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10830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01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涉及轧辊技术领域,改善现有一些轧辊和轧辊轴在拆卸时不方便进行拆卸,拆卸费时费力的问题,包括轧辊本体和设置在轧辊本体上的轧辊轴,所述轧辊轴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双向螺纹杆外表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底部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移动块的顶部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铰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插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需要对轧辊本体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升降板移动,升降板可带动插杆与插槽相互分离,从而使轧辊本体与轧辊轴相互分离。使轧辊本体与轧辊轴相互分离。使轧辊本体与轧辊轴相互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轧辊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轧辊是轧机上使受轧制的金属发生塑性变形的部件,轧辊的形状、尺寸和材质须与轧机和轧制产品相适应,辊身是轧辊的工作部分;辊颈是与轴承接触的部分;用接头与传动装置相联接,轧辊是使(轧材)金属产生塑性变形的工具,是决定轧机效率和轧材质量的重要消耗部件。轧辊是轧钢厂轧钢机上的重要零件,利用一对或一组轧辊滚动时产生的压力来轧碾钢材。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现有一些轧辊和轧辊轴在拆卸时不方便进行拆卸,拆卸费时费力,因此,现在提出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改善现有一些轧辊和轧辊轴在拆卸时不方便进行拆卸,拆卸费时费力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轧辊本体和设置在轧辊本体上的轧辊轴,所述轧辊轴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
[0007]所述双向螺纹杆外表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背离轧辊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机构,所述移动块朝向轧辊本体的一侧铰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移动块的一端铰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插杆,所述轧辊本体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插杆相适配的插槽。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轧辊本体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升降板移动,升降板可带动插杆与插槽相互分离,从而使轧辊本体与轧辊轴相互分离。
[0009]可选的,所述轧辊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腐层可增加轧辊轴的防腐性能。
[0011]可选的,所述升降板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所述轧辊轴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相适配的第一滑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可使升降板移动的更加平稳。
[0013]可选的,所述轧辊本体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对照块,所述轧辊轴的外表面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对照块相对应的第二对照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安装轧辊本体,只需让第一对照块和第二对照块相对应后插入至轧辊轴的内部,便可使插杆的位置与插槽位置相对应。
[0015]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光杆,所述光杆转动连接于轧辊轴的内部,所述光杆的
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与双向螺纹杆固定连接。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光杆可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可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第二锥齿轮可带动双向螺纹杆转动,进而有利于提高双向螺纹杆转动的稳定性。
[0017]可选的,所述插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滑垫。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滑垫可增加插杆与插槽之间的摩擦力,使插杆固定的更加稳固。
[0019]可选的,所述轧辊轴内部位于光杆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盖。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盖可减少非人为转动光杆情况的出现。
[0021]可选的,所述滑动机构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与移动块固定连接,所述轧辊轴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二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滑块和第二滑槽可限制移动块的移动范围,同时使移动块移动的更加平稳。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在需要对轧辊本体进行拆卸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驱动机构控制升降板移动,升降板可带动插杆与插槽相互分离,从而使轧辊本体与轧辊轴相互分离,该结构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有利于范围性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轧辊本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是本技术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图2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说明:
[0030]1、轧辊本体;2、轧辊轴;3、双向螺纹杆;4、驱动机构;401、光杆;402、第一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5、移动块;6、滑动机构;601、第二滑块;602、第二滑槽;7、支撑杆;8、升降板;9、插杆;10、防腐层;11、第一滑块;12、第一滑槽;13、第一对照块;14、第二对照块;15、防滑垫;16、侧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轧辊本体1和设置在轧辊本体1上的轧辊轴2,轧辊轴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层10,防腐层10为环氧酚醛漆层,环氧酚醛漆具有良好的附着力、柔韧性、耐磨性,防腐性能优异。
[0033]请参照图2和图3,轧辊轴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双向螺纹杆3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包括光杆401,光杆401转动连接于轧辊轴2的内部,光杆4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锥齿轮402,第一锥齿轮402啮合连接有第二锥齿轮403,第二锥齿轮403与双向螺纹杆3固定连接。
[0034]请参照图2,轧辊轴2内部位于光杆401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侧盖16,侧盖16可减
少非人为转动光杆401情况的出现。
[0035]请参照图2和图4,双向螺纹杆3外表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移动块5背离轧辊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机构6,滑动机构6包括第二滑块601,第二滑块601的一侧与移动块5固定连接,轧辊轴2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二滑块601相适配的第二滑槽602,第二滑块601和第二滑槽602可限制移动块5的移动范围,同时使移动块5移动的更加平稳。
[0036]请参照图2和图4,移动块5朝向轧辊本体1的一侧铰接有支撑杆7,支撑杆7远离移动块5的一端铰接有升降板8,升降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插杆9,轧辊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插杆9相适配的插槽,插槽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防滑垫15,防滑垫15可增加插杆9与插槽之间的摩擦力,使插杆9固定的更加稳固。
[0037]请参照图2和图4,升降板8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11,轧辊轴2的内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11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2,第一滑块11和第一滑槽12可使升降板8移动的更加平稳。
[0038]请参照图1和图2,轧辊本体1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对照块13,轧辊轴2的外表面设置有与第一对照块13相对应的第二对照块14,在需要安装轧辊本体1,只需让第一对照块13和第二对照块14相对应后插入至轧辊轴2的内部,便可使插杆9的位置与插槽位置相对应。
[0039]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需要对轧辊本体1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包括轧辊本体(1)和设置在轧辊本体(1)上的轧辊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轴(2)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3),所述双向螺纹杆(3)的一端连接有驱动机构(4);所述双向螺纹杆(3)外表面的两端均螺纹连接有移动块(5),所述移动块(5)背离轧辊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滑动机构(6),所述移动块(5)朝向轧辊本体(1)的一侧铰接有支撑杆(7),所述支撑杆(7)远离移动块(5)的一端铰接有升降板(8),所述升降板(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插杆(9),所述轧辊本体(1)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插杆(9)相适配的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轴(2)的外表面设置有防腐层(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8)的相对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滑块(11),所述轧辊轴(2)的内部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滑块(11)相适配的第一滑槽(1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与轧辊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西孟周毅陈云瑞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金品轧辊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