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9697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0:51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其包括进气风机、预处理部、燃烧部和烟囱;燃烧部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集气室、蓄热室和燃烧室,蓄热室内设置有催化剂;集气室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气横管和出气横管,进气横管的一端与进气风机的出口连通,进气横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出气横管的一端与烟囱连通,出气横管的另一端封闭设置;进气横管上连通有多根进气支管,出气横管上连通有多根出气支管,进气支管和出气支管分别与集气室的两侧对应连通;废气处理过程为:S1、预处理;S2、蓄热燃烧;S3、排气。本申请具有降低废气处理能耗、节能环保,减少噪声污染以及提高废气净化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废气处理的,尤其是涉及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


技术介绍

1、蓄热式催化燃烧(rco)是一种利用催化剂使有机废气分解成无害的二氧化碳和水等小分子的方法。由于在反应中需要消耗热量,因此称为蓄热式催化燃烧法。

2、按照污染物存在的形态,化工废气可分为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颗粒污染物包括尘粒、粉尘、烟尘、雾尘、煤尘等;气态污染物包括含硫化合物、含氯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碳氢化合物、卤氧化合物等,按照与污染源的关系可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从化工厂污染源直接排出的原始物质,进入大气后性质没有发生变化,称为一次污染物;若一次污染物与大气中原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与原污染物性质不同的新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因此需对化工废气进行处理,然后进行排放,其中处理步骤则包括燃烧处理。

3、但传统的火焰燃烧存在起燃温度较高,能耗较高,燃烧不易达稳定的缺陷,并且传统的火焰燃烧方式对于废气的净化效率较低,污染物的排放水平仍较高,噪音较大,甚至会造成二次污染,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风机(1)、预处理部(2)、燃烧部(3)和烟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32)和燃烧室(33)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棉(322),所述蓄热室(32)内设置有矩鞍环(323)和蓄热体(324),所述矩鞍环(323)设置于蓄热室(32)内的底部,所述蓄热体(324)设置于矩鞍环(323)的上方,所述催化剂(321)设置于蓄热体(324)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3)还包括吹扫风机(5),所述吹扫风机(5)的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风机(1)、预处理部(2)、燃烧部(3)和烟囱(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室(32)和燃烧室(33)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棉(322),所述蓄热室(32)内设置有矩鞍环(323)和蓄热体(324),所述矩鞍环(323)设置于蓄热室(32)内的底部,所述蓄热体(324)设置于矩鞍环(323)的上方,所述催化剂(321)设置于蓄热体(324)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部(3)还包括吹扫风机(5),所述吹扫风机(5)的出口连通有吹扫总管(51),所述吹扫总管(51)上连通有多根吹扫支管(52),多根所述吹扫支管(52)与多个集气室(31)对应连通,所述吹扫支管(52)上均设置有吹扫控制阀(53);所述集气室(31)上设置有排气口(3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rco燃烧蓄热集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管(26)为三通管,所述第三连接管(26)的其中两个管口分别与缓冲罐(23)和进气风机(1)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26)的另一个管口连通有旁通管(261),所述旁通管(261)远离缓冲罐(23)的一端与烟囱(4)连通;所述第三连接管(26)与旁通管(261)连通的管路上设置有旁通控制阀(262),所述第三连接管(26)与进气风机(1)连通的管路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守国侯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优尚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