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776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将式(I)的1,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物质及其制备
,涉及一种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多氢吲哚类化合物,如六氢吲哚和八氢吲哚,是一大类生物碱天然产物和具有不同生物活性治疗剂的核心骨架(Jepsen,T.;Jensen,A.A.;Lund,M.H.;Glibstrup,E.;Kristensen,J.L.ACSMed.Chem.Lett.,2014,5,766

770;Clementson,S.;Jessing,M.;Pedersen,H.;Vital,P.;Kristensen,J.L.J.Am.Chem.Soc.,2019,141,8783

8786.)。已报道的八氢吲哚被发现作为芥子苷家族的α

天然产物的核心骨架,显示出作为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的生物特性,一些含有八氢吲哚结构的脯氨酸双环类似物在不对称有机催化和天然产物合成中已有广泛的应用。(Sayago,F.J.;Laborda,P.;Calaza,M.I.;Jimenez,A.I.;Cativiela,C.Eur.J.Org.Chem.,2011,11,2011

2028;David R.

L.;Pedro M.;Francisco J.S.;Carlos C.;Raquel P.H.Synlett,2011,2,249

253.)。因此开发新的高效合成方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合成化学家们发展了多种合成消旋六氢吲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氨基二烯烃的氧化、亲电氨基烯烃环化和环烯基溴化物分子内Csp3

H烯基化反应(Baeckvall,J.E.;Andersson,P.G.,J.Am.Chem.Soc.1990,112,3683

3685;Klein,J.E.M.N.;Mueller

Bunz,H.;Evans,P.Org.Biomol.Chem.,2009,7,986

995;Shao,Z.

H.;Chen,J.

B.;Tu,Y.

Q.;Li,L.;Zhang,H.

B.Chem.Commun.,2003,15,1918

1919;Sofack

Kreutzer,J.;Martin,N.;Renaudat,A.;Jazzar,R.;Baudoin,O.Angew.Chem.Int.Ed.,2012,51,10399

10402),但是从简单烯烃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六氢吲哚类化合物仍未见文献报道。因此,开发一种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合成手性六氢吲哚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化学选择性好、高产率合成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的新方法。本专利技术首次利用烯烃的不对称碳胺化反应,经不对称Heck/Tsuji

Trost反应,高效构建手性六氢吲哚化合物。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以1,3

环己二烯胺衍生物为原料,将此化合物溶于有机溶剂,利用手性配体PC

Phos(S,Rs)

P1,在钯催化剂催化下与卤代化合物作用发生Heck/Tsuji

Trost反应,得到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其结构如式(II)所示,
[0005][0006][0007]其中,
[0008]R为芳基、杂芳基、烯基、环烯基、取代芳基;
[0009]所述芳基包括苯基;
[0010]所述取代芳基包括酯基取代的苯基、卤素取代的苯基、酰基取代的苯基、天然产物片段取代的苯基;进一步地,所述取代包括单取代、二取代或三取代;优选地,为单取代;
[0011]所述杂芳基包括噻吩基,N

Boc吲哚基,N

Boc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优选地,为N

Boc吲哚基;
[0012]所述烯基包括茚基、2

丙烯基、苯乙烯基、取代苯乙烯基(取代基包括卤素);优选地,为茚基;
[0013]所述环烯基包括环己烯基、环辛烯基、环戊烯基;优选地,为环己烯基。
[0014]进一步地,所述式(II)所示的手性六氢吲哚化合物包括但不限于:(7S,7aS)
‑7‑
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氟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氟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溴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碘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甲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甲氧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异丙氧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三氟甲氧氟苯基)
‑1‑
甲苯磺酰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如式(II)所示:其中,R为芳基、杂芳基、烯基、环烯基、取代芳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芳基包括苯基;所述杂芳基包括噻吩基,N

Boc吲哚基,N

Boc咔唑基,吡啶基,喹啉基;所述烯基包括茚基、2

丙烯基、苯乙烯基、取代苯乙烯基;所述环烯基包括环己烯基、取代环己烯基、环戊烯基、环辛烯基;所述取代芳基包括酯基取代的苯基、卤素取代的苯基、酰基取代的苯基、天然产物片段取代的苯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性六氢吲哚衍生物包括:(7S,7aS)
‑7‑
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氟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氟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溴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碘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甲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甲氧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异丙氧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三氟甲氧氟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4

联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

氟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

甲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

甲氧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

异丙氧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

联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

甲酯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

甲酮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2

甲氧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

甲基4

氟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4

,二甲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吲哚,(7S,7aS)
‑7‑
(3,4

二甲氧基苯基)
‑1‑
甲苯磺酰基

2,3,5,6,7,7a

六氢

1H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元晶冯娟魏澜刘明清张俊良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