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成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7763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润滑剂泄漏到外部的注射成型机。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杆,隔着间隔连结第1部件与第2部件;调整螺母,与所述杆的螺纹部螺合,且调整所述间隔;容纳部,容纳供给至所述调整螺母的润滑剂;及排出部,排出容纳于所述容纳部的润滑剂。容纳于所述容纳部的润滑剂。容纳于所述容纳部的润滑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射成型机


[0001]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

065107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技术介绍

[0003]注射成型机具备在更换模具装置时等根据模具装置的厚度的变化调整多个部件的间隔(例如,固定压板与肘节座的间隔)的模厚调整装置。
[0004]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杆,隔着间隔连结多个部件;调整螺母,与该杆的螺纹部螺合,且调整所述间隔;及密封机构,抑制该调整螺母的润滑剂泄漏到外部。
[000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

54748号公报
[0006]如专利文献1所示,优选防止润滑剂泄漏到外部。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润滑剂泄漏到外部的注射成型机。
[0008]实施方式的一方式的注射成型机具备:杆,隔着间隔连结第1部件与第2部件;调整螺母,与所述杆的螺纹部螺合,且调整所述间隔;容纳部,容纳供给至所述调整螺母的润滑剂;及排出部,排出容纳于所述容纳部的润滑剂。
[0009]专利技术效果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防止润滑剂泄漏到外部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
[0012]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
[0013]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模厚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14]图4是连接杆贯穿的肘节座的前侧部分的剖视图。
[0015]图5是第2实施方式的模厚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16]图6是第3实施方式的模厚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17]图7是第4实施方式的模厚调整机构的剖视图。
[0018]图8是变形例中的连接杆贯穿的肘节座的前侧部分的剖视图。
[0019]图中:10

注射成型机,100

合模装置,110

固定压板(第2部件)120

可动压板,130

肘节座(第1部件),131

贯穿孔,131b

圆周槽,131c

排出通道,132

丝杠螺母容纳部(调整螺母容纳部),132a

第1容纳部,132b

第2容纳部,132c

供给通道,133

按压部件,133a

贯穿孔,133b

圆周槽,133c

排出通道,134

固定罩,134a

贯穿孔,134b

圆周槽,134c

排出通道,135

固定罩,135a

贯穿孔,135b

扩径部,135c

排出通道,135d

内部空间,
136

固定罩,136a

贯穿孔,136b

内部空间,136c

排出通道,137

擦拭布,140

连接杆(杆),140c

排出通道,142

延长轴,143

固定外筒,144

轴承,180

模厚调整机构,181

丝杠轴(螺纹部),182

丝杠螺母(调整螺母),182a

第1筒部,182b

第2筒部,182c

第3筒部,182d

供给通道,183

模厚调整马达,184

模厚调整马达编码器,185

旋转驱动力传递部,186

从动齿轮,186a

贯穿孔,187

旋转罩,187a

贯穿孔,187b

扩径部,187c

排出通道,187d

内部空间,188

旋转内筒,189

旋转体,189a

部件,189b

波纹管,189c

部件,L

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说明。在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应的结构标注相同或相应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0021]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2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在本说明书中,X轴方向、Y轴方向及Z轴方向为彼此垂直的方向。X轴方向及Y轴方向表示水平方向,Z轴方向表示铅垂方向。当合模装置100为卧式时,X轴方向为模开闭方向,Y轴方向为注射成型机10的宽度方向。将Y轴方向负侧称为操作侧,将Y轴方向正侧称为操作侧相反侧。
[0022]如图1~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10具有:合模装置100,开闭模具装置800;顶出装置200,顶出通过模具装置800成型的成型品;注射装置300,对模具装置800注射成型材料;移动装置400,使注射装置300相对于模具装置800进退;控制装置700,控制注射成型机10的各构成要件;及框架900,支承注射成型机10的各构成要件。框架900包含:合模装置框架910,支承合模装置100;及注射装置框架920,支承注射装置300。合模装置框架910及注射装置框架920分别经由水平调节脚轮930设置于底板2。在注射装置框架920的内部空间配置控制装置700。以下,对注射成型机10的各构成要件进行说明。
[0023](合模装置)
[0024]在合模装置100的说明中,将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20的移动方向(例如X轴正方向)设为前方,将开模时的可动压板120的移动方向(例如X轴负方向)设为后方来进行说明。
[0025]合模装置100进行模具装置800的闭模、升压、合模、脱压及开模。模具装置800包含定模810及动模820。
[0026]合模装置100例如为卧式,且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合模装置100具有安装定模810的固定压板110、安装动模820的可动压板120、与固定压板110隔着间隔配置的肘节座130、连结固定压板110与肘节座130的连接杆140、使可动压板120相对于肘节座130沿模开闭方向移动的肘节机构150、使肘节机构150进行工作的合模马达160、将合模马达160的旋转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备:杆,隔着间隔连结第1部件与第2部件;调整螺母,与所述杆的螺纹部螺合,且调整所述间隔;容纳部,容纳供给至所述调整螺母的润滑剂;及排出部,排出容纳于所述容纳部的润滑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具有多个所述排出部。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所述排出部设置于所述调整螺母的外周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具有:调整螺母容纳部,设置于所述第1部件;及按压部件,防脱容纳于所述调整螺母容纳部的所述调整螺母,所述排出部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所述容纳部为设置于所述按压部件的内周面的圆周槽,所述排出部与所述圆周槽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具有:旋转罩,与所述调整螺母一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两角智人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