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4403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4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包括密封圈和散热层,所述密封圈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板,且第一轴承板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圈,所述第一轴承圈的右侧固定有第二轴承板,且第二轴承板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圈,所述第二轴承圈的内部设置有滚动体,且滚动体的底端连接有保持体,所述第一轴承板的右侧安装有拉伸柱,且拉伸柱的右侧固定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底端设置有拉伸槽,且拉伸槽的底端安装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的内部安装有防尘板。该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设置有密封圈,可以使得该轴承装置具备了密封的作用,非常实用,减少了有害液体对该轴承装置等部件的侵蚀,节约了维修、维护的成本。维护的成本。维护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双离合变速器
,具体为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双离合变速器有别于一般的自动变速器系统,它基于手动变速器而又不是自动变速器,除了拥有手动变速器的灵活性及自动变速器的舒适性外,还能提供无间断的动力输出。而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使用一台离合器,当换挡时,驾驶员须踩下离合器踏板,使不同挡的齿轮做出啮合动作,而动力就在换挡期间出现间断,令输出表现有所断续。
[0003]现有的轴承装置存在连接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容易发生故障,且会增加制造成本,不具备密封的功能,在轴承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水、酸性液体等液体的侵蚀,影响了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安全,不能做到很好的防尘保护,灰尘进入轴承,会增大轴承的摩擦系数,损坏滚动体,降低轴承使用寿命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轴承装置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轴承装置存在连接结构复杂,安装不便,容易发生故障,且会增加制造成本,不具备密封的功能,在轴承的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受到水、酸性液体等液体的侵蚀,影响了轴承等部件的使用安全,不能做到很好的防尘保护,灰尘进入轴承,会增大轴承的摩擦系数,损坏滚动体,降低轴承使用寿命的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包括密封圈和散热层,所述密封圈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板,且第一轴承板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圈,所述第一轴承圈的右侧固定有第二轴承板,且第二轴承板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圈,所述第二轴承圈的内部设置有滚动体,且滚动体的底端连接有保持体,所述保持体的内部固定有定位板,且定位板的内部安装有定位凹槽,所述第一轴承板的右侧安装有拉伸柱,且拉伸柱的右侧固定有防脱板,所述防脱板的底端设置有拉伸槽,且拉伸槽的底端安装有防尘圈,所述防尘圈的内部安装有防尘板,所述第一轴承板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层。
[0006]优选的,所述密封圈与第一轴承板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且密封圈与第一轴承板之间为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板通过拉伸柱和拉伸槽与第二轴承板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防脱板的外壁宽度大于拉伸槽的内壁宽度。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轴承圈与第二轴承圈关于密封圈的竖直中轴线位置对称,且第一轴承圈与第二轴承圈的外形结构相吻合。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凹槽与定位板之间构成凸刺型结构,且定位凹槽与定位板设置有两组。
[0010]优选的,所述防尘板与防尘圈之间构成卡合结构,且防尘板与防尘圈之间为活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散热层与第一轴承板之间构成半包围结构,且散热层与第一轴承板之间为粘合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3]1.设置有密封圈,可以使得该轴承装置具备了密封的作用,非常实用,减少了有害液体对该轴承装置等部件的侵蚀,节约了维修、维护的成本;设置的拉伸柱、拉伸槽和拉伸槽,可以很好的适应双杆输出轴之间的间距,避免出现间距过大或者过小导致无法配套使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该轴承装置的适应范围,通用性高;
[0014]2.设置有第一轴承圈和第二轴承圈,可以便于对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双杆输出轴进行连接,从而避免出现轴承装置与双杆输出轴的配合问题,同时提高了轴承装置的可靠性,克服了安装困难的问题,使得轴承装置的安装更加方便;设置的定位凹槽和定位板,可以使得双杆输出轴在转动的时候有支撑点进行辅助转动,避免出现打滑造成安全事故,提高了该轴承装置的安全性;
[0015]3.设置有防尘板和防尘圈,可以有效阻挡灰尘落在轴承装置内部,避免灰尘影响轴承装置的使用过程,增加了该轴承装置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发生故障的概率,减少了制造成本;设置有散热层,可以将该轴承装置使用过程中双杆输出轴由于高速转动产生的热量给吸收并散发出去,避免热量过高对该轴承装置内部的零件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轴承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二轴承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一轴承板和散热层连接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密封圈;2、第一轴承板;3、第一轴承圈;4、第二轴承板;5、滚动体;6、保持体;7、第二轴承圈;8、定位凹槽;9、定位板;10、拉伸柱;11、防脱板;12、拉伸槽;13、防尘圈;14、防尘板;15、散热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包括密封圈1和散热层15,密封圈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板2,且第一轴承板2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圈3,第一轴承圈3的右侧固定有第二轴承板4,且第二轴承板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圈7,第二轴承圈7的内部设置有滚动体5,且滚动体5的底端连接有保持体6,保持体6的内部固定有定位板9,且定位板9的内部安装有定位凹槽8,第一轴承板2的右侧安装有拉伸柱10,且拉伸柱10的右侧固定有防脱板11,防脱板11的底端设置有拉伸槽12,且拉伸槽12
的底端安装有防尘圈13,防尘圈13的内部安装有防尘板14,第一轴承板2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层15。
[0023]本技术中:密封圈1与第一轴承板2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且密封圈1 与第一轴承板2之间为固定连接;设置有密封圈1,可以使得该轴承装置具备了密封的作用,非常实用,减少了有害液体对该轴承装置等部件的侵蚀,节约了维修、维护的成本。
[0024]本技术中:第一轴承板2通过拉伸柱10和拉伸槽12与第二轴承板4 之间构成滑动结构,且防脱板11的外壁宽度大于拉伸槽12的内壁宽度;设置有拉伸柱10、拉伸槽12和拉伸槽12,可以很好的适应双杆输出轴之间的间距,避免出现间距过大或者过小导致无法配套使用的问题,大大提高了该轴承装置的适应范围,通用性高。
[0025]本技术中:第一轴承圈3与第二轴承圈7关于密封圈1的竖直中轴线位置对称,且第一轴承圈3与第二轴承圈7的外形结构相吻合;设置有第一轴承圈3和第二轴承圈7,可以便于对双离合器变速器的双杆输出轴进行连接,从而避免出现轴承装置与双杆输出轴的配合问题,同时提高了轴承装置的可靠性,克服了安装困难的问题,使得轴承装置的安装更加方便。
[0026]本技术中: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包括密封圈(1)和散热层(15),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的底端安装有第一轴承板(2),且第一轴承板(2)的内部连接有第一轴承圈(3),所述第一轴承圈(3)的右侧固定有第二轴承板(4),且第二轴承板(4)的内部固定有第二轴承圈(7),所述第二轴承圈(7)的内部设置有滚动体(5),且滚动体(5)的底端连接有保持体(6),所述保持体(6)的内部固定有定位板(9),且定位板(9)的内部安装有定位凹槽(8),所述第一轴承板(2)的右侧安装有拉伸柱(10),且拉伸柱(10)的右侧固定有防脱板(11),所述防脱板(11)的底端设置有拉伸槽(12),且拉伸槽(12)的底端安装有防尘圈(13),所述防尘圈(13)的内部安装有防尘板(14),所述第一轴承板(2)的外表面安装有散热层(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的轴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1)与第一轴承板(2)之间构成密封结构,且密封圈(1)与第一轴承板(2)之间为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志青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志博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