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9334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9 23:45
本申请涉及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其包括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均与第一轨道滑动连接,并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第一轨道的滑动方向为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所述第一轨道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设置。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外模板、第二外模板和第一轨道,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可拆卸连接并均与第一轨道滑动连接,可以便于工作人员将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定型的现浇箱梁分离。分离。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


[0001]本申请涉及桥梁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浇箱梁是桥梁工程中梁的一种,现浇箱梁是在施工场地直接对模板进行组装,然后向组装好的模板中加入钢筋笼,再向组装好的模板中浇筑水泥混凝土,最终形成现浇箱梁。
[0003]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10712509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部设有滑块且滑块顶部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通过螺栓与滑块固定且千斤顶的动力输出端设有垫板,所述垫板上部设有内模且内模与垫板之间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内模两侧设有活动轴且活动轴下部设有活动杆,所述滑块两侧设有液压器且液压器的动力输出端设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活动杆之间固接且活动杆通过驱动杆与内模之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座上部设有滑轨,所述滑轨两侧设有第一滑槽且顶部设有第二滑槽,所述滑块内两侧设有第一导轮且第一导轮与第一滑槽之间相互嵌合,所述滑块内顶部设有第二导轮且第二导轮与第二滑槽之间相互嵌合。该现浇箱梁移动模板通过在滑块两侧设置液压器对驱动杆驱动,驱动杆带动活动杆转动,且通过千斤顶控制内模的上下移动,使内模可以快速脱离内模腔,方便进行脱模。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该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对现浇箱梁进行浇筑时,待现浇箱梁成型后,需要对外模板进行脱模,由于外模板的体积较大,进而存在有不便于工作人员将外模板与成型后的现浇箱梁分离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工作人员不便于将外模板与成型后的现浇箱梁分离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包括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均与第一轨道滑动连接,并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第一轨道的滑动方向为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所述第一轨道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浇箱梁成型后,将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之间解锁,然后对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驱动,继而使得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第一轨道发生相对滑动并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成型的现浇箱梁分离,进而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成型后的现浇箱梁分离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外模板靠近第二外模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第二外模板
靠近第一外模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管和连接杆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一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所述连接杆和连接管同轴套接。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连接在一起后,连接管与连接杆同轴套接在一起,继而增加在向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中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减少混凝土经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之间的间隙处流出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节约混凝土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连接管上设置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对连接管和连接杆发生相对滑动进行锁止。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连接在一起后,操作第一锁止件,使得第一锁止件将连接管和连接杆进行锁止,继而减少连接管和连接杆之间的运动,从而增加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一锁止件为锁止螺栓,所述锁止螺栓远离螺栓头的一端螺纹穿入连接管中,并所述锁止螺栓远离螺栓头的一端与连接杆抵触。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进行组装时,将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驱动,继而使得第二外模板上的连接杆插入连接管中,当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相对的端面抵触时,拧松锁止螺栓,锁止螺栓远离螺栓头的一端螺纹穿入连接管中并与连接杆抵触,进而实现对连接管和连接杆之间的锁止,增加向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中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朝向第一轨道的侧面上均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支座,多个所述支座与支架螺纹转动连接,且多个所述支座远离支架的一端均与第一轨道抵触。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进行组装时,先将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驱动,继而使得第二外模板上的连接杆插入连接管中,然后拧动锁止螺栓,使得锁止螺栓远离螺栓头的一端与连接杆抵触,再转动支座,支座与支架发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支座远离支架的一端与第一轨道抵触并使得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第一轨道分离,进而增加向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进行浇筑混凝土时,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的稳定性,减少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第一轨道发生相对运动的情况发生。
[0017]可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多个支腿,每个所述支腿远离支架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转动轴线垂直于第一轨道设置,并所述第一滚轮与第一轨道滚动连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进行组装时,将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朝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驱动,继而使得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带动第一滚轮运动,从而使得第一滚轮与第一轨道发生相对滚动,进而减小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与第一轨道之间的摩擦力,最终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进行驱动的效果。
[0019]可选的,每个所述支腿均与支架铰接,并每个所述支腿上均设置有用于锁止支腿与支架发生相对转动的第二锁止件;所述支架与第一轨道之间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和第一轨道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第二滚轮,所述第二滚轮的转动轴线垂
直于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二滚轮与第二轨道滚动连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现浇箱梁定型后,先拧动锁止螺栓,锁止螺栓与连接杆分离,再对第一支座进行操作,继而使得第一滚轮与第一轨道抵触,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驱动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从而使得第一滚轮与第一轨道发生相对滚动,同时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朝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运动,再操作支座,支座使得第一滚轮与第一轨道分离,再将第二锁止件进行解锁,转动支腿,支腿带动第一滚轮与第一轨道分离,反向操作支座,支座使得第二滚轮与第二轨道抵触,再对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朝向下一浇筑点进行驱动,同时第二滚轮与第二轨道发生相对滚动,最终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第一外模板和第二外模板进行移动的效果。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锁止件为插杆,所述插杆的一端穿过支腿和支架。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支腿进行转动时,先将插杆从支腿和支架中拔出,然后再转动支腿,将支腿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外模板(100)和第二外模板(200),所述第一外模板(100)和第二外模板(200)相互靠近的一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外模板(100)和第二外模板(200)的底部设置有第一轨道(300),所述第一外模板(100)和第二外模板(200)均与第一轨道(300)滑动连接,并第一外模板(100)和第二外模板(200)与第一轨道(300)的滑动方向为第一外模板(100)和第二外模板(20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所述第一轨道(300)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外模板(100)和第二外模板(200)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外模板(100)靠近第二外模板(20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管(110),所述第二外模板(200)靠近第一外模板(100)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210),所述连接管(110)和连接杆(210)的长度方向均平行于第一轨道(300)的长度方向设置,并所述连接杆(210)和连接管(110)同轴套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110)上设置第一锁止件,所述第一锁止件用于对连接管(110)和连接杆(210)发生相对滑动进行锁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现浇箱梁移动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件为锁止螺栓(111),所述锁止螺栓(111)远离螺栓头的一端螺纹穿入连接管(110)中,并所述锁止螺栓(111)远离螺栓头的一端与连接杆(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春刚胡韶华张振刘宪王恩洋陈焕贞王富华单衍勇宋杰刘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高速工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