢筋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开设在所述第一钢筋端部插入腔Ⅰ(111)的腔壁上的所述第一弹性圈嵌槽Ⅰ(1111)以及开设在所述第二钢筋端部插入腔Ⅱ(112)的腔壁上的所述第二弹性圈嵌槽Ⅱ(1121)的数量各有两个,所述的第一弹性圈Ⅰ(13)以及所述的第二弹性圈Ⅱ(14)的数量各有两个;所述第一钢球Ⅰ(4)有分别间隔分布并支承在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圈Ⅰ(13)朝向上的一侧的两组,所述的第二钢球Ⅱ(5)有分别间隔分布并支承在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圈Ⅱ(14)朝向下的一侧的两组;所述第一钢球限位机构Ⅰ(2)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洪强朱心涵周维杰
申请(专利权)人:于洪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