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干燥器、气制动系统及工程车辆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3165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空气干燥器、气制动系统及工程车辆。该空气干燥器包括干燥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器本体内部的干燥筒和第一调压元件,所述第一调压元件上设有进气腔、活塞腔、活塞杆、弹性件以及调节机构,进气腔与所述干燥筒的出气口连通;活塞腔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活塞杆可在所述第一调压元件的第一工作位与第二工作位之间移动,所述活塞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内;弹性件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所述活塞杆提供朝向所述活塞腔方向的作用力;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弹力。该气制动系统包括上述空气干燥器。该工程车辆包括上述气制动系统。该工程车辆包括上述气制动系统。该工程车辆包括上述气制动系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干燥器、气制动系统及工程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干燥器、气制动系统及工程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工程车辆在施工场地内作业的时候,通常处于重载状态。在非铺装路面行驶时,车辆速度较慢,通常低于10km/h,但总重量可达到200吨以上,车辆惯性大且路面状况比较差,为保证行车安全,车辆通常拥有很强的制动能力。工程车辆作业完成转移到下一个施工场地的过程,通常需要满足车辆法规要求,车辆重量小于55吨,单根车桥轴荷甚至不到6吨。此时车辆惯性小且路面良好,由于车辆制动能力太强,驾驶员轻踩刹车就导致车辆急剧减速,不利于驾驶员控制车辆行驶速度。可见,车辆的气制动系统对于行车安全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0003]汽车的气制动系统中,空气压缩机输出含有水蒸气等杂质的空气,如不进行处理,这些水蒸气有可能再次转化为液态水,并和其它杂质结合引起腐蚀作用,甚至在极端温度下冻结气管,造成阀体失效。过去压缩空气的处理主要采用湿式贮气筒的方法,即在气路中安装带有放水阀的湿贮气简预排水装置。这种装置有一定的干燥过滤效果,但始终不能把气路中的水分排除干净,而且需要定期对贮气筒中积存的水、油等污物进行排放处理,使用很不方便,因此,空气干燥器应需而生。
[0004]汽车空气干燥器用来去除压缩空气中的水分、油滴等杂质,它安装于空气压缩机之后,四回路保护阀之前,用于对压缩空气进行冷却、过滤和干燥处理,去除其中的水蒸气、油、粉尘等杂质,为制动系统提供干燥洁净的空气。传统空气干燥器只有一种工作气压,一般不能改变。空气干燥器上有一个调整螺钉,可以对工作气压进行微调。调整螺钉的作用是弥补弹簧的性能差异,通过调整螺钉松紧来保证输出气压为一个定值。调整完成后一般会将螺钉打胶固定,后期无法对空气干燥器输出气压进行调整,因此无法通过改变气压来改变车辆的制动力。此外,每一件空气干燥器生产完成时都需要调整螺钉来校正工作气压,生产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干燥器、气制动系统及工程车辆。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干燥器,包括干燥器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器本体内部的干燥筒和第一调压元件,所述第一调压元件上设有:
[0007]进气腔,所述进气腔与所述干燥筒的出气口连通;
[0008]活塞腔,所述活塞腔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0009]活塞杆,所述活塞杆能够在所述第一调压元件的第一工作位与第二工作位之间移动,所述活塞杆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活塞杆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塞腔内;
[0010]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与所述活塞杆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性件为所述活塞杆提供
朝向所述活塞腔方向的作用力;以及
[0011]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的弹力,并配置为:
[0012]当进入到所述活塞腔内的气体压力大于所述弹性件的设定弹力时,所述活塞杆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所述干燥器本体停止供气;
[0013]当进入到所述活塞腔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所述弹性件的设定弹力时,所述活塞杆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作位,所述干燥器本体正常供气。
[0014]优选地,所述第一调压元件并联在所述干燥筒的出气口上,所述第一调压元件上还设有第一出气腔,所述干燥器本体上设有第一反馈装置,所述第一反馈装置与所述第一出气腔连通,所述活塞杆上贯穿设有第一通气孔;
[0015]当所述活塞杆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通气孔将所述第一出气腔与所述进气腔连通,气体流向所述第一反馈装置,所述第一反馈装置发出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信号;
[0016]当所述活塞杆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活塞杆将所述第一出气腔与所述进气腔断开,所述第一反馈装置发出空气压缩机开始工作信号。
[0017]优选地,所述进气腔包括第一腔和第一反馈腔,所述第一腔的一端与所述干燥筒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的所述第一通气孔连通,所述第一反馈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腔连通。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一调压元件串联在所述干燥筒的出气口上,所述活塞杆上贯穿设有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一调压元件上还设有第二出气腔和第二反馈腔,所述第二反馈腔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出气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活塞腔连通;
