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200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火锅,其特征在于:火锅锅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圈自我封闭的隔离立壁,隔离立壁和锅体底壁密封连接,隔离立壁和围在隔离立壁内侧的锅体底壁构成一个内锅,隔离立壁和隔离立壁外侧锅体底壁以及锅体侧壁构成一个外锅。(*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火锅。现有的火锅通常用一个隔离立壁将锅体分成大致两半的两部分,由于隔离后的每一部分依然较大,食物放入后难以捞出或捞得不干净。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捞取食物方便的火锅。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火锅锅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圈自我封闭的隔离立壁,隔离立壁和锅体底壁密封连接,隔离立壁和围在隔离立壁内侧的锅体体底壁构成一个内锅,隔离立壁和隔离立壁外侧锅体底壁以及锅体侧壁构成一个外锅。由于上述技术解决方案中,火锅锅体内形成一个内锅,内锅可以设计得较小,一些比较贵重的食物可以放入内锅烫熟,捞取出来时比较容易,捞取得相对比较干净。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火锅的俯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图。图3为第二实施例所提供的火锅的结构图。图4为第三实施例所提供的火锅的结构图。其中1、隔离立壁;2、锅体底壁;3、内锅;4、锅体侧壁;5、外锅;6、网锅;7、径向立壁。如图1、图2所示的一种火锅,锅体为一圆形锅体,火锅锅体内设置有一圈封闭的隔离立壁1,隔离立壁1和锅体底壁2密封连接,隔离立壁1和围在隔离立壁1内侧的锅体底壁2构成一个内锅3,隔离立壁1和隔离立壁1外侧锅体底壁2以及锅体侧壁4构成一个外锅5。隔离立壁1封闭成一个圆圈,隔离立壁1圆圈正好是锅体侧壁4所在圆圈的内同心圆。这种火锅除了能实现本技术的目的即利用设置有内锅3达到捞取食物比较方便的效果外,前面所述的同心圆结构设计还会具有美观大方的效果。如果将前面所述的火锅加以改变,如火锅内封闭的隔离立壁1不止一圈,相应地产生一个以上的内锅3;或者火锅变为一个非圆形火锅;或者隔离立壁1围成不正好是一个圆圈;但只要所得到火锅具有隔离立壁1和相应的内锅3、外锅5,这种火锅仍属于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内锅3内再设置一个网锅6,因为还有网锅6的存在,内锅3内的食物经处理后只要将网锅6提起,内锅3内的食物可以非常方便、彻底地捞出,而且由于网锅6的形状和内锅3的形状贴近,食物在内锅3内的处理空间也无乎不受限制。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在外锅5里面再设置两个径向立壁7,两个径向立壁7使将外锅5分隔成独立的两部分,可以在其中一部分放入辣的汤料,而在另一部分放入不辣的汤料,以更好地适应消费者的需要。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增加径向立壁7同理将外锅5分隔成四或六或八部分等等,餐饮店可以根据各桌用餐客人的人数提供相应的火锅,如该火锅的外锅5分隔成六部分,供具有六位客人的一桌顾客使用,每位客人可以选定外锅5的某一部分供自己使用,因此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自己喜欢的汤料类型而不必顾及他人,同时这种火锅所提供的用餐方式接近于分餐制相对来说也比较符合有些人的卫生习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火锅,其特征在于:火锅锅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圈自我封闭的隔离立壁(1),隔离立壁(1)和锅体底壁(2)密封连接,隔离立壁(1)和围在隔离立壁(1)内侧的锅体底壁(2)构成一个内锅(3),隔离立壁(1)和隔离立壁(1)外侧锅体底壁(2)以及锅体侧壁(4)构成一个外锅(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锅,其特征在于火锅锅体内设置有至少一圈自我封闭的隔离立壁(1),隔离立壁(1)和锅体底壁(2)密封连接,隔离立壁(1)和围在隔离立壁(1)内侧的锅体底壁(2)构成一个内锅(3),隔离立壁(1)和隔离立壁(1)外侧锅体底壁(2)以及锅体侧壁(4)构成一个外锅(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家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