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商用车用增强液力缓速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配件
,具体涉及一种商用车用增强液力缓速器。
技术介绍
[0002]液力缓速器使用中通过液力装置降低车辆下坡行驶速度的汽车缓速器,大型商用卡车在下长坡时长时间使用排气制动,促使卡车轮毂发热升温,卡车制动效果变差,严重时失去制动力,影响行驶安全。液力缓速器便可对商用卡车的长距离制动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目前市场上已有的液力缓速器一般由定子、转子、油泵、储油箱和热交换器构成。定子又是缓速器壳体,与变速器后端或车架连接,转子通过空心轴与车辆的传动轴相连,转子和定子上均铸出叶片。工作时,借助于控制阀的操纵向储油箱施加压力,使工作液充入转子和定子之间的工作腔内。转子旋转时通过工作液对定子作用一个转矩,而定子的反转矩即成为转子的制动转矩。汽车动能消耗于工作液的摩擦和对定子的冲击而转换为热能,使工作液温度升高。工作液被引入热交换器中循环流动,将热传给冷却水,再通过发动机冷却系统散出。
[0003]目前,国内已经上市和公开报道的液力缓速器,所存在的共同缺点是:1、不能完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商用车用增强液力缓速器,所述液力缓速器包括机壳、动力传输机构、反制动力产生机构、供油机构和热交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机构包括齿轮花键主轴、中间涡轮、前轴承和后轴承,所述齿轮花键主轴的前侧端一体成型有传动齿轮,所述中间涡轮通过花键配合连接在齿轮花键主轴的中部,所述中间涡轮为双面涡轮,其前后两侧的环形面上均延周向均布有多块涡轮叶片;所述反制动力产生机构包括前定涡轮、后定涡轮和后定涡轮固定座,所述后定涡轮固定座位于机壳内部后侧,与机壳前侧面之间构成涡轮腔,所述后定涡轮固定在后定涡轮固定座的前侧面上,所述前定涡轮固定在机壳的前侧面的内侧,所述前定涡轮和后定涡轮的中心处开有中心通孔;所述齿轮花键主轴从机壳的前侧面中心处横向穿入,并从前定涡轮和后定涡轮的中心通孔穿过,所述齿轮花键主轴通过前轴承与机壳的前侧面连接,通过后轴承与后定涡轮固定座的中心处连接,所述中间涡轮位于前定涡轮和后定涡轮之间,所述前定涡轮和后定涡轮的涡轮面分别与中间涡轮的前后两侧涡轮面相对,形成两个涡轮腔;所述供油机构包括齿轮油泵和油路控制阀,所述齿轮油泵连接在后定涡轮固定座的后侧,所述油路控制阀的阀体通过外围法兰连接在后定涡轮固定座与机壳的后机盖之间,所述阀体前侧与后定涡轮固定座之间构成高压油腔,所述后定涡轮固定座的中部开有流油孔连通高压油腔和涡轮腔,所述阀体后侧与后机盖之间构成常压油腔,所述阀体内部设有进、出高压油腔和常压油腔的油路连通常压油腔和高压油腔,并通过阀芯的移动控制各油路的开闭,所述阀体中部的前侧端对接齿轮油泵,由齿轮油泵为常压油腔和高压油腔的进出油提供动力;所述齿轮花键主轴的后侧端一体成型有旋转拨头,所述旋转拨头插入在齿轮油泵中,带动齿轮油泵运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商用车用增强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定涡轮包括圆环形的叶片固定面,所述叶片固定面的外缘连接涡轮外缘,内缘连接涡轮内缘,所述叶片固定面呈弧形内凹,为平滑曲面,其上连接有多个厚实的涡轮叶片,多个涡轮叶片沿叶片固定面周向均匀分布,径向设置,轴向倾斜角度和方向相同,所述涡轮叶片的前侧端面为径向直面,并呈轴向倾斜,所述涡轮叶片的前侧端面的内、外侧端分别连接涡轮内缘和涡轮外缘。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商用车用增强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固定面的背侧最高凸起处周向均布连接有多个叶轮固定柱,所述叶轮固定柱的中心处沿轴向开有内螺纹固定孔,叶轮固定柱通过加强座与涡轮外缘连接,所述后定涡轮通过其背侧的叶轮固定柱螺栓连接在后定涡轮固定座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商用车用增强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油泵包括油泵座、油泵外圈、油泵内圈和中心定位轴,所述油泵内圈的外径小于油泵外圈的内径,所述油泵内圈位于油泵外圈的内圈中,所述油泵内圈为外齿齿圈,所述油泵外圈为内齿齿圈,所述油泵外圈和油泵内圈的齿廓为渐开线齿廓,二者相互啮合,设置于油泵座的泵腔中,所述泵腔由连接于油泵座后侧的后侧板构成,所述油泵内圈和油泵外圈设置于泵腔中,所述油泵内圈的中心处通过中心定位轴与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燕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鑫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