[0019]当所述活塞杆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第二通气孔将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二出气腔连通,部分气体依次通过所述第二出气腔和所述第二反馈腔进入到所述活塞腔内;
[0020]当所述活塞杆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活塞杆将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二出气腔截断。
[0021]优选地,所述干燥筒的出气口还并联有第二调压元件,所述第二调压元件的进气口与所述干燥筒的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调压元件的出气口连接有第二反馈装置,当进入到所述第二调压元件内部的气体压力大于设定压力时,所述第二反馈装置发出空气压缩机停止工作信号。
[0022]优选地,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活塞杆的一端设有支撑板,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0023]凸轮,所述凸轮的侧面支撑在所述支撑板的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和
[0024]驱动件,所述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凸轮转动并保持所述凸轮的位置。
[0025]优选地,所述干燥器本体内还设有反吹装置,所述反吹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干燥器本体的供气口连通,所述反吹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干燥筒连通。
[0026]优选地,所述干燥器本体的内部还设有排气通道,所述排气通道上设有排气阀,当所述干燥器本体的内部压力大于设定压力时,所述排气阀打开。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制动系统,包括上述空气干燥器。
[002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工程车辆,包括上述气制动系统。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0030]本专利技术可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弹性件的弹力,进而调节活塞杆移动到第一工作位时的设定压力,可以使得空气干燥器能够为气制动系统提供多种工作气压,进而使得气制动系统能够满足工程车辆在不同工况下对制动压力的需求,调节便利,确保行车安全。
附图说明
[0031]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述第一调压元件并联设置在干燥筒的出气口时第一调压元件的示意图;
[0034]图2为图1中所述第一调压元件的活塞杆处于第一工作位时的示意图;
[0035]图3为图1中所述第一调压元件的凸轮转动到下一工作位时第一调压元件的示意图;
[0036]图4为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燥器本体(10)以及设置在所述干燥器本体(10)内部的干燥筒(11)和第一调压元件(20),所述第一调压元件(20)上设有:进气腔(21),所述进气腔(21)与所述干燥筒(11)的出气口连通;活塞腔(22),所述活塞腔(22)与所述进气腔(21)连通;活塞杆(23),所述活塞杆(23)能够在所述第一调压元件(20)的第一工作位与第二工作位之间移动,所述活塞杆(2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活塞杆(23)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活塞腔(22)内;弹性件(70),所述弹性件(70)与所述活塞杆(2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弹性件(70)为所述活塞杆(23)提供朝向所述活塞腔(22)方向的作用力;以及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弹性件(70)的弹力,并配置为:当进入到所述活塞腔(22)内的气体压力大于所述弹性件(70)的设定弹力时,所述活塞杆(23)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所述干燥器本体(10)停止供气;当进入到所述活塞腔(22)内的气体压力小于所述弹性件(70)的设定弹力时,所述活塞杆(23)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作位,所述干燥器本体(10)正常供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压元件(20)并联在所述干燥筒(11)的出气口上,所述第一调压元件(20)上还设有第一出气腔(25),所述干燥器本体(10)上设有第一反馈装置,所述第一反馈装置与所述第一出气腔(25)连通,所述活塞杆(23)上贯穿设有第一通气孔(27);当所述活塞杆(23)移动到所述第一工作位时,所述第一通气孔(27)将所述第一出气腔(25)与所述进气腔(21)连通,气体流向所述第一反馈装置,所述第一反馈装置发出空气压缩机(90)停止工作信号;当所述活塞杆(23)移动到所述第二工作位时,所述活塞杆(23)将所述第一出气腔(25)与所述进气腔(21)断开,所述第一反馈装置发出空气压缩机(90)开始工作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干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腔(21)包括第一腔(28)和第一反馈腔(29),所述第一腔(28)的一端与所述干燥筒(11)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与处于所述第一工作位的所述第一通气孔(27)连通,所述第一反馈腔(2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腔(28)连通,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品冯科喜胡炼岳红磊彭友谊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