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吲哚啉-5-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370147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吲哚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化学合成
,具体涉及一种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脱落酸(1,S

(+)

ABA)是上世纪60年代首次发现的一种手性倍半萜,是植物在种子成熟、休眠或水分利用等过程中最重要的植物降素调控信号之一。其可调节植物适应不同类型的环境非生物胁迫,如干旱、热或盐胁迫,从而减少环境非生物胁迫对全球作物产量减少的影响。
[0003]近年来,由于ABA在作物增产方面的应用所产生的积极效果,ABA类似物的研发,目前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吲哚类化合物在ABA类似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即可为ABA类似物合成的关键中间体之一。
[0004]关于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合成,目前未见文献报道。其单盐的合成现有技术中有所提及,主要以5

(溴甲基)吲哚啉为原料,历经腈基化、腈基还原得到吲哚啉
‑5‑
基甲胺单盐酸盐,该方法所用原料5

(溴甲基)吲哚啉未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成,价格昂贵,来源稀缺,并且腈基还原采用氢化铝锂作为还原剂,该试剂遇水即爆炸性分解,操作上存在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其合成路线采用成本更低的吲哚作为原料,历经四步得到目标产物;反应中,未使用金属催化剂,采用酸溶液回流反应,一锅法实现酰胺化及双键还原,整个合成路线步骤简短,反应物价廉易得,反应活性高,产物在后处理过程中能够析出,易于纯化,避免采用需使用大量溶剂的色谱柱纯化法,在节能减排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
[0006]为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0007][0008]具体合成步骤包括:
[0009]1)原料SM与酸在第一溶剂中反应,获得中间体A;
[0010]2)在第二溶剂中,中间体A与氨基化试剂在初始反应温度为T1温度下反应,而后升至T4温度下反应,获得中间体B;
[0011]3)在T2温度下,中间体B与水合肼在第三溶剂中反应,获得中间体C;
[0012]4)在T3温度下,中间体C与HCl的异丙醇溶液在第四溶剂中反应,获得目标产物CP。
[0013]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的具体反应过程为:
[0014]将原料SM加入第一溶剂中,再逐滴加入酸液,加毕,回流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液采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至中性,再加入半饱和食盐水洗涤,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中间体A;
[0015]所述第一溶剂为环丁砜、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或N

甲基吡咯烷酮,第一溶剂与原料的用量比为4~6mL/g。
[0016]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的具体反应过程为:
[0017]在初始反应温度T1温度为

5℃~

10℃条件下,向中间体A的第二溶剂中分批加入氨基化试剂,保温反应4h~8h,而后在T4温度为室温条件下反应至完全;反应液倒入冰水中过滤,滤饼用水洗涤,所得滤饼加二氯甲烷和水溶解,调节pH为8~9,分离各层;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旋至乳状;再加入第五溶剂回流重结晶,降温、过滤,滤饼为中间体B,所得滤液旋至乳状,重复执行重结晶操作,得到中间体B;
[0018]所述第二溶剂为浓硫酸,所述第五溶剂为甲苯、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
[0019]进一步的,所述步骤3)的具体反应过程为:
[0020]向温度为0℃的中间体B的第三溶剂中滴加水合肼,在T2为室温条件下反应至完全;反应液过滤,滤液中加入水、二氯甲烷萃取,有机相用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中间体C;
[0021]所述第三溶剂为二氯甲烷、N,N

二甲基甲酰胺、二氯乙烷、甲醇、乙醇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2]进一步的,所述步骤4)的具体反应过程为:
[0023]向中间体C的第四溶剂中滴加HCl的异丙醇溶液,升温至回流反应;反应完全,将反
应液旋干,加入乙酸乙酯打浆、过滤,烘干得到目标产物CP;
[0024]所述第四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乙酸乙酯。
[0025]进一步的,所述原料SM与酸液反应的摩尔比为1:1~3,所述酸液为甲酸。
[0026]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A与氨基化试剂反应的摩尔比为1:1~2,所述氨基化试剂为N

羟甲基邻苯二甲酰亚胺(R=H)、2

(羟甲基)
‑5‑
硝基异吲哚

1,3

二酮(R=NO2)或2

(羟甲基)

1,3

二氧基异吲哚
‑5‑
腈(R=CN)。
[0027]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B与水合肼反应的摩尔比为1:5~8。
[0028]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溶剂为二氯甲烷与甲醇的混合溶剂,所述混合溶剂中二氯甲烷与甲醇的体积比为12:1。
[0029]进一步的,所述中间体C与HCl的摩尔比为1:2~4。
[0030]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获得了如下有益效果:
[0031]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包括四步反应;具体为:以吲哚为原料,在酸中回流反应,无需使用催化剂,一锅法实现酰胺化及双键还原,得到甲酰基保护的吲哚啉;甲酰基保护的吲哚啉与氨基化试剂进行傅克反应,得到5

[(1,3

二氧异吲哚啉
‑2‑
基)甲基]吲哚
‑1‑
甲醛;该中间体在水合肼的作用下得到5

(氨基甲基)吲哚
‑1‑
氨基醛,5

(氨基甲基)吲哚
‑1‑
氨基醛于酸性溶液中脱保护获得目标产物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该路线通过对反应原料的择优选择,以及合成策略的调整,使得整体合成工艺路线简短,原料及辅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便于放大。
[0032]从后处理及安全角度而言,本专利技术创新设计了各步骤反应后处理工艺,促使反应产物在后处理过程中,能够析出,易于纯化,避免采用需使用大量溶剂的色谱柱纯化法,达到节能减排的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在四步反应中基本规避使用危险化学品和高温高压的操作,提高本方法使用的安全性,反应中也未使用昂贵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使合成成本进一步降低。从经济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合成路线如下:具体合成步骤包括:1)原料SM与酸在第一溶剂中反应,获得中间体A;2)在第二溶剂中,中间体A与氨基化试剂在初始反应温度为T1温度下反应,而后升至T4温度下反应,获得中间体B;3)在T2温度下,中间体B与水合肼在第三溶剂中反应,获得中间体C;4)在T3温度下,中间体C与HCl的异丙醇溶液在第四溶剂中反应,获得目标产物CP。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的具体反应过程为:将原料SM加入第一溶剂中,再逐滴加入酸液,加毕,回流反应至反应完全;反应液采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洗涤至中性,再加入半饱和食盐水洗涤,分液,有机相用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旋干得到中间体A;所述第一溶剂为环丁砜、1,3

二甲基
‑2‑
咪唑啉酮或N

甲基吡咯烷酮,第一溶剂与原料SM的用量比为4~6mL/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的具体反应过程为:在初始反应温度T1温度为

5℃~

10℃条件下,向中间体A的第二溶剂中分批加入氨基化试剂,保温反应4h~8h,而后在T4温度为室温条件下反应至完全;反应液倒入冰水中过滤,滤饼用水洗涤,所得滤饼加二氯甲烷和水溶解,调节pH为8~9,分离各层;水相用二氯甲烷萃取,合并有机相,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钠干燥、过滤,滤液旋至乳状;再加入第五溶剂回流重结晶,降温、过滤,滤饼为中间体B,所得滤液旋至乳状,重复执行重结晶操作,得到中间体B;所述第二溶剂为浓硫酸,所述第五溶剂为甲苯、二氯乙烷或二氯甲烷。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吲哚啉
‑5‑
基甲胺二盐酸盐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的具体反应过程为:向温度为0℃的中间体B的第三溶剂中滴加水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治国李世江郦荣浩罗春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毕得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