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40524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1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包括步骤:(1)铸锭车光、倒角、喷涂防氧化涂层、不锈钢包套后加热,自由锻锤、快锻机或液压机上镦粗成形饼坯;(2)线切割坯料内孔制备环坯,机械加工去除包套和饼坯表面氧化皮、缺陷,荧光/着色检查表面无缺陷后,真空消应力退火处理;(3)自由锻锤或快锻机上进行马杠/马架扩孔成形锻环;(4)锻环真空再结晶退火后,切取试样检查组织、性能。本发明专利技术选择在12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属于难熔金属锻造成形


技术介绍

[0002]上面级火箭发动机、姿轨控火箭发动机和空间火箭发动机由于结构和重量的限制,常采用单壁辐射冷却喷管,喷管服役温度达到1200℃以上。铌钨合金熔点高、在1200℃~1800℃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火箭发动机辐射冷却喷管的理想材料。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喷管收扩段部位因壁厚、截面和曲率变化大,且不允许存在焊缝,通常采用铌钨合金锻件毛坯机械加工。
[0003]铌钨合金材料昂贵、高温塑性和材料流动性差、锻造加热温度高、可锻温度范围窄、锻造变形抗力大,因此锻造成形难度极大。目前铌钨合金锻件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铌钨合金拔长时极易开裂,无法通过反复镦粗+拔长提高坯料变形量,在成形尺寸较大的锻件时难以保证材料性能;(2)受限于铸锭规格尺寸,直径350mm以上的身部无法采用锻棒或锻饼直接加工;(3)传统工艺采用锻棒或锻饼直接加工推力室身部,材料利用率极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铌钨合金锻件存在的材料利用率低、生产成本高、锻造综合变形量小、性能无法满足标准要求、350mm以上大尺寸锻件成形难问题,提供了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的锻造方法,该方法得到的铌钨合金环形件室温、1400℃、1600℃抗拉强度分别可达到400MPa、140MPa和90MPa以上,能够满足大尺寸铌钨合金身部的加工需求。
[0005]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的方案是:
[0006]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0007](1)铸锭车光、倒角、喷涂防氧化涂层、不锈钢包套后加热,自由锻锤、快锻机或液压机上镦粗成形饼坯;
[0008](2)线切割坯料内孔制备环坯,机械加工去除包套和饼坯表面氧化皮、缺陷,荧光/着色检查表面无缺陷后,真空消应力退火处理;
[0009](3)自由锻锤或快锻机上进行马杠/马架扩孔成形锻环;
[0010](4)锻环真空再结晶退火后,切取试样检查组织、性能。
[001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铸锭下料后车光,两端面倒圆角,表面喷涂防氧化保护涂层,并进行不锈钢硬包套,不锈钢硬包套控制要求为:在外表面使用不锈钢板制作包套,氩弧焊封焊外圆和端面包套。
[001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坯料≤850℃装炉,850℃~950℃条件下预热1h后随炉升温至1290
±
40℃,在此温度下保温,保温系数为0.8mm/min,终锻温度≥1000℃,锻后空冷。
[0013]进一步的,需多火次成形时坯料在热态回炉,热态回炉不需要预热直接加热保温,保温系数0.5mm/min。
[0014]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坯料加热过程中进行软包套,软包套控制要求为:坯料加热保温到时后取出,用5mm~12mm厚硅酸铝纤维及黏合剂进行软包套,包套完成后回炉保温60分钟~120分钟后开始成形。
[0015]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铸锭每火次镦粗变形量应在0.1~0.35之间;镦粗后的坯料高度应为最终锻环高度的105%~120%。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线切割内孔为后续扩孔制坯,机械加工去除包套和饼坯表面氧化皮、缺陷,坯料内、外圆端面倒圆角。
[0017]进一步的,坯料表面如有裂纹、折叠、凹坑的缺陷,打磨消除,打磨处宽深比不小于6:1,进行荧光/着色检查进一步确保表面无缺陷。
[0018]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产品真空消应力退火温度为1250℃~1350℃,时间不小于60分钟。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坯料加热和包套控制要求与步骤(1)要求相同
