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22375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44
本申请涉及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涉及RTO炉的领域,其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外壁呈圆柱形。本申请具有减少炉体出现裂缝甚至碎裂的可能、提升了炉体承受压力的性能的效果。提升了炉体承受压力的性能的效果。提升了炉体承受压力的性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


[0001]本申请涉及RTO炉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

技术介绍

[0002]蓄热式热力焚化炉简称为“RTO”,可以将工厂中大量的有害物质吸收和转化,从而对环境进行保护。RTO原理:如果有机物含有卤素等其它元素,则氧化产物还有卤化氢等。废气首先通过蓄热体加热到接近热氧化温度,而后进入燃烧室进行热氧化,氧化后的气体温度升高,有机物基本上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净化后的气体,经过另一蓄热体,温度下降,达到排放标准后可以排放。
[0003]公告号为CN21093447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集VOCs净化和脱硝于一体的处理装置,包括RTO反应器,所述RTO反应器包括连通的一燃烧室及若干蓄热室,所述燃烧室位于蓄热室上部;任一蓄热室均包括上段蓄热体、下段蓄热体及中间的SCR催化剂床层;且任一蓄热室的底部均设有一进气阀、一排气阀、一吹扫阀;所述进气阀的输入端连接缓冲罐,所述缓冲罐上连接VOCs废气管道及氨气管道;所述吹扫阀的输入端连接吹扫气送气管道;所述燃烧室的顶部还设置燃烧器,所述燃烧器的输入端连接燃料气管道。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为便于生产制造,传统的蓄热室一般制作为方形的,但在一些特殊行业,如大型石化或油漆回收等,由于工艺本身对RTO炉内压力要求较高,而方形的RTO炉在其转角处容易开裂,进而可能引发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RTO炉承受压力性能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外壁呈圆柱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体的外壁采用圆柱形后,其周向更为光滑,相比于方形的炉体,圆柱形的不易出现应力集中,而导致炉体出现裂缝甚至碎裂,提升了炉体承受压力的性能。
[0009]可选的,所述炉体内设有方形内腔,所述方形内腔内设有方形催化剂床层。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形内腔可放置方形催化剂床层,二者间贴合较为紧密,不易出现缝隙,且无需额外设计生产催化剂床层,可与普通设备共用同样的型号,降低成本。
[0011]可选的,所述炉体内设有圆柱内腔,所述圆柱内腔内设有圆柱催化剂床层。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内腔相比于方形内腔,承压能力更好,圆柱催化剂床层与圆柱内腔较为贴合,二者间不易出现缝隙,减少气体不经催化即进入燃烧室的可能。
[0013]可选的,所述圆柱催化剂床层与圆柱内腔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保温棉。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圆柱内腔在制造使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变形或偏差,导致圆柱内腔与圆柱催化剂床层间出现缝隙,第一保温棉则可依靠其自身的弹性,将缝隙堵住,
减少气体自圆柱内腔和圆柱催化剂床层之间穿过的可能。
[0015]可选的,所述圆柱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放置有支撑板,所述圆柱催化剂床层放置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气孔,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与圆柱内腔的侧壁贴合。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环便于对支撑板进行支持,支撑板则便于圆柱催化剂床层的放置,过气孔便于空气进入催化剂床层,支撑板的侧壁与圆柱内腔的侧壁贴合则可气体自支撑板和圆柱内腔之间穿过的可能。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棉上设有压环,所述圆柱内腔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块,所述铰接块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的头部与压环远离第一保温棉的一端抵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锁紧螺栓,使得锁紧螺栓下压,抵住压环,减少第一保温棉在炉体工作时因振动而脱离的可能。
[0019]可选的,所述圆柱内腔的侧壁上开设有铰接槽,所述铰接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铰接块与转轴固定连接,所述铰接块与铰接槽的侧壁抵接时,所述铰接块位于铰接槽内。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铰接块时,可转动铰接块,使铰接块离开铰接槽,便于旋上锁紧螺栓,在更换圆柱催化剂床层时,将铰接块转入铰接槽,则可减少对更换圆柱催化剂床层的造成干涉的可能。
[0021]可选的,所述支撑板远离催化剂床层的一端设有第二保温棉,所述催化剂床层远离支撑板的一端设有第三保温棉。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保温棉和第三保温棉可对圆柱催化剂床层进行保温,减少热量的流失,保持较好的催化效果。
[0023]可选的,所述第二保温棉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环,所述固定环内壁朝向支撑板的侧边与第一密封环抵接,第三保温棉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密封环,所述压环内壁上朝向第一保温棉的侧边与第二密封环抵接,所述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的截面为圆形。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环下压时,对第一密封环和第二密封环进行挤压,使得第一密封环变形并贴合于压环的表面、第二密封环变形并贴合于固定环的表面,形成面接触,进而提升压环与圆柱催化剂床层及固定环与支撑板间的密封性。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炉体外壁为圆柱形的设置,具有减少炉体出现裂缝甚至碎裂的可能、提升了炉体承受压力的性能的效果;
[0027]2.通过第一保温棉的设置,减少气体自圆柱内腔和圆柱催化剂床层间穿过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中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中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是图2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31]附图标记说明:1、炉体;11、方形内腔;12、方形催化剂床层;13、圆柱内腔;2、第一催化装置;21、固定环;22、支撑板;221、过气孔;222、第二保温棉;2221、第一密封环;23、圆
柱催化剂床层;231、第一保温棉;24、第三保温棉;241、第二密封环;25、压环;26、铰接槽;261、铰接块;262、锁紧螺栓;263、转轴;3、第二催化装置;31、L形环;311、横环;312、竖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实施例1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
[0035]参照图1,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包括炉体1,炉体1的外壁呈圆柱形,炉体1内沿竖直方向开设有方形内腔11,方形内腔11内则放置有与方形内腔11贴合的方形催化剂床层12。方形催化剂床层12用于对气体进行催化,进而提升其转化效率。
[0036]本申请实施例1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的实施原理为:圆柱形的炉体1可减少炉体1出现裂缝甚至碎裂的可能,提升炉体1承受压力的性能。方形内腔11则便于使用与普通的RTO炉一致的方形催化剂床层12,减少成本。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外壁呈圆柱形,所述炉体(1)内设有方形内腔(11),所述方形内腔(11)内设有方形催化剂床层(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设有圆柱内腔(13),所述圆柱内腔(13)内设有圆柱催化剂床层(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催化剂床层(23)与圆柱内腔(13)的侧壁之间设有第一保温棉(2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内腔(13)的侧壁上设有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上放置有支撑板(22),所述圆柱催化剂床层(23)放置于支撑板(22)上,所述支撑板(22)上开设有若干个过气孔(221),所述支撑板(22)的侧壁与圆柱内腔(13)的侧壁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承压能力强的RTO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温棉(231)上设有压环(25),所述圆柱内腔(13)的侧壁上设有铰接块(261),所述铰接块(261)上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2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勇兵赵桂民吴守国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