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海绵素A在制备抗肺癌侵袭转移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15873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3: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红海海绵素A在制备抗肺癌侵袭转移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发现红海海绵素A在体外和体内均能够显著抑制SCLC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发现了红海海绵素A抑制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新用途,其有望成为SCLC治疗的候选化合物。合物。合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红海海绵素A在制备抗肺癌侵袭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
,具体涉及红海海绵素A在制备抗肺癌侵袭转移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和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两种类型。其中,SCLC约占15%,是恶性程度最高的肺部肿瘤,也是靶向治疗的“荒漠”,对临床用于NSCLC并取得良好疗效的多种靶向药物(针对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的治疗反应始终欠佳,近三十年来治疗进展缓慢,预后极差,五年生存率低于7%。SCLC是一种侵袭性极强的顽固性肿瘤,具有明显的转移倾向,其特征是肿瘤快速生长并早期即发生局部淋巴结和远处脏器转移。SCLC按照疾病分期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大部分SCLC患者就诊时已有至少一个胸腔外部位(如对侧肺、肝、肾上腺、骨、骨髓和脑)的远处转移,属于广泛期,无法手术、只能进行放化疗;如果不及时治疗,患者一般在3个月内死亡。因此,早期转移到多个器官是SCLC的标志性特征,也是导致SCLC患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由此可见,寻找发现可阻断SCLC转移的化合物,对于开发新的抗SCLC转移药物,从而减少SCLC转移、提高患者预后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0003]研究表明,肌动蛋白作为细胞骨架中重要组成,是细胞形状和运动性的主要决定因素。细胞肌动蛋白有两种形式:称为G

肌动蛋白(G

actin)的单体小球和称为F

肌动蛋白的聚合物长丝(即,由许多G

肌动蛋白单体组成的长丝)。丝状肌动蛋白(Filamentous actin,F

actin)也可以描述为微丝,当细胞发生运动时,必须发生细胞形状的广泛变化,形成突出结构,例如丝状伪足(filopodia)和板状伪足(lamellipodia)。在肿瘤发展过程中,细胞骨架重组,导致多种伪足增生,这些伪足的伸出和缩回为癌细胞运动提供了驱动力。丝状肌动蛋白是骨架蛋白中的一员,常用来指示细胞骨架分布情况。通常情况下,骨架蛋白均匀分布于细胞,起支持、保护作用,而当肿瘤细胞发生移动,骨架肌动蛋白将向边缘重新分布,并伸出伪足为蠕动收缩做准备。伪足的拉长及膜收缩协调变化是细胞迁移的基础。肌动蛋白丝在突出结构的形成以及细胞膜的收缩中起关键作用。肌动蛋白丝位于迁移细胞的片状脂质体或丝状伪足的最边缘,具有向前沿延伸或细胞运动所必需的特征,并且这种性质可能对推动前缘细胞膜向前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丝状肌动蛋白发生重排效应是肿瘤侵袭转移能力增强的一个指征。
[0004]红海海绵素A(Latrunculin A,LAT

A)是一种海洋植物的提取产物,其结构如下所示:
[0005][0006]红海海绵素A被发现能够与G

肌动蛋白形成1:1复合物,阻断丝状肌动蛋白与之聚合成束。近年来报道指出,LAT

A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在胃癌、肝癌及乳腺癌中,微量LAT

A(通常在nM级水平)即可达到有效抑制肿瘤增殖、侵袭转移的作用。然而,LAT

A是否可用于抗SCLC侵袭转移及其在抗SCLC侵袭转移的作用尚不清楚。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红海海绵素A在制备抗肺癌药物中的应用,为红海海绵素A提供了一种新的医药用途。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9]红海海绵素A在制备抗肺癌侵袭和/或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
[0010]优选的,所述肺癌为小细胞肺癌。更优的,所述小细胞肺癌的细胞为H1688或H446。
[0011]优选的,所述药物用于抑制如下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CEMIP、TLR2、SRC和p

ERK1/2。
[0012]所述药物为包含有红海海绵素A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的药物。
[0013]所述红海海绵素A在抑制肺癌细胞转移时,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合同时使用,或者与其他药物一起制成复方制剂使用,都可以达到抑制肺癌侵袭转移的目的。
[0014]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是指制备不同剂型时加入所需的各种常规辅料,例如稀释剂、黏合剂、崩解剂、助流剂、润滑剂、矫味剂、包合材料、吸附材料等。
[0015]所述药物的剂型可以是颗粒剂、散剂、片剂、胶囊剂、丸剂、口服液、注射剂等。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发现红海海绵素A在体外和体内均能够显著抑制SCLC的侵袭和转移能力,发现了红海海绵素A抑制小细胞肺癌侵袭转移的新用途,其有望成为SCLC治疗的候选化合物。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验例1的MTT实验结果。
[0018]图2为实验例2的细胞HE染色结果。
[0019]图3为H446细胞进行Transwell实验和免疫荧光的结果。
[0020]图4为H1688细胞进行Transwell实验和免疫荧光的结果。
[0021]图5为实验例5的动物实验结果。
[0022]图6为实验例6的WB实验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将以多个实验例证明红海海绵素A抗肺癌侵袭转移的效果,以证明其可应用于制备抗肺癌侵袭转移药物。
[0024]实验例1 MTT实验
[0025]实验方法:
[0026]将永生化人肺支气管上皮正常细胞系BEAS

2B及两株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H1688分别接种于96孔板中,细胞数为BEAS

2B、H1688每孔5000个和H446每孔1万个,细胞悬液为每孔100μL,设置3个复孔,放于培养箱中培养24h使细胞贴壁。待细胞贴壁后,药物处理组分别加入100μL浓度为0nM、0.02nM、0.2nM、2nM、10nM、20nM、50nM、100nM的LAT

A,使作用于细胞的终浓度为0nM、0.01nM、0.1nM、1nM、5nM、10nM、25nM、50nM,对照组(BEAS

2B)加入培养基,继续培养48h。每孔加入20μLMTT(5mg/mL),培养箱中孵育4h后,弃去上清液,每孔加入150μL的DMSO,放于摇床上水平震荡5min,使用酶联免疫检测仪于490nm检测和读取OD值。
[0027]实验结果:
[0028]根据酶联免疫检测仪检测结果,绘制细胞增殖曲线和统计半抑制率IC50,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在LAT

A浓度为0nM

50nM时,随着LAT

A浓度的增加,小细胞肺癌细胞H446及H1688的存活率显著下降,LAT

A在H446及H1688细胞上的IC50分别为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红海海绵素A在制备抗肺癌侵袭和/或转移的药物中的应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肺癌为小细胞肺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细胞肺癌的细胞为H1688或H44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用于抑制如下转移相关蛋白的表达:C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洁黎骊莫孝成沈小菊莫小香于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