[0020]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中将马杠放入线切割加工的内孔,在马架上进行扩孔。
[0021]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中对锻件进行真空再结晶退火,再结晶对火温度为1350℃~1450℃,时间不小于60分钟;再结晶退火后在锻环上切取试样检查金相组织和室温、高温力学性能。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选择在1290
±
40℃的高温条件下进行锻造成形,大大降低了材料的变形抗力、提高了材料的塑性和流动性;
[0024](2)本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控制镦粗过程每火次变形量,防止因变形过大导致坯料开裂,另一方面在镦粗制坯和马杠扩孔前,对坯料的棱边均进行了倒角,防止锻造成形时棱边应力集中和降温过快导致的开裂缺陷;
[0025](3)本专利技术在锻造成形前对铌钨合金坯料采用喷涂保护剂+不锈钢硬包套+硅酸铝纤维软包套三重措施,大大降低了坯料在加热、锻造成形过程中的氧化,减小了坯料表面温度降低速率,同时也避免因表面温度降低过快导致锻造过程产生的开裂;
[0026](4)本专利技术在扩孔前增加了荧光/着色检查,确保了扩孔前的环坯无缺陷;增加了消应力退火,消除了镦粗过程中的应力;给出了环形锻件成形时镦粗制坯原则、马杠扩孔时的注意事项,避免了镦粗制坯高度不足、马杠扩孔平端面不及时引起的产品报废;
[0027](5)本专利技术采用线切割加工马杠成形所需的内孔,切后的料芯仍可应用与其它零件加工,提高了材料利用率;
[0028](6)相比以往的锻棒或锻饼,本专利技术采用马杠扩孔,增加了锻造成形总变形量,有益于提高材料的性能;能够满足直径400mm以上、高度200mm以上的大尺寸铌钨合金推力室身部加工需求。
附图说明
[002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工步流程图;
[0030]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锻环再结晶退火后金相组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阐述。
[0032]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0033](1)铸锭车光、倒角、喷涂防氧化涂层、不锈钢包套后加热,自由锻锤、快锻机或液压机上镦粗成形饼坯。
[0034](2)线切割坯料内孔制备环坯,机械加工去除包套和饼坯表面氧化皮、缺陷,荧光/着色检查表面无缺陷后,真空消应力退火处理。
[0035](3)自由锻锤或快锻机上进行马杠/马架扩孔成形锻环。
[0036](4)锻环真空再结晶退火后,切取试样检查组织、性能。
[0037]所述步骤(1)中铸锭下料后车光,两端面倒圆角,表面喷涂防氧化保护涂层,并进行硬包套,包套控制要求为:在外表面使用不锈钢板制作包套,氩弧焊封焊外圆和端面包套。
[0038]所述步骤(1)中坯料≤850℃装炉,850℃~950℃条件下预热1h后随炉升温至1290
±
40℃;在此温度下保温,保温系数为0.8mm/min,终锻温度≥1000℃,锻后在空气中冷却;需多火次成形时坯料应尽量在热态回炉,热态回炉直接加热,保温系数按0.5mm/min计算。
[0039]所述步骤(1)中坯料加热过程中进行软包套,软包套控制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1)铸锭车光、倒角、喷涂防氧化涂层、不锈钢包套后加热,自由锻锤、快锻机或液压机上镦粗成形饼坯;(2)线切割坯料内孔制备环坯,机械加工去除包套和饼坯表面氧化皮、缺陷,荧光/着色检查表面无缺陷后,真空消应力退火处理;(3)自由锻锤或快锻机上进行马杠/马架扩孔成形锻环;(4)锻环真空再结晶退火后,切取试样检查组织、性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铸锭下料后车光,两端面倒圆角,表面喷涂防氧化保护涂层,并进行不锈钢硬包套,不锈钢硬包套控制要求为:在外表面使用不锈钢板制作包套,氩弧焊封焊外圆和端面包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坯料≤850℃装炉,850℃~950℃条件下预热1h后随炉升温至1290
±
40℃,在此温度下保温,保温系数为0.8mm/min,终锻温度≥1000℃,锻后空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需多火次成形时坯料在热态回炉,热态回炉不需要预热直接加热保温,保温系数0.5mm/min。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铌钨合金环形件锻造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坯料加热过程中进行软包套,软包套控制要求为:坯料加热保温到时后取出,用5mm~12mm厚硅酸铝纤维及黏合剂进行软包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凯刘友强张鹏苗金武陈志民解洋吴晓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