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6742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6 17:39
本申请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生成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获取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中铂碳的质量比,并转换为体积比,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包括内核和外层,内核包括碳载体和设置在碳载体上的铂金颗粒,外层包括覆盖在碳载体上不同区域的离聚物和非离聚物;根据体积比,确定铂金颗粒在碳载体上的分布数量,形成内核的几何模型。确定外层的厚度,并在内核的几何模型上形成外层的几何模型;确定离聚物在碳载体上的覆盖率和分布区域数量,并修改外层的几何模型,得到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的几何模型。使用该几何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能够使实验结果与实际结构更加相近,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结果更准确。实验结果更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燃料电池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层是燃料电池的核心部件,也是燃料电池能量损失的主要来源。所以,对燃料电池催化剂层的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而基于实验的方式构建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层存在时间长,成本高的问题。因此,需要构建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的模型来进行研究。
[0003]现有技术中,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的模型是外部均匀包覆了一层离聚物薄膜的结构。
[0004]然而,实际中的燃料电池的催化剂层上存在覆盖有离聚物的区域和未覆盖离聚物的区域,因此存在离聚物的覆盖率这个概念。现有技术中的模型无法体现出离聚物的覆盖率,导致使用现有技术的模型进行实验仿真得到的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构建体现了离聚物覆盖率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模型的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生成方法、系统、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中铂碳的质量比,并转换为体积比,所述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包括内核和外层,所述内核包括碳载体和设置在所述碳载体上的铂金颗粒,所述外层包括覆盖在所述碳载体上不同区域的离聚物和非离聚物;根据所述体积比,确定所述铂金颗粒在所述碳载体上的分布数量,形成所述内核的几何模型;所述内核的几何模型中,所述分布数量的铂金颗粒间隔分布在所述碳载体上;确定所述外层的厚度,并在所述内核的几何模型上形成所述厚度的外层,得到所述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的几何模型;确定所述离聚物在所述碳载体上的覆盖率,并在所述外层中区分出所述离聚物和所述非离聚物,所述离聚物的体积在所述外层中所占的比例等于所述覆盖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中铂碳的质量比,并转换为体积比,包括:获取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中铂碳的质量比;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所述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中铂碳的体积比:其中,V
Pt
为铂金颗粒的体积,V
Carbon
为碳载体的体积,W
Pt
为铂金颗粒的质量,W
Carbon
为碳载体的质量,ρ
Carbon
为碳载体的密度,ρ
Pt
为铂金颗粒的密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体积比,确定所述铂金颗粒在所述碳载体上的分布数量,形成所述内核的几何模型,包括:根据如下公式确定每个碳载体上铂金颗粒的数量:其中,n为每个所述碳载体上铂金颗粒数量,π为圆周率,R为所述碳载体的半径,r为所述铂金颗粒的半径;根据所述数量,生成所述内核的几何模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外层的厚度,并在所述内核的几何模型上形成所述厚度的外层,得到所述燃料电池催化剂层微观结构的几何模型,包括:获取燃料电池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哲张子璇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