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元热浸镀锌铝镁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2983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10 0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元热浸镀锌铝镁合金,属于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锌铝镁合金中添加了铝、镁、硅、钛、镍、铋、钐、钇等八种有效元素,通过合理配置元素及用量,能够明显降低锌耗,大幅提升合金的耐腐蚀性和强度,合金表面光泽度明显上升。光泽度明显上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元热浸镀锌铝镁合金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元热浸镀锌铝镁合金。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内对热浸镀锌合金的要求以来越高,相关企业加大了对合金成分的研究,锌镁铝合金中加入其他元素的越来越多,五元、六元合金不断增加,性能越来越好。
[0003]申请号20181003150.3的专利“一种锌铝镁合金熔炼方法”,含锌97.2~97.6%,含铝1.4~1.6%,含镁1.1~1.2%。目的是一种锌铝镁合金熔炼方法,有效解决镁的烧损和偏析,生产出的锌铝镁合金各元素分布均匀,质量稳定可靠。该技术并不涉及含铝镁之外的合金配方。
[0004]申请号201811157769.9的专利“一种含钛和锑的热浸镀锌铝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含镁2.5~3.5%,含铝10~12%,含钛0.1~0.2%,含锑0.1~0.1%,余量锌。该技术并不涉及含铝镁钛锑之外的合金配方。
[0005]申请号201410367048.6的专利“一种含钛的锌铝镁合金锭及制备方法”,含铝3~4%,含锌6~8%,含铝88~91%。该技术并不涉及含铝镁钛之外的合金配方。
[0006]以上合金的耐腐蚀性、锌耗、强度、表面光泽度都有待提升,不能适应客户对热浸镀锌合金的更高应用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元热浸镀锌铝镁合金,解决以上问题,以适应客户对锌合金的更高应用需求。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元热浸镀锌铝镁合金,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包括:铝18~22%,镁2.0~4.0%,硅2~3%,钛0.6~0.7%,镍0.1~0.2%,铋0.01~0.08%,钐0.01~0.08%,钇0.01~0.08%,铁≤0.03%,铅≤0.003%,镉≤0.03%,锡≤0.03%,其余为锌通过试验证明,合金成分铝能够提高镀层附着力,铁铝化合物层起到媒界作用,使板材与镀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能够提高镀层耐腐蚀性;铝能够增加合金的流动性,细化晶粒,提高镀层均匀性,增加镀层光泽度。当铝含量<18%时,合金的流动性、镀层均匀性、镀层光泽度均降低。当铝含量>22%时,高温时(>150℃)时,合金会发生软化,其镀层出现脱落、镀层光泽度大幅下降。
[0009]通过试验证明,合金成分镁能够能固溶于合金中,降低共析转变温度,抑制β相的分解,起防止合金老化的作用;能提高合金抵抗晶间腐蚀的性能,并略有细化晶粒和提高硬度的作用。当镁含量<2%时,合金的硬度和耐腐性下降。当镁含量>4%时,合金的硬度大幅上升,但是合金变脆,容易开裂,影响合金光泽度和美观。
[0010]通过试验证明,合金成分硅能够大幅抑制铝铁之间的扩散和化合作用,防止化合物生长,减薄镀层。当硅含量<2%时,合金的镀层厚度明显增加。当硅含量>3%时,合金变脆,
影响合金光泽度和美观。
[0011]通过试验证明,合金成分钛能够大幅提高耐腐蚀性,在η层出现钛的富集物Fe2TiZn
22
