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33079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将偏钛酸打浆成预定浓度的偏钛酸浆料;在偏钛酸浆料中加入预定量的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得到第二浆料;向第二浆料中加入预定量的添加剂,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浆料;将第三浆料过滤或烘干,得到煅烧原料;将煅烧原料进行煅烧处理;煅烧结束后将煅烧产物研磨,得到二氧化钛粉末。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金红石二氧化钛作为煅烧晶种,加入添加剂后在合理温度下煅烧,从而能够获得粒径合适的长条形钛白粉,长轴方向粒径较大可对近红外线产生强烈的反射,而短轴方向又可对可见光产生较强反射,使得其能够实现较好的隔热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隔热涂料。热涂料。热涂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
,尤其涉及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钛白粉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它在涂料、塑料、油墨、造纸等行业中有大量的应用。目前市场上的钛白粉多为椭球形的纳米或亚微米级粉末。
[0003]太阳光辐射到地面的能量由紫外线、可见光、近红外线3部分组成,其中紫外光占3%,可见光占44%,近红外区域的能量占太阳辐射能量的53%,近红外线具有强烈的热效应。颗粒对光的反射与颗粒粒径有关,当颗粒粒径是光波长的一半时反射能力最强,目前常用钛白粉多为近球形,粒径范围主要集中在150~350nm,对可见光具有较强的反射能力,但对近红外光反射能力较差,因此用其制备的反射隔热涂料效果不佳。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

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按ASTM(美国试验和材料检测协会)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要对该波段光波进行较强的反射,理想的颗粒粒径范围为390~1763nm。
[0004]因此,开发长条形大颗粒钛白具有可弥补现有钛白产品的不足,促进其在隔热涂料行业的应用,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6]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0007]步骤一 将偏钛酸打浆成预定浓度的偏钛酸浆料;
[0008]步骤二 在所述偏钛酸浆料中加入预定量的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得到第二浆料;
[0009]步骤三 向所述第二浆料中加入预定量的添加剂,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浆料;
[0010]步骤四 将所述第三浆料过滤或烘干,得到煅烧原料;
[0011]步骤五 将所述煅烧原料进行煅烧处理;
[0012]步骤六 煅烧结束后将煅烧产物研磨,得到二氧化钛粉末。
[0013]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预定浓度为200

350g/L。
[0014]进一步地,所述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的加入量为所述偏钛酸浆料质量的5%

10%。
[0015]进一步地,所述添加剂为含锂溶液或含钾锂混合溶液中的至少一种。
[0016]进一步地,以添加剂中的氧化物含量计,添加剂的加入量为偏钛酸浆料中二氧化钛质量的0.1%

1.5%。
[0017]进一步地,所述煅烧处理的温度为900℃

1200℃,处理时间为0.5

5h。
[0018]进一步地,所述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的平均粒径为20

50nm。
[0019]所述添加剂为KOH、KHCO3、K2CO3、KCL、K2SO4、LiOH、LiHCO3、Li2CO3、LiCl、Li2SO4中的至少一种含钾溶液或含钾溶液与含锂溶液的混合溶液。
[0020]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粒径范围为150

3000nm,长端为500

3000nm,短端为150

400nm,长径比1.5~5.1。
[0021]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上述的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在制备隔热涂料中的用途。
[002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加入金红石二氧化钛作为煅烧晶种,加入添加剂后在合理温度下煅烧,从而能够获得粒径合适的长条形钛白粉,长轴方向粒径较大可对近红外线产生强烈的反射,而短轴方向又可对可见光产生较强反射,使得其能够实现较好的隔热效果,可广泛应用于隔热涂料。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1的技术方案得到的钛白粉的SEM形貌图;
[0026]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得到的钛白粉的SEM形貌图;
[0027]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技术方案得到的钛白粉的SEM形貌图;
[0028]图4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2的技术方案得到的钛白粉的SEM形貌图;
[0029]图5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3的技术方案得到的钛白粉的SEM形貌图;
[0030]图6为本专利技术对比例4的技术方案得到的钛白粉的SEM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33]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4]步骤一 将偏钛酸打浆成预定浓度的偏钛酸浆料;该预定浓度优选为200

350g/L。
[0035]步骤二 在所述偏钛酸浆料中加入预定量的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得到第二浆料;所述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的加入量优选为偏钛酸浆料质量的5%

10%;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的平均粒径为20

50nm。
[0036]步骤三 向所述第二浆料中加入预定量的添加剂,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浆料;以添加剂中的氧化物含量计,添加剂的加入量优选为偏钛酸浆料中二氧化钛质量的0.1%

1.5%。添加剂可以为KOH、KHCO3、K2CO3、KCL、K2SO4、LiOH、LiHCO3、Li2CO3、LiCl、Li2SO4中的至少一种含钾溶液或含钾溶液和含锂溶液的混合溶液。
[0037]步骤四 将所述第三浆料过滤或烘干,得到煅烧原料;
[0038]步骤五 将所述煅烧原料进行煅烧处理;煅烧处理的温度优选为900℃

1200℃,处理时间优选为0.5

5h。
[0039]步骤六 煅烧结束后将煅烧产物研磨,得到二氧化钛粉末。
[0040]通过上述实施例可获得的棒状或长条形结构的二氧化钛,粒径范围为150

3000nm,长端为500

3000nm,短端为150

400nm,长径比1.5~5.1。因其长轴方向粒径较大可对近红外线产生强烈的反射,而短轴方向又可对可见光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一将偏钛酸打浆成预定浓度的偏钛酸浆料;步骤二在所述偏钛酸浆料中加入预定量的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得到第二浆料;步骤三向所述第二浆料中加入预定量的添加剂,并搅拌均匀,得到第三浆料;步骤四将所述第三浆料过滤或烘干,得到煅烧原料;步骤五将所述煅烧原料进行煅烧处理;步骤六煅烧结束后将煅烧产物研磨,得到二氧化钛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预定浓度为200

350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红石二氧化钛溶胶的加入量为所述偏钛酸浆料质量的5%

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添加剂为含锂溶液或含钾与锂的混合溶液中的至少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粒径长条形钛白粉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添加剂中的氧化物含量计,添加剂的加入量优选为偏钛酸浆料中二氧化钛质量的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健春路瑞芳刘婵石瑞成
申请(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