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4975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36
本申请涉及淬火炉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其包括箱体,箱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加热组件用于对工件进行加热,箱体上设置有冷却机构,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冷却组件,冷却组件包括供气罐和供气管,供气管的一端与供气罐连通设置,供气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内部连通,箱体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与箱体内部连通。本申请通过设置箱体、加热组件、供气罐和供气管,对工件进行加热好后,打开供气罐,供气罐中的惰性气体进入供气管中,供气管中的惰性气体进入箱体中,继而使得惰性气体对工件进行淬火,此过程中减少了工件与淬液的接触,从而减少需要工作人员对粘附在工件表面淬液进行清理的情况发生,进而达到减少工作人员工作量的效果。的效果。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淬火炉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淬火炉是对工件加热并对加热完成的工件进行淬火的炉子。淬火是把工件放入炉内加热到临界点以上的淬火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然后把工件迅速地放入淬液内进行淬火。
[0003]在相关技术中,如公告号为CN207811813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箱式淬火炉,包括箱式淬火炉本体,所述箱式淬火炉本体的内顶壁、内壁前侧和内壁后侧均固定安装有加热管,所述箱式淬火炉本体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冷却池,所述冷却池的内底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相对称的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在使用淬火炉对工件进行加热淬火时,先将工件放置在放置板上,然后启动加热管,加热管对工件进行加热,工件被加热好后,启动升降机构,升降机构带动着放置板进入冷却池中,进而完成工件的淬火。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淬液对工件进行淬火完成后,需要将工件取出,取出工件的表面粘附有淬液,需要工作人员对工件表面的淬液进行清理,进而存在有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淬液增加工作人员劳动量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缓解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淬液增加工作人员劳动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工件进行加热,所述箱体上设置有冷却机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第一冷却组件,所述第一冷却组件包括供气罐和供气管,所述供气管的一端与供气罐连通设置,所述供气管的另一端与箱体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上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与箱体内部连通。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加热淬火时,将工件放置到箱体中,启动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对箱体中的工件进行加热,当工件被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并保持一段时间后,关闭加热组件;供气罐中装满惰性气体,打开供气罐,供气罐中的惰性气体进入供气管中,供气管中的气体进入箱体中对工件进行淬火,箱体中的气压升高,箱体中的气体经排气管排出,继而完成工件的淬火,此过程中无需淬液与工件接触,从而减少淬液与工件接触粘附在工件表面的情况发生,进而减少工作人员劳动量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冷却机构还包括第二冷却组件,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冷却池和灌注在冷却池中的淬液,所述冷却池设置在箱体的底部并与箱体内部连通,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与箱体内部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冷却池的方向。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加热淬火时,有的工件不适合使用惰性气
体进行淬火,继而可以将工件放置在支撑组件上,然后启动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对工件进行加热,工件被加热完成后,滑动支撑组件,从而使得支撑组件带动工件运动,同时使得工件进入冷却池中并与冷却池中的淬液接触,进而完成工件的淬火,最终达到增加淬火装置灵活性的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隔热门,所述隔热门与箱体内部铰接,所述加热组件设置在隔热门的一侧,所述冷却池设置在隔热门的另一侧。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工件进行加热时,转动隔热门,然后将工件放置在加热组件所在的一侧,再反向转动隔热门,隔热门关闭,启动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对工件进行加热,继而减少加热组件工作时对淬液的影响,从而减少淬液的温度受加热组件的影响温度升高的情况发生,进而增加淬液对工件进行淬火时的效果。
[0013]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轨道、第二轨道和放置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平行设置,所述放置篓与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为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轨道对应冷却池设置,所述第一轨道与冷却池滑动连接,且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冷却池的方向,所述第二轨道对应加热组件设置,所述第二轨道与箱体固定连接。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工件进行加热时,将工件放置在放置篓中,然后推动放置篓,放置篓与第一轨道发生相对滑动,然后放置篓运动至第二轨道上并与第二轨道发生相对滑动,放置篓运动至加热组件所在位置时,停止对放置篓进行驱动,然后加热组件对工件进行加热,加热组件对工件加热完成后,将放置篓朝向第一轨道上驱动,放置篓运动至第一轨道上后,然后滑动第一轨道,从而使得第一轨道带动放置篓运动至冷却池中,进入冷却池中的工件与淬液接触,继而完成工件的淬火,进而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工件在箱体中进行移动的效果。