,并在镀层表面出现钛的氧化物,两者共同作用提高了提高耐腐蚀性;能够细化晶粒,明显的改善结晶状态从而提高其硬度。当钛含量<0.6%时,合金的镀层厚度增加,耐腐蚀性降低。当钛含量>0.7%时,对合金的镀层厚度和耐腐蚀性基本没有影响。
[0012]通过试验证明,合金成分镍能够减薄镀层,消除因硅存在使镀层因硅含量变化而呈波浪式变化的现象,避免镀层表面灰暗、粘附性差;提高锌液流动性,提高镀层均匀性;能够提高镀层表面光泽度。当镍含量<0.1%时,合金的镀层厚度增加,流动性、耐腐蚀性、镀层均匀性、光泽度降低。当镍含量>0.2%时,对合金的镀层厚度、流动性、耐腐蚀性、镀层均匀性、光泽度基本没有影响。
[0013]通过试验证明,合金成分铋能够降低锌液的表面张力,提高对板材的浸润性,减少漏镀,有利于得到平整光滑的镀层;能够提高合金流动性,减薄镀层10%,降低锌耗1

2%。当铋含量<0.01%时,会出现漏镀,锌耗不能降低。当铋含量>0.08%时,对锌耗基本没有影响。
[0014]通过试验证明,合金成分稀土钐和钇能够降低锌液的表面张力,提高对板材的浸润性,减少漏镀,有利于得到平整光滑的镀层,防止产生锌瘤;添加钐和钇不会影响镀层结构,能够缓解金属间化合物的生长;提高镀层耐腐蚀性。当钐和钇含量<0.001%时,会出现漏镀和出现锌瘤,耐腐蚀性不能增强。当钐和钇含量>0.008%时,会出现漏镀和出现锌瘤,对耐腐蚀性基本没有影响。
[0015]通过试验证明,杂质成分铁会使合金浮渣增多,产品可能出现气孔;容易腐蚀模具等;使镀层变硬变脆,力学性能变差,镀层变暗,影响产品使用性能。
[0016]通过试验证明,杂质成分铅和镉使锌合金的晶间腐蚀变成十分敏感,在温、湿环境中加速了本身的晶间腐蚀,降低机械性能;使镀层使用寿命降低,表面出现鼓泡。
[0017]通过试验证明,杂质成分锡会产生锌花,影响镀层表面质量;会导致锌液粘稠,流动性差,影响浸润性,导致镀层变厚;降低耐腐蚀性。
[0018]通过试验证明,将铝、镁、硅、钛、镍、铋、钐、钇等八种有效元素结合制备合金何技术难点是加料顺序和烧损。首先将450~500℃锌熔化,加料顺序为600~700℃,先将铝熔化,然后加入铋熔化,在700~850℃再熔化温度高的海绵钛、海绵镍、硅粉熔化。最后在600~700℃再加入比较容易烧损的镁、钐、钇。锌烧损率1~2%,铝的烧损率2~3%,镁烧损率3~6%,硅烧损率0.1~0.2%,钛烧损率0.3~0.7%,镍烧损率0.4~0.8%,铋0.7~0.9%,钐烧损率4~6%,钇烧损率1~2%。
[0019]在试验中温度控制需要准确,对熔化温度高的钛、镍采用海绵钛、海绵镍做为原料,硅采用硅粉。容易烧损的镁、钐、钇采用惰性气体保护熔炼,同时要准确计算烧损率,否则很难生产出合格的合金。
[002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所制备的锌铝镁合金中添加了铝、镁、硅、钛、镍、铋、钐、钇等八种有效元素,能够明显降低锌耗,大幅提升耐腐蚀性和强度,合金表面光泽度明显上升。通过试验证明,能够降低锌耗5~10%,所制备合金耐腐蚀性提高1~4倍,硬度提高10~30%,表面光泽度明显上升。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2]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以方便技术人员理解。
[0023]实施例1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材料包括:铝18%,镁2.0%,硅2%,钛0.6%,镍0.1%,铋0.01%,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元热浸镀锌铝镁合金,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该合金包括:铝18~22%,镁2.0~4.0%,硅2~3%,钛0.6~0.7%,镍0.1~0.2%,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旭邓远久韩朝云陈昌将余振武窦鉴刘凡班新胡如忠吴红林李月梅彭正国杨伟青熊辉赵斌王瑜聂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驰宏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