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40098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20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驾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所述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主要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连接无人车体,能够用于承载多传感器融合系统;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设于支撑部前端,用于安装调节双目摄像头,能够满足双目摄像头在第一调节部上沿小车行进方向的左右调节,使得其识别无人车前方的标识及配合探测障碍物的情况;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二调节部设于支撑部底端,能够满足整个多传感器融合探测系统在第二调节部上进行前后的调节。统在第二调节部上进行前后的调节。统在第二调节部上进行前后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驾驶
,具体地,尤其涉及一种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工智能及计算机技术的融合发展,新兴产业无人驾驶领域不断发展,通常无人驾驶车辆其软件系统被分为三层:感知、规划及控制,针对实际的无人车感知系统中,通常采用融合激光雷达、双目摄像头、单目摄像头等多种传感器的结合,在无人车行进过程中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理解。
[0003]目前,对于已经固定安装的传感器,在实际测试使用中存在传感器安装位置不合适,无明确方向调节,需多次测试找到合理方位,导致调节占时长,致使调节不便。
[0004]因此,本领域亟需一种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0005]有鉴于此,提出本申请。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驾驶多传感器融合系统中传感器的安装及前后、左右调节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7]具体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包括:
[0008]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用于连接无人车体,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
[0009]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一调节部设于支撑部前端,能够用于安装并调节双目摄像头;
[0010]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二调节部设于支撑部底端,能够用于安装并调节整个多传感器融合探测系统。
[0011]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提供的传感器固定结构,所述支撑部固定安装于车体上,用来安装及固定无人车多融合传感器探测系统;通过第一调节部的设置,能够满足双目摄像头在第一调节部上沿小车行进方向的左右调节,使得其识别无人车前方的标识及配合探测障碍物的情况;第二调节部的设置,能够沿着小车行进方向的调节,即,满足与车体连接的整个传感器固定结构在第二调节部上进行前后的调节。
[0012]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设置为槽型状。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第二调节部设置为条形滑槽。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为条形滑槽,便于双目摄像头配合其他部件在条形滑槽上的相对滑动,满足无人车行进过程中的左右调节;同理,将第二调节部设置为条形槽状,便于对整个支撑部的调节,使得固定于无人车的多传感器固定结构,能够整体上满足无人车感知系统的单目摄像头、双目摄像头、激光雷达等多传感器的前后调节。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包括上位板、下位板、支撑抵柱;所述上位板包括折边,所述折边设于上位板前端,所述第一调节部设于折边上;所述下位板连接车体,所述第二调节部
设于下位板上;所述支撑抵柱顶端连接上位板、底端与第二调节部滑动连接。
[001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所提供的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通过将支撑部设置为包括上位板、下位板及用支撑抵柱来支撑连接上、下位板的形式,可以有效减少固定结构的质量,减轻无人车的负载能力;下位板装于车体内,由支撑抵柱穿过车体顶壳,上位板顺位置于车顶,上位板前端折边上由所设第一调节部条形滑槽形式,安装双目摄像头,并可根据实际行进中,针对双目摄像头进行左右调节感知周围环境探测;通过下位板上第二调节部的设置,能够使得连接上位板的支撑抵柱由第二调节部进行前后调节,整个传感器固定结构整体结构简单、安装便捷。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调节部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二调节部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抵柱至少设置两个,且分别与第二调节部对应设置。
[00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边上第二调节部的多个设置,便于双目摄像头调节时的稳定性;下位板均匀设置多个第二调节部,且支撑抵柱同时对应设置,便于均匀分布承载力。
[0019]优选地,所述第一调节部包括两个,分别为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对称设置。
[00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设于折边的第一调节部设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滑槽、第二滑槽的形式,同时使得第一滑槽、第二滑槽对称设置,进一步满足双目摄像头的安装及调节过程更为稳定。
[0021]优选地,所述第二调节部设为两对,两两对称,均匀分布在下位板上。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下位板上第二调节部两对设置,并且两两对称均匀分布设于下位板上,便于均匀分布承载力,方便与支撑抵柱相连接的整个上位板的前后调节,即满足对多个传感器的前后调节。
[0023]优选地,所述支撑抵柱设为两对,分别与第二调节部对应设置,均匀分布设于上位板、下位板之间。
[00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支撑抵柱顶端与上位板相固定,底端与下位板滑动连接,能够满足与两对支撑抵柱相连接上位板的前后移动,从而满足对位于上位板的双目摄像头等多传感器的前后移动调节。
[0025]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还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至少包括一个;所述第二固定件至少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固定件穿过第一调节部,能够用于连接双目摄像头;所述第二固定件穿过第二调节部,连接支撑抵柱。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固定件穿过折边所设置的第一调节部,能够用于快速对双目摄像头的固定安装,同时安装完后的双目摄像头在第一固定件的作用下能够相对滑动,满足对双目摄像头在无人车沿行进方向上的左右调节;所述第二调节部设于下位板上,通过第二固定件的设置,第二固定件穿过第二调节部连接支撑抵柱,能够使得操作者对上位板整体进行前后移动调节时,使得支撑抵柱在底端在固定于车体的下位板上相对移动。
[0027]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第二固定件采用螺栓。
[0028]进一步地,所述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还包括支板、第三调节部,所述支板底端固定于上位板,所述第三调节部设于支板上部。
[002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板设置,所述支板设置用于安装单目摄像头,同时对支
板上部设置第三调节部,
[0030]优选地,所述第三调节部设为条形滑槽。
[0031]进一步地,所述支板包括第一支板、第二支板,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对称设置。
[003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支板、第二支板的设置,将单目摄像头装于对称设置的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之间,能够提高小车行进中单目摄像头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对获取周围环境的稳定及清晰度。
[0033]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板、第二支板采用L型。
[003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L型支板便于支板的安装及空间的节省。
[003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调节部至少设置两个,对称分别设置于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上部。
[003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单目摄像头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及调节,使得无人车的行进过程更加稳定及便于调节。
[0037]优选地,所述第三调节部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三滑槽、第四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第四滑槽对应设置。
[0038]采用滑槽设置,便于对单目摄像头的滑动调节。...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部(1):所述支撑部(1)用于连接无人车体;所述支撑部(1)包括第一调节部(2)、第二调节部(3),所述第一调节部(2)设于支撑部(1)前端,能够用于安装并调节双目摄像头(9);所述第二调节部(3)设于支撑部(1)底端,能够用于安装并调节整个多传感器融合探测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包括上位板(11)、下位板(12)、支撑抵柱(13);所述上位板(11)包括折边(111),所述折边(111)设于上位板(11)前端,所述第一调节部(2)设于折边(111)上;所述下位板(12)连接车体,所述第二调节部(3)设于下位板(12)上;所述支撑抵柱(13)顶端连接上位板(11),所述支撑抵柱(13)底端与第二调节部(3)滑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部(2)至少设置一个;所述第二调节部(3)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支撑抵柱(13)至少设置两个,且分别与第二调节部(3)对应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驾驶传感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固定件(4)、第二固定件(5),所述第一固定件(4)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千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