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通过镶件运动形成模具型腔的打印机生产方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镶件运动形成模具型腔的打印机生产方式。
技术介绍
[0002]打印机是计算机的输出设备之一,用于将计算机处理结果打印在相关介质上。衡量打印机好坏的指标有三项:打印分辨率,打印速度和噪声。打印机的种类很多,按打印元件对纸是否有击打动作,分击打式打印机与非击打式打印机。按打印字符结构,分全形字打印机和点阵字符打印机。按一行字在纸上形成的方式,分串式打印机与行式打印机。按所采用的技术,分柱形、球形、喷墨式、热敏式、激光式、静电式、磁式、发光二极管式等打印机。
[0003]打印机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塑料外壳,但是在实际使用时,打印机塑料外壳在注塑的过程中需要不同材料的二次注塑,在二次注塑的过程中会使用到两个后模进行旋转,才能进行二次注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通过镶件运动形成模具型腔的打印机生产方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通过镶件运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过镶件运动形成模具型腔的打印机生产方式,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原料选取:将注塑废料进行粉碎,通过筛子对废料粉碎颗粒进行筛选,筛子的筛孔直径为0.35~0.50厘米,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废料颗粒,将符合要求的废料颗粒与ABS原料颗粒按重量进行配比形成混合原料,同时选取适量的PC原料颗粒,随后将混合原料和PC原料分别加入到烘箱中;S2、原料干燥处理:利用烘箱对混合原料和PC原料进行干燥处理,温度为120
°
C,时间为0.5~1小时;S3、原料保温处理:将干燥处理后的混合原料和PC原料放入98
°
C的环境中进行保温处理,时间为1.5~2小时;S4、一次注塑:将S3处理好的混合原料和PC原料分别加入到注塑机中,并加热至熔融状态,而后将前模和后模加热到合适的温度,随后利用喷嘴将熔融的混合原料注射到模具中,完成一次注塑;S5、二次注塑: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后模底部的镶件前后运动,镶件在步骤S4中慢慢成型的塑料件底部形成一个型腔,此时通过喷嘴将熔融的PC原料注射到型腔的内部,完成二次注塑;S6、保压:通过均匀注射进行保压;S7、冷却成型:通过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S8、脱模:冷却成型后,将前模和后模分离,进行人工脱膜即可得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新,贾文正,谢道义,王健健,
申请(专利权)人:东泰精密模具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