[0015]可选的,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设置有两根,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垂直于自身长度方向上的截面均呈工型,所述放置篓底部的两侧均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与放置篓转动连接,并且所述滚动轮与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滚动连接,所述滚动轮位于对应的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中。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放置篓进行驱动时,放置篓带动滚动轮运动,滚动轮与放置轮发生相对转动,滚动轮与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发生相对滚动,进而减少放置篓与第一轨道或第二轨道发生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
[0017]可选的,所述箱体内设置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对放置篓进行驱动。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工件放置到放置篓中后,启动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对放置篓进行驱动,继而实现放置篓的自动运动,进而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放置篓进行驱动的效果。
[0019]可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块、驱动杆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块与驱动杆螺纹连接,所述驱动电机与驱动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杆与箱体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杆平行于第一轨道设置,所述驱动电机与箱体固定连接,所述驱动块与放置篓卡接。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放置篓进行驱动时,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驱动杆转动,驱动块与驱动杆发生相对转动,同时驱动块沿着驱动杆的长度方向进行运动,继而使得驱动块带动放置篓运动,当需要将放置篓取下时,只需将驱动块与放置篓分离,进而
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对放置篓进行驱动的效果。
[0021]可选的,所述驱动块上设置有卡接杆,所述卡接杆与驱动块铰接,所述放置篓上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杆与卡接部卡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放置篓进行驱动时,转动卡接杆,卡接杆与驱动块发生相对转动,然后使得卡接杆与卡接部卡接在一起,然后启动驱动电机,继而使得驱动块带动放置篓运动,进而达到方便工作人员将驱动杆与驱动块分离的效果。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设置箱体、加热组件、供气罐和供气管,在对工件进行加热淬火时,将工件放置到箱体中,启动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对工件进行加热,对工件进行加热好后,打开供气罐,供气罐中的惰性气体进入供气管中,供气管中的惰性气体进入箱体中,继而使得惰性气体对工件进行淬火,此过程中减少了工件与淬液的接触,从而减少需要工作人员对粘附在工件表面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内设置有加热组件(300),所述加热组件(300)用于对工件进行加热,所述箱体(100)上设置有冷却机构(400),所述冷却机构(400)包括第一冷却组件(410),所述第一冷却组件(410)包括供气罐(411)和供气管(412),所述供气管(412)的一端与供气罐(411)连通设置,所述供气管(412)的另一端与箱体(100)的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00)上设置有排气管(140),所述排气管(140)与箱体(100)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400)还包括第二冷却组件(420),所述第二冷却组件(420)包括冷却池(421)和灌注在冷却池(421)中的淬液(422),所述冷却池(421)设置在箱体(100)的底部并与箱体(100)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00)内设置有支撑组件(200),所述支撑组件(200)与箱体(100)内部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为靠近或远离冷却池(421)的方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内设置有隔热门(120),所述隔热门(120)与箱体(100)内部铰接,所述加热组件(300)设置在隔热门(120)的一侧,所述冷却池(421)设置在隔热门(120)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压气淬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00)包括第一轨道(210)、第二轨道(220)和放置篓(230),所述第一轨道(210)和第二轨道(220)平行设置,所述放置篓(230)与第一轨道(210)和第二轨道(220)滑动连接,其滑动方向为第一轨道(210)和第二轨道(220)的长度方向,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洪涛赵献成高磊王昌军娄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品轧辊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