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354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优化反应进程,在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品制备工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头孢曲松钠,其化学名为:(6R,7R)
‑7‑
[[(2Z)

(2

氨基噻唑
‑4‑
基)(甲氧基亚氨基)乙酰基]氨基]‑3‑
[[(2

甲基
‑6‑
羟基
‑5‑
氧代

2,5

二氢

1,2,4

三嗪
‑3‑
基)硫基]甲基]‑8‑
氧代
‑5‑
硫杂
‑1‑
氮杂双环[4.2.0]辛
‑2‑

‑2‑
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临床广泛应用于敏感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
[0003]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钠粉针制剂的制备过程一般是先制备头孢曲松钠钠粗品溶液,然后向其中加入溶析剂进行结晶,最后洗涤晶体并干燥,分装得到成品;专利“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钠的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4370941A,公开了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钠的制备方法,该方法是用无菌水溶解头孢曲松钠钠粗品,易导致头孢曲松钠钠的降解,从而会降低产物的纯度,导致色级升高,并且会加重副作用的发生,降低药效。另外有在多元溶剂体系中,由7

ACT和2

(2

氨基<br/>‑4‑
噻唑基)
‑2‑
(甲氧亚氨基)乙酸硫代苯并噻唑酯(AE)在胺类中间反应物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再加入成盐剂析出晶体,此合成路线得到的产品中2

巯基苯并噻唑(2

M)含量极度超标,不能有效分离,回收困难;并且该方法制得的头孢曲松钠需要在低温保存,常温或高温下不易储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解决上述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S1、将7

氨基头孢烯三嗪酸(7

ACT)和AE

活性酯在胺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度5~10℃、时间20~60min,反应达到终点时加入解吸剂搅拌混合,静置,固液分离后,得到固体和料液,将固体进行回收;加入解吸剂使得反应副产物2

巯基苯并噻唑(2

M)、7

氨基头孢烷酸(7

ACA)直接以固体形式分离;
[0007]S2、将S1得到的料液通过D201大孔树脂吸附柱,控制流速3~8mL/h,过滤,干燥,得到头孢曲松钠粗品,反应料液吸附后提高纯度,保证产品质量;
[0008]S3、将S2头孢曲松钠粗品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调节pH至6.0
±
0.1,得到头孢曲松钠溶液后,再加入成盐剂析出晶体,养晶,得到白色结晶固体;
[0009]S4、得到白色结晶固体粉碎、过滤、除菌、压塞、轧盖,得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0010]进一步的,所述S1胺类催化剂为三乙醇胺、N,N

二甲基环己胺、N

乙基吗啉、2,4

二甲基吡啶中至少一种。
[0011]进一步的,所述S1解吸剂为二钠盐与连二亚硫酸钠混合物的水溶液。
[0012]进一步的,所述解吸剂中二钠盐、连二亚硫酸钠、水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0.6~2:50~80。
[0013]进一步的,所述S1解吸剂的添加量为7

ACT和AE

活性酯总质量的30~50%。调整解吸剂的添加量,利于反应副产物充分析出。
[0014]进一步的,所述S1加入解吸剂的温度10~15℃,静置1~3h。
[0015]进一步的,所述S3中成盐剂为异辛酸钠、氢氧化钠或乙酸钠中至少一种。
[0016]进一步的,所述S3中头孢曲松钠粗品和注射用水的质量体积比g/mL为10:5~7。通过调控头孢曲松钠粗品和注射用水的配比,保证头孢曲松钠溶液的稳定性和均一性。
[0017]进一步的,所述S3养晶温度10~28℃,养晶时间10~80min。
[0018]进一步的,所述头孢曲松钠结构式(Ⅰ)、7

氨基头孢烯三嗪酸的结构式(Ⅱ)、AE

活性酯结构式(Ⅲ)如下:
[0019][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专利技术制得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性状为类白色结晶粉末,溶液澄清、主要含量高、稳定性好,可长期保存,并且在温度40℃下可保存3个月;其中,本专利技术优化工艺,7

ACT和AE

活性酯反应后含有部分反应副产物,通过筛选且调整质量体积比,选择二钠盐与连二亚硫酸钠混合物的水溶液作为解吸剂,在7

ACT和AE

活性酯反应后终点时加入解吸剂,控制混合的温度和时间,有效将反应副产物2

巯基苯并噻唑、7

ACA直接以固体形式分离,同时在吸附时将潜在杂质滤除,优选吸附流速,提高过滤效率,并且能滤除微细的悬浮物,保证溶液的澄清度。
[0022]本专利技术在头孢曲松钠钠的制备工艺中严格对各个工序进行把控,从洗瓶、分装、扎盖到外包装,从使用设备到工作环境都进行灭菌处理,避免在制备过程中导致的头孢曲松钠的性能受损导致的其使用效果降低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更好理解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提供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26]实施例1
[0027]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将7

ACT和AE

活性酯在三乙醇胺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度5℃、时间20min,反应达到终点时加入解吸剂10℃搅拌混合,静置1h,得到固体和料液,将固体进行回收,上述解吸剂为质量体积比g/mL为1:0.6:50的二钠盐、连二亚硫酸钠和水制得,添加量为7

ACT和AE

活性酯总质量的30%;
[0029]S2、将S1得到的料液通过D201大孔树脂吸附柱,控制流速3mL/h,过滤,干燥,得到头孢曲松钠粗品,
[0030]S3、取S2头孢曲松钠粗品10g加入注射用水5mL搅拌溶解,调节pH至6.0,得到头孢曲松钠溶液后,再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7

氨基头孢烯三嗪酸和AE

活性酯在胺类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反应条件:温度5~10℃、时间20~60min,反应达到终点时加入解吸剂搅拌混合,静置,得到固体和料液,将固体进行回收;S2、将S1得到的料液通过D201大孔树脂吸附柱,控制流速3~8mL/h,过滤,干燥,得到头孢曲松钠粗品,S3、将S2头孢曲松钠粗品加入注射用水搅拌溶解,调节pH至6.0
±
0.1,得到头孢曲松钠溶液后,再加入成盐剂析出晶体,养晶,得到白色结晶固体,S4、得到白色结晶固体粉碎、过滤、除菌、压塞、轧盖,得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1胺类催化剂为三乙醇胺、N,N

二甲基环己胺、N

乙基吗啉、2,4

二甲基吡啶中至少一种。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射用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一峰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海灵化学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