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检测系统及工件检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20699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9 0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工件检测系统及工件检测方法。工件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检测站、第二检测站以及检测模块。第一检测站包括旋转针装置以及第一相机。旋转针装置用以承接工件,且第一相机用以拍摄工件的第一面,以得到第一图像。第二检测站并邻于第一检测站。第二检测站包括第二相机。旋转针装置绕第一轴线旋转并将工件输送至第二检测站,第二相机用以拍摄工件的第二面,以得到第二图像。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检测模块依据第一图像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依据第二图像得到第二检测结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检测系统及工件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且尤其涉及一种工件检测系统及工件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一般而言,工件通常具有凹陷或不规则表面,因此常需使用手动翻面、翻面装置或机械手臂等方式来达到较全面地表面检测。然而,前述方式都存在不易拾取,进而产生检测效率低落的问题。因此,如何设计工件检测系统及工件检测方法,以达到较全面地表面检测并同时提升工件的检测效率,一直是相关厂商亟欲克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针对一种工件检测系统及工件检测方法,其可以对工件达到较全面地表面检测并同时提升检测效率。
[000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工件检测系统包括第一检测站以及第二检测站。第一检测站包括旋转针装置以及第一相机。旋转针装置用以承接工件,且第一相机用以拍摄工件的第一面,以得到第一图像。第二检测站并邻于第一检测站。第二检测站包括第二相机。旋转针装置旋转并将工件输送至第二检测站,第二相机用以拍摄工件的第二面,以得到第二图像。检测模块电性连接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检测模块依据第一图像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依据第二图像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000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工件检测方法至少包括以下步骤。提供工件至第一检测站。通过旋转针装置承接工件,并通过第一相机拍摄工件的第一面,以得到第一图像,且第一图像传送至检测模块。使旋转针装置绕第一轴线旋转并将工件输送至第二检测站。通过第二相机检测工件的第二面,以得到第二图像,且第二图像传送至检测模块。通过检测模块依据第一图像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依据第二图像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0006]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工件检测系统通过第一检测站以及第二检测站的配置,可以让第一相机与第二相机对工件的不同表面进行图像获取,以得到相应的表面图像,再通过检测模块以得到相应的检测结果。再者,通过旋转针装置承接工件可以不用使用人工或机械手臂等方式去拾取工件,可以降低拾取工件的难度。此外,通过旋转针装置旋转带动工件的方式可以迅速地将工件进行翻面,以提升翻面速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工件检测系统可以对工件达到较全面地表面检测并同时可以有效地提升工件的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0007]包含附图以便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且附图并入本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并与描述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
[0008]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件检测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0009]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工件检测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0010]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工件检测系统的旋转针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0011]图4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件检测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0012]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工件检测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0013]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再一实施例的工件检测系统的侧面示意图。
[0014]附图标号说明
[0015]10:工件;
[0016]10a:第一面;
[0017]10b:第二面;
[0018]10s:侧面;
[0019]100、100a、100b、100c、100d:工件检测系统;
[0020]110:第一检测站;
[0021]112:旋转针装置;
[0022]1121:转轴;
[0023]1122:顶针;
[0024]1123:支撑部;
[0025]114:第一相机;
[0026]116:第一输送装置;
[0027]118:供料装置;
[0028]119:震动盘;
[0029]120:第二检测站;
[0030]122:第二相机;
[0031]124:第二输送装置;
[0032]A1:第一轴线;
[0033]A2:第二轴线;
[0034]D:延伸方向;
[0035]L1:第一位置;
[0036]L2:第二位置;
[0037]L3:中间位置;
[0038]P1:第一输送路径;
[0039]P2:第二输送路径;
[0040]S100、S200、S300、S400、S500:步骤;
[0041]S:吸嘴;
[0042]W: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0043]现将详细地参考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实施例,示范性实施例的实例说明于附图中。只要有可能,相同元件符号在附图和描述中用来表示相同或相似部分。
[0044]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工件检测系统的侧面示意图。请参考图1,在本实施例中,工件检测系统100包括第一检测站110以及第二检测站120。第一检测站110包括旋转
针装置112以及第一相机114,其中旋转针装置112用以承接工件10,且第一相机114用以检测工件10的第一面10a,以得到第一图像。另一方面,第二检测站120并邻于第一检测站110,且第二检测站120包括第二相机122,其中旋转针装置112绕第一轴线A1旋转并将工件10输送至第二检测站120,且第二相机122用以检测工件10的第二面10b,以得到第二图像。工件10的第二面10b可以是相对于第一面10a。应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工件10可以依照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传递,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此外,工件10可以是具有孔洞的中空工件,如具有孔洞的套筒、垫圈、螺帽、箱体或盒体等,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工件10可以是任何适宜的需要进行表面检测的工件。
[0045]第一相机114与第二相机122例如红外线图像获取装置,举例而言,第一相机114与第二相机122例如线型扫描相机或面扫描相机。进一步而言,工件10的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可以传送至检测模块130进行表面检测,其中检测模块130电性连接第一相机114与第二相机122,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第一相机114、第二相机122与检测模块130的组合可以是其他适宜具有表面检测功能的装置。
[0046]检测模块130例如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其他可程序化的一般用途或特殊用途的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可程序化控制器、特殊应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可程序化逻辑装置(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其他类似处理装置或这些装置的组合,并可内建或外接内存,但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
[0047]在本实施例中,工件检测系统100通过第一检测站110以及第二检测站120的配置,可以让第一相机114与第二相机122对工件10的不同表面进行图像获取,再通过检测模块130以得到相应的表面检测结果。再者,通过旋转针装置112承接工件10可以不用使用人工或机械手臂等方式去拾取工件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检测站,包括旋转针装置以及第一相机,所述旋转针装置用以承接所述工件,且所述第一相机用以拍摄所述工件的第一面,以得到第一图像;第二检测站,并邻于所述第一检测站,所述第二检测站包括第二相机,所述旋转针装置绕第一轴线旋转并将所述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二检测站,所述第二相机用以拍摄所述工件的第二面,以得到第二图像;以及检测模块,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相机与所述第二相机,所述检测模块依据所述第一图像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依据所述第二图像得到第二检测结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站还包括第一输送装置,所述旋转针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用以将所述工件输送至所述旋转针装置,所述第二检测站还包括第二输送装置,其中所述第二输送装置位于所述旋转针装置与所述第二相机之间,且所述第二输送装置用以承接脱离所述旋转针装置的所述工件并将所述工件输送至所述第二相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工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站还包括供料装置与震动盘,其中所述供料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的上方,且所述供料装置用以提供所述工件至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其中所述震动盘位于所述第一输送装置相对于所述旋转针装置的一侧,所述震动盘用以提供所述工件至所述第一输送装置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针装置绕垂直于所述第一轴线的第二轴线旋转并使所述工件的侧面朝向所述第一相机,所述第一相机用以拍摄所述工件的所述侧面,以得到第三图像,所述侧面连接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且所述检测模块依据所述第三图像得到第三检测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针装置包括转轴以及至少一顶针,所述转轴用以绕所述第一轴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嘉骏
申请(专利权)人:由田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