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豆子提取物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H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3192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24
苦豆子提取物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H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天然药物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了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H的制备方法,另一方面提供了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H在制备抗结直肠癌疾病药物中的应用,和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H添加辅料制备得到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疾病的药物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H对结直肠癌细胞有很好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苦豆子提取物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天然药物化学
,具体涉及苦豆子提取物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结直肠癌(CR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报告指出,结直肠癌发病率位于肺癌、乳腺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3位,死亡率位于肺癌、肝癌和胃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4位。结直肠癌发病地域分布在世界范围内有显著差异性,欧美区域发病率较亚洲地区更高。中国的CRC发生率为29人/10万人,死亡率为14人/10万人。但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特别是饮食习惯的改变,我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相比之下,欧美国家因较早的开展结直肠癌筛查,近20年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却明显下降。与欧美国家人相比较,中国人结直肠癌呈现“三高一低”的特点:1、结肠癌的发病率稍低于直肠癌,但近几年结肠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2、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较高;3、青年人比例很高约占10%

15%;4、早期筛查就诊率低。
[0003]目前结直肠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是伴随着医学及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及研究的日益深入,逐渐认识到结直肠癌的发生与发展是多基因共同作用,多个信号通路参与而引起的“炎症

增生

癌变”的演变过程。国内外研究发现,K<br/>‑
ras的基因突变、DNA分子的甲基化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促进CRC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随着对CRC病因的不断研究,与其发病的相关高危因素逐渐被认识,如长期高脂摄入、亚硝酸盐化合物食物摄入、维生素缺乏、长期酗酒等饮食因素;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腺瘤、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等被认为是癌前性病变的疾病;年龄增大(>60岁)及家族遗传等因素都是CRC的高危因素。
[0004]目前结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外科手术治疗,化学药物治疗,放射线放射治疗。其中外科手术目前是结直肠癌治疗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放疗与化疗已成为结直肠癌辅助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靶向治疗、基因治疗、新辅助化疗、免疫治疗等治疗手段也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在特定患者中疗效显著,患者生存获益。但靶向药物的应用存在局限性,主要因为目前靶向药物的有效的靶点还较少,同时在选择适宜的靶向治疗药物前,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分子靶点检测。目前针对CRC患者,主要的两种靶向药物是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为靶点的贝伐珠单抗和以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为靶点的西妥昔单抗。国内学者研究提示,进展期及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和贝伐珠单抗生存获益。
[0005]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别名苦豆根、苦甘草、布亚(维吾尔语)等,隶属于豆科槐属。广泛分布于西亚及中亚地区,我国主要分布于西北一带。作为一种传统中药,苦豆子具有清热燥湿、止痛、杀虫之功效。植物学研究表明苦豆子的主要成分为生物碱类和黄酮类化合物,尤其是其中的生物碱类成分是其特征性成分。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苦
豆子中的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病毒、抗菌和镇痛等作用。临床用于治疗乙型肝炎、细菌性痢疾、肠炎、妇科霉菌性炎症、宫颈糜烂、抗菌消炎等症。在对苦豆子生物碱类成分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化合物sophaline H具有较好的抑制肺癌细胞增殖活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提供苦豆子提取物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中药材苦豆子提取物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具有制备预防或治疗结直肠癌及其相关疾病的药物制剂的成药潜力,且药物制剂的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成药经济效益好。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在制备抗结直肠癌疾病药物中的应用。
[0009]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ophaline H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

116和LOVO的增殖。
[0010]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ophaline H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

116迁移、侵袭和克隆,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

116的凋亡。
[001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ophaline H显著抑制HUVEC血管的形成。
[0012]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13](1)称取干燥的苦豆子种子粉碎后,用10倍重量的95%乙醇渗漉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
[0014](2)将所得浸膏分散于水中,用1%的盐酸调pH到3,并加入氯仿,充分萃取后弃去有机层,剩下的水层用2%的氨水调pH到8,再用氯仿萃取得苦豆子总碱;
[0015](3)将苦豆子总碱混悬于水中后,上D101大孔树脂,依次用水、40%、65%和95%乙醇梯度洗脱后得水部位、40%乙醇部位、65%乙醇部位和95%乙醇部位;
[0016](4)将95%乙醇部位经ODS柱分析,采用甲醇:水系统梯度洗脱,得到5个馏分Fr.1

Fr.5,将Fr.5部分再经制备型高效液相,采用乙腈:水:二乙胺系统,纯化后得到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
[001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甲醇:水为30:70

100:0。
[001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乙腈:水:二乙胺为35:65:0.01。
[0019]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添加辅料制备得到用于治疗结直肠癌疾病的药物制剂。
[0020]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包括淀粉、乳糖、微晶纤维素、糊精、磷酸钙、聚乙二醇

4000、聚乙二醇

6000、羧甲基纤维素钠、羟丙纤维素、交联聚维酮、微粉硅胶、氢化植物油、滑石粉、聚乙二醇类、月桂醇硫酸镁、硬脂酸镁、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碳酸氢纳、枸橼酸、羧甲基淀粉钠、中一种或一种以上。
[0021]所述的药物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包括片剂、胶囊剂、滴丸、颗粒剂、散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1、本专利技术首次发现苦豆子及提取物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具有制备预防或治疗结直肠癌及其相关疾病的药物制剂的成药潜力,为开发抗结
直肠癌创新药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具有潜在且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0024]2、本专利技术的苦豆子提取物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 H成本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H在制备抗结直肠癌疾病药物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ophalineH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

116和LOVO的增殖。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ophalineH显著抑制结直肠癌细胞HCT

116迁移、侵袭和克隆,促进结直肠癌细胞HCT

116的凋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sophalineH显著抑制HUVEC细胞血管的形成。5.生物碱类化合物sophalineH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干燥的苦豆子种子粉碎后,用10倍重量的95%乙醇渗漉提取3次,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得浸膏;(2)将所得浸膏分散于水中,用1%的盐酸调pH到3,并加入氯仿,充分萃取后弃去有机层,剩下的水层用2%的氨水调pH到8,再用氯仿萃取得苦豆子总碱;(3)将苦豆子总碱混悬于水中后,上D101大孔树脂,依次用水、40%、65%和95%乙醇梯度洗脱后得水部位、40%乙醇部位、65%乙醇部位和95%乙醇部位;(4)将9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小勇苏明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精准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