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装置及具有其的打磨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24430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0-09 20: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及具有其的打磨设备,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包括打磨盘,打磨盘绕其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打磨盘用于对待打磨件进行打磨;第一连接座,打磨机构与第一连接座连接,打磨机构相对第一连接座绕第一旋转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打磨盘的打磨端的打磨端面与待打磨件相接触;其中,打磨端面与打磨盘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打磨盘的中心线相垂直设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打磨盘的打磨端与待打磨件贴合效果较差的问题。贴合效果较差的问题。贴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磨装置及具有其的打磨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及具有其的打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楼层建筑混凝土墙在浇筑完成后,需要将墙面的凹凸点打磨到一定平整度。针对混凝土墙面打磨,传统工艺采用人工手持打磨机的打磨方式。目前,市场上无批量化的自动打磨设备。
[0003]然而,已经存在的打磨设备所采用的打磨头也仅仅是与手持打磨机上安装的打磨头相类似。上述打磨装置存在以下问题:打磨面积小且打磨效率较低;无减震及过载保护功能,在打磨设备进行自动打磨遇到钢筋或铝模拉片凸起时会产生打磨过载无法对打磨电机及打磨头进行自我保护的问题;缺乏明确的打磨工况信息及检测反馈;打磨过程中对机械手的冲击较大;打磨头定位不准,对凹凸不平的墙面进行打磨时打磨头无法始终与待打磨件保持紧密贴合,造成打磨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打磨装置及具有其的打磨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打磨盘的打磨端与待打磨件贴合效果较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包括打磨盘,打磨盘绕其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打磨盘用于对待打磨件进行打磨;第一连接座,打磨机构与第一连接座连接,打磨机构相对第一连接座绕第一旋转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打磨盘的打磨端的打磨端面与待打磨件相接触;其中,打磨端面与打磨盘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打磨盘的中心线相垂直设置。
[0006]进一步地,打磨机构还包括保护罩,打磨盘的部分盘体设置在保护罩的容纳空间内,打磨盘的打磨端凸出于保护罩设置;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设置在第一连接座上,保护罩与第一连接轴连接且相对第一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设置在第一连接座上,保护罩与第二连接轴连接且相对第二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其中,第一连接轴的轴线和第二连接轴的轴线均与第一旋转中心线相重合。
[0007]进一步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一连接座设置在第二连接座和打磨机构之间;第一弹性件,第一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保护罩连接;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一弹性件设置在第一旋转中心线的相对两侧,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一弹性件的另一端与保护罩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一连接座设置在第二连接座和打磨机构之间;第一连接座相对第二连接座绕第二旋转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打磨盘的打磨端的打磨端面与待打磨件相接触;其中,第二旋转中心线与打磨盘的中心线相垂直设置;第二旋转中心线与第一旋转中心线相垂直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轴,第三连接轴设置在第二连接座上,第一连接座与第三连接轴连接且相对第三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第四连接轴,第四连接轴设置在第二连接座上,第一连接座与第四连接轴连接且相对第四连接轴可转动地设置;其中,第三连接轴的轴线和第四连接轴的轴线均与第二旋转中心线相重合。
[0010]进一步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三弹性件,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座连接;第四弹性件,第四弹性件和第三弹性件设置在第二旋转中心线的相对两侧,第四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连接,第四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座连接。
[0011]进一步地,第一连接座远离第二连接座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固定部和第二固定部;第三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靠近第一连接座的一端连接,第三弹性件的另一端穿设过第一连接座后与第一固定部连接;第四弹性件的一端与第二连接座靠近第一连接座的一端连接,第四弹性件的另一端穿设过第一连接座后与第二固定部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打磨装置还包括:安装板,安装板用于与机械臂连接,第二连接座设置在安装板和第一连接座之间,第二连接座与安装板连接且相对安装板可移动地设置;其中,第二连接座沿打磨盘的中心线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
[0013]进一步地,安装板上设置有导向套;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五弹性件,第五弹性件设置在安装板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第五弹性件的一端与安装板连接,第五弹性件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座连接;导向轴,导向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与第二连接座连接,第二连接端上设置有缓冲端盖,缓冲端盖设置在安装板远离第二连接座的一侧;导向轴插设在导向套内且沿导向套的延伸方向移动。
[0014]进一步地,打磨装置还包括:位移传感器,设置在安装板上,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安装板和第二连接座之间的间距。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打磨设备,包括机械臂和打磨装置,打磨装置安装在机械臂上,其中,打磨装置为上述的打磨装置。
