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27686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第一像素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具有第三开关及第二像素电极,驱动方法包括下行步骤,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同时启用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且输入第一像素电压至数据线。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启用第一扫描线并禁止第二扫描线,第二时序阶的时间长度短于第一时序阶段,且输入第二像素电压至数据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且特别是一种应用于使用具有双薄膜晶体管的像素的。
技术介绍
请参照图1,其表示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在图1中,同一行像素里,每两个相邻像素共享一条数据线。以图1中的左像素LP(m,n)与右像素RP(m,n)为例,这两个像素皆与扫描线Sm+1与数据线Dn耦接,且分别位于数据线Dn的两侧,分别称的为左像素LP(m,n)及右像素RP(m,n)。右像素RP(m,n)由薄膜晶体管M21与薄膜晶体管M22所控制。薄膜晶体管M21的栅极(gate)与扫描线Sm+1电连接,且源极与数据线Dn电连接。薄膜晶体管M22的栅极与扫描线Sm+2电连接,且源极与薄膜晶体管M21电连接。左像素LP(m,n)则是由薄膜晶体管M11与薄膜晶体管M12所控制。薄膜晶体管M11的栅极与扫描线Sm+1电连接,而源极与数据线Dn电连接,薄膜晶体管M12的栅极与扫描线Sm电连接,而其源极与薄膜晶体管M11的漏极电连接。显示面板上的每一个像素,皆可依据其与数据线的相对位置分成两类,分别为左像素LP及右像素RP。请参照图2,其表示图1的电路中,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扫描每一行像素所进行的扫描操作皆可分成二个次扫描操作,第一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左像素LP,而第二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右像素RP。例如当扫描第m行像素时,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T1时,先同时启用扫描线Sm与Sm+1此时,薄膜晶体管M11与M12皆同时导通,故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左像素LP(m,n)中。如此,则完成第一次扫描操作。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T2时进行第二次扫描操作,启用扫描线Sm+1与Sm+2。此时,薄膜晶体管M21与M22导通,故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右像素RP(m,n)中。然而,由于每个像素皆具有两个薄膜晶体管,故开口率将会比仅具有一个薄膜晶体管的像素还低。为了增加开口率,另一种像素结构已被提出。请参照图3,其表示公知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的等效电路图。以图3中的左像素LP(m,n)与右像素RP(m,n)为例。其中,右像素RP(m,n)由薄膜晶体管M2所控制,其栅极(gate)与扫描线Sm电连接,且第一端是与数据线Dn电连接。左像素LP(m,n)则是由薄膜晶体管M11与薄膜晶体管M12所控制。薄膜晶体管M11的栅极与扫描线Sm+1电连接,而源极则是与数据线Dn电连接。薄膜晶体管M12的栅极与扫描线Sm电连接,而源极则是与薄膜晶体管M11的漏极电连接。请参照图4,其表示图3的电路中,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扫描每一行像素所进行的扫描操作皆可分成二个次扫描操作,第一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左像素LP,而第二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右像素RP。例如当扫描第m行像素时,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T1时,先启用扫描线Sm与Sm+1。此时,薄膜晶体管M11与M12皆同时导通,故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左像素LP(m,n)中。如此,则完成第一次扫描操作。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T2时进行第二次扫描操作,仅启用扫描线Sm。此时,薄膜晶体管M2导通,故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右像素RP(m,n)中。在该传统作法中,扫描线Sm与Sm+1在第一时序阶段T1内维持启用的时间,与扫描线Sm在第二时序阶段T2内维持启用的时间相等。因此,左像素LP(m,n)与右像素RP(m,n)的充电时间相等。上述的同行相邻像素共享一数据线的液晶显示面板,利用串联式的薄膜晶体管通过不同的扫描控制信号来实现同一条数据线对同行相邻两个像素进行充电。由于数据线对于耦接有两个薄膜晶体管的左像素LP的像素电极充电时,必须经过两个薄膜晶体管,故对左像素LP进行充电时的电流比对右像素RP进行充电时的电流还小。如此,左像素LP的充电能力将明显地比右像素RP还低。这样一来,在图4的驱动方法将使得左像素LP有充电不足的现象,而导致无法显示出正确的亮度而降低图像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通过使共享数据线的同行的相邻两像素具有相异充电时间,以解决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充电不足的现象,以提高图像质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扫描线、第二扫描线、数据线、第一像素以及第二像素。