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30775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其包括壳体;多个侧壁,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分离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盖板,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在遮盖所述侧壁的关闭位置和完全露出所述侧壁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机构,设置为使得所述盖板从所述关闭位置向下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在所述盖板到达所述打开位置后,使得所述侧壁从所述分离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杯子的周圈封闭的凹腔。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多个侧壁从分离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以形成周圈封闭的凹腔,杯子容纳于该凹腔中被夹持,借助于侧壁的运动,盖板的造型不受限制,例如可以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等。例如可以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等。例如可以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内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和用户需求的不断提升,对于车内使用的杯托形式要求也不断提高,比如有最常见的敞开式的杯托,也有带有卷帘门式的杯托,例如公开专利文件CN202010809898.2提及的;也有升降式的,例如公开专利文件CN 201910693297.7提及的,等等。但这些现有技术由于结构限制,一般杯托开口都以圆形、方形、矩形、腰圆形为主,缺少新颖的造型设计;而且升降式的杯托一般都有一个共同限制,就是杯盖都不得大于水瓶容纳空间的横截面积,否则无法实现升降运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杯盖造型受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
[0004]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其包括壳体;多个侧壁,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分离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盖板,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在遮盖所述侧壁的关闭位置和完全露出所述侧壁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机构,设置为使得所述盖板从所述关闭位置向下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在所述盖板到达所述打开位置后,使得所述侧壁从所述分离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杯子的周圈封闭的凹腔。
[0005]优选地,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覆盖面越过所述凹腔的横截面。例如,当盖板与凹腔具有相同的形状时,所述盖板的覆盖面积大于所述凹腔的横截面积。又例如,当所述盖板为类似星形的异形件时,虽然盖板的覆盖面积可能小于凹腔的横截面积,但是其伸出的指状部延伸到凹腔的横截面之外。
[0006]优选地,当所述侧壁在所述分离位置时,相邻两个侧壁彼此分离,以避让所述盖板,便于所述盖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
[0007]优选地,当所述侧壁在所述闭合位置时,相邻两个侧壁彼此紧靠以形成所述凹腔。
[0008]优选地,每个侧壁包括前壁和与前壁连接的后臂,所述后臂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壳体以确保当所述侧壁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相邻两个侧壁的前壁彼此紧靠以形成所述凹腔。
[0009]优选地,所述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盖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丝杆。
[0010]优选地,当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丝杆位于相邻两个侧壁的前壁之间;当所述侧壁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丝杆位于所述凹腔的外侧。
[0011]优选地,所述后臂与所述前壁的相接处形成拐角以在所述侧壁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避让所述丝杆。
[0012]优选地,所述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盖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
折叠升降机构,当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折叠升降机构被拉伸地位于所述侧壁的内侧;当所述侧壁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所述折叠升降机构被折叠地位于所述侧壁的下方。
[0013]优选地,所述折叠升降机构包括至少两个连杆组,每个连杆组包括两个短连杆以及连接在两个短连杆中间的至少一个长连杆。
[0014]优选地,所述长连杆的长度是所述短连杆长度的2倍;所述折叠升降机构还包括平衡板,所述平衡板连接于所述长连杆的中间位置以确保所述盖板的平稳运动。
[0015]优选地,所述侧壁具有销轴,所述机构包括提供多个轨迹槽的转盘,所述销轴与所述轨迹槽配合,使得所述销轴响应于所述转盘的转动而沿着所述轨迹槽运动以带动所述侧壁的运动。
[0016]优选地,所述轨迹槽设计为当所述侧壁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限制所述侧壁在受到外力作用下驱动所述转盘转动。
[0017]优选地,所述侧壁还具有可偏转地与侧壁连接的卡爪,以夹紧放入所述凹腔中的不同尺寸的杯子。
[0018]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多个侧壁从分离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以形成周圈封闭的凹腔,杯子容纳于该凹腔中被夹持,借助于侧壁的运动,盖板的造型不受限制,例如可以是五边形或六边形等。特别地,借助于侧壁的运动,盖板的至少部分覆盖面越过所述凹腔的横截面。总之,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既能突破传统结构限制实现新颖的造型设计,同时又能融入自动感应体现机电融合和智能化。
附图说明
[0019]图1A是包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的车辆的整体示意图;
[0020]图1B是图1A的车辆的内部示意性透视图;
[0021]图2A是包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在关闭状态时的副仪表板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B是图2A的杯托总成的局部示意图;
[0023]图3A是图2B的杯托总成在盖板处于关闭位置的示意图;
[0024]图3B是图3A的杯托总成在盖板处于打开位置且侧壁处于分离位置的示意图;
[0025]图3C是图3B的杯托总成在盖板处于打开位置且侧壁处于闭合位置的示意图;
[0026]图3D是图3C的杯托总成在放置杯子时的示意图;
[0027]图4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的总成示意图;
[0028]图4B是图4A的爆炸示意图;
[0029]图5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中间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侧壁处于分离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7A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B是图7A的转盘的顶视示意图;
[0033]图8A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盖板处于关闭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8B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盖板处于打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9A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盖板处于关闭位置且侧壁处于分离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B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盖板处于打开位置且侧壁处于分离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A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盖板处于打开位置且侧壁处于分离位置的顶视示意图;
[0038]图10B是图4A的杯托总成的盖板处于关闭位置且侧壁处于闭合位置的顶视示意图;
[0039]图11是根据本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的总成示意图;
[0040]图12A是图11的杯托总成的折叠升降机构在折叠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1]图12B是图11的杯托总成的折叠升降机构在展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0042]图13A是图11的杯托总成的折叠升降机构在折叠状态时的底部示意图;
[0043]图13B是图11的杯托总成的折叠升降机构在展开状态时的底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予以详细描述。
[0045]根据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可应用于如图1A

图1B所示的车辆V上,车辆V的内部具有仪表板IP和副仪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容纳夹持杯子的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该杯托总成包括:壳体;多个侧壁,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在分离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运动;盖板,设置为相对于所述壳体在遮盖所述侧壁的关闭位置和完全露出所述侧壁的打开位置之间运动;机构,设置为使得所述盖板从所述关闭位置向下运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在所述盖板到达所述打开位置后,使得所述侧壁从所述分离位置运动到闭合位置以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杯子的周圈封闭的凹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覆盖面越过所述凹腔的横截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盖板位于所述打开位置时,所述盖板低于所述侧壁的底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侧壁在所述分离位置时,相邻两个侧壁彼此分离,以避让所述盖板,便于所述盖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侧壁在所述闭合位置时,相邻两个侧壁彼此紧靠以形成所述凹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每个侧壁包括前壁和与前壁连接的后臂,所述后臂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壳体以确保当所述侧壁位于所述闭合位置时,相邻两个侧壁的前壁彼此紧靠以形成所述凹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构包括驱动所述盖板在所述关闭位置和所述打开位置之间运动的丝杆。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杯托总成,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侧壁位于所述分离位置时,所述丝杆位于相邻两个侧壁的前壁之间;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玮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武汉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