[0016]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包括打磨机构和第一连接座,打磨机构与第一连接座连接且相对第一连接座绕第一旋转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打磨机构的打磨盘的打磨端与待打磨件相接触;其中,打磨端面与打磨盘的中心线相垂直,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打磨盘的中心线相垂直设置。该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可摆动地设置,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打磨盘的打磨端始终保持与待打磨件的紧密贴合,解决了打磨盘定位不准或者墙面凹凸不平造成打磨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实施例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19]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实施例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0020]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实施例的正视图;
[0021]图4示出了图3中的打磨装置的B-B截面处的剖视图;
[0022]图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实施例的仰视图;
[0023]图6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4]图7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部分结构的拆分图;
[0025]图8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的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9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的另一个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的正视图;
[0028]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A-A截面处的剖视图;
[0029]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的仰视图;
[0030]图1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的俯视图;
[0031]图1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的爆炸图;
[0032]图15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打磨装置的打磨机构的打磨组件的爆炸图。
[0033]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34]1、打磨机构;110、保护罩;111、容纳空间;1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打磨机构(1),包括打磨盘(131),所述打磨盘(131)绕其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所述打磨盘(131)用于对待打磨件进行打磨;第一连接座(410),所述打磨机构(1)与所述第一连接座(410)连接,所述打磨机构(1)相对所述第一连接座(410)绕第一旋转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打磨盘(131)的打磨端的打磨端面与所述待打磨件相接触;其中,所述打磨端面与所述打磨盘(131)的中心线相垂直,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打磨盘(131)的中心线相垂直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机构(1)还包括保护罩(110),所述打磨盘(131)的部分盘体设置在所述保护罩(110)的容纳空间(111)内,所述打磨盘(131)的打磨端凸出于所述保护罩(110)设置;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轴(420),所述第一连接轴(42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410)上,所述保护罩(110)与所述第一连接轴(420)连接且相对所述第一连接轴(420)可转动地设置;第二连接轴(430),所述第二连接轴(430)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座(410)上,所述保护罩(110)与所述第二连接轴(430)连接且相对所述第二连接轴(430)可转动地设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轴(420)的轴线和所述第二连接轴(430)的轴线均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相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座(440),所述第一连接座(410)与所述第二连接座(44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41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440)和所述打磨机构(1)之间;第一弹性件(450),所述第一弹性件(45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44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50)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110)连接;第二弹性件(460),所述第二弹性件(46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座(440)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450)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护罩(110)连接,所述第二弹性件(460)和所述第一弹性件(450)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的相对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二连接座(440),所述第一连接座(410)与所述第二连接座(44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座(41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440)和所述打磨机构(1)之间;所述第一连接座(410)相对所述第二连接座(440)绕第二旋转中心线可转动地设置,以使所述打磨盘(131)的打磨端的打磨端面与所述待打磨件相接触;其中,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与所述打磨盘(131)的中心线相垂直设置;所述第二旋转中心线与所述第一旋转中心线相垂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装置还包括:第三连接轴(470),所述第三连接轴(47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440)上,所述第一连接座(410)与所述第三连接轴(470)连接且相对所述第三连接轴(470)可转动地设置;第四连接轴(480),所述第四连接轴(480)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座(440)上,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德考曹锦明詹伟刚陈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