第一像素具有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及第一像素电极,第二像素具有第三开关及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到数据线,第一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二扫描线,第二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到第一开关的第二端,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一扫描线,第二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一像素电极,第三开关的控制端连接到第一扫描线,第三开关的第一端连接到数据线,第三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到第二像素电极。驱动方法包括下行步骤,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同时启用(enable)第一扫描线与第二扫描线,且输入第一像素电压至数据线,第一像素电压同时传送至第一像素电极及第二像素电极,第一像素电压对应于第一像素的第一像素数据。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启用第一扫描线并禁止(disable)第二扫描线,该第二时序阶段的时间长度短于第一时序阶段,且输入第二像素电压至数据线,第二像素电压传送至第二像素电极,第二像素电压对应于第二像素的第二像素数据。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表示传统液晶显示面板的部份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2表示图1的电路中,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图3表示表示公知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部分像素的等效电路图。图4表示图3的电路中,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的时序图。图5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的信号的时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M11、M12、M2、M21、M22、M31、M32、M4、M41、M42薄膜晶体管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5,其表示依照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的信号的时序图。本专利技术的驱动方法可应用于图3所示的像素阵列中。图5以用以输入至图3的扫描线Sm、Sm+1以及Sm+2的扫描信号为例作说明。请同时参照图3。扫描每一行像素所进行的扫描操作皆可分成二个次扫描操作,第一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左像素LP,而第二次扫描操作扫描该行像素中所有的右像素RP。例如,当扫描第m行像素时,首先,在第一时序阶段T1’时,先启用扫描线Sm与Sm+1。此时,薄膜晶体管M11与M12皆同时导通,故第一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左像素LP(m,n)中。如此,则完成第一次扫描操作。之后,在第二时序阶段T2’时进行第二次扫描操作,仅启用扫描线Sm。此时,薄膜晶体管M2导通,故第二像素电压可通过数据线Dn输入右像素RP(m,n)中。需注意的是,在该扫描操作中,第一时序阶段T1’长于第二时序阶段T2’,此即左像素LP(m,n)的充电时间大于右像素RP(m,n)的充电时间。如此一来,左像素LP(m,n)的充电时间加长,让左像素LP(m,n)有足够的时间充电到应有的电压。如此,则可以解决传统作法中,左像素LP(m,n)充电能力不足进一步来说,当进行第一次扫描操作时,右像素的薄膜晶体管,例如,右像素RP(m,n)的薄膜晶体管M2,亦会导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该液晶显示面板至少包括一第一扫描线、一第二扫描线、一数据线、一第一像素及一第二像素,该第一像素具有一第一开关、一第二开关及一第一像素电极,该第二像素具有一第三开关及一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一端连接到该数据线,该第一开关的一控制端连接到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一端连接到该第一开关的一第二端,该第二开关的一控制端连接到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二开关的一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一像素电极,该第三开关的一控制端连接到该第一扫描线,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一端连接到该数据线,该第三开关的一第二端连接到该第二像素电极,该驱动方法包括:在一第一时序阶段,同时启用该第一扫描线与该第二扫描线,且输入一第一像素电压至该数据线,该第一像素电压同时传送至该第一像素电极及该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一像素电压对应于该 第一像素的一第一像素数据;以及在一第二时序阶段,启用该第一扫描线并禁止该第二扫描线,该第二时序阶段的时间长度短于该第一时序阶段,且输入一第二像素电压至该数据线,该第二像素电压传送至该第二像素电极,该第二像素电压对应于该第二像素的一第 二像素数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烽曾贵圣林宗正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