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用水的过滤净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8522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5: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饮料用水的过滤净化设备,包括过滤水箱和过滤净化装置,过滤净化装置设置在过滤水箱内,过滤净化装置包括过滤内筒和过滤外筒,过滤外筒内固定有多孔网板,多孔网板将过滤外筒由上至下分成上腔室和下腔室,上腔室的侧壁开设有循环出水口,上腔室的顶部开设有净化出水口,过滤内筒设置在下腔室内,过滤内筒的底端贯穿过滤外筒的底部形成过滤进水口,过滤内筒的顶端开口设置,形成内筒出口,多孔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与内筒出口相对设置,挡水板的直径大于内筒出口的直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经过内置的过滤净化装置,循环过滤,提高过滤效果和生产效益。果和生产效益。果和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料用水的过滤净化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
,特别是一种饮料用水的过滤净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饮料生产中,水作为一种必要的原料,其作用概括起来可以分为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两大类:物理作用如溶解、乳化、粘度、质构形成等等;化学作用是指在饮料的加工过程中,水分可以参与一些化学反应,如氧化、自由基反应、分子脱水等等。水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最终饮料的味道和口感,而且水的质量还关系到饮料的保质期和健康性。传统水处理一般设置经过多级串联过滤装置对水内的大颗粒进行过滤,多级串联的过滤装置占用空间大,且需要耗费较多的设备成本,另外,现有的过滤装置是通过设置过滤网孔的形式对水进行多级过滤,水在经过过滤网孔时将损失较大的水压,所以常规过滤设备需要配置功率较高的水泵,进一步加大设备成本,降低工厂的生产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饮料用水的过滤净化设备,解决现有过滤设备占用空间大,过滤效率慢等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饮料用水的过滤净化设备,包括过滤水箱和过滤净化装置,所述过滤净化装置设置在过滤水箱内,所述过滤净化装置包括过滤内筒和过滤外筒,所述过滤外筒内固定有多孔网板,所述多孔网板将过滤外筒由上至下分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的侧壁开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上腔室的顶部开设有净化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与过滤水箱相连通,所述净化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过滤内筒设置在下腔室内,所述过滤内筒的底端贯穿过滤外筒的底部形成过滤进水口,所述过滤内筒的外侧面与下腔室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空间,形成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过滤内筒的顶端开口设置,形成内筒出口,所述内筒出口与多孔网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多孔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内筒出口相对设置,挡水板的直径大于内筒出口的直径,挡水板的周边与下腔室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
[0005]进一步,所述挡水板为锥形板。锥形的挡水板有利于将从内筒出口流出水流向下导流缓冲。有利于大颗粒物在收集仓的沉淀。
[0006]进一步,所述挡水板底端的直径与多孔网板的直径比为2:3

1:3。
[0007]进一步,所述上腔室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吸附板,所述吸附板的外表面固定有吸附纤毛。吸附纤毛用于吸附水中的不易沉淀的颗粒。
[0008]进一步,所述上腔室的横截面为矩形,多个吸附板在上腔室相对的两个侧面上错位设置。错位设置在上腔室形成折流效果,有利于提高上腔室的过滤效果。
[0009]进一步,所述吸附板有内向外、由下向上倾斜设置。起到一定的导流作用,避免水流与吸附板的强冲击,使得吸附纤毛上的吸附颗粒掉落。
[0010]进一步,所述下腔室的内侧壁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吸附板的一侧边固定在固定槽
内,所述多孔网板与下腔室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腔室的顶端与上腔室的底端螺旋连接。上腔室与下腔室螺旋可拆卸连接,方便过滤装置的安装,同时有利于吸附板的更换。
[0011]进一步,所述上腔室的横截面大于下腔室的横截面面积。降低水流在上腔室的流动速度,有利于提高吸附板的吸附效果。
[0012]进一步,所述循环出水口、净化出水口和排污口均设置有电磁阀,所述过滤水箱的底面为圆弧面,所述过滤进水口连接一个进水管,所述进水管远离过滤进水口的一端设置在过滤水箱的中部,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圆弧的底板有利于收集过滤水箱内的沉淀颗粒,对过滤水箱内的水起到快速过滤作用。
[0013]进一步,所述净化出水口上固定有净化器,所述净化器内填充有陶瓷球。
[0014]进一步,所述过滤水箱的侧面上设有固定夹套,所述固定夹套与过滤外筒相固定。用于对过滤净化装置的固定。
[0015]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1.本技术中,将过滤净化装置内置到过滤水箱内,并设置了循环出水口和净化出水口,有效的减小了过滤设备的占用空间,水下在过滤净化装置和过滤水箱之间循环流动时,大颗粒不断的被沉淀过滤,起到持续过滤的效果,当水过滤完成时,可以通过净化出水口排出。
[0017]2.挡水板用于拦截从内筒出口冲出的水流,水流经过挡水板的拦截之后,水流折返向下,之后再从挡水板周边的多孔网板流进上腔室,水流向下折返的过程中,大颗粒向下沉淀至收集仓,最后有排污口排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净化设备的装置图。
[0019]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过滤净化装置的剖面图。
[0020]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的安装结构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过滤水箱;11、固定夹套;2、过滤净化装置;21、过滤外筒;211、上腔室;2111、固定槽;212、下腔室;22、过滤内筒;23、过滤进水口;24、排污口;25、循环出水口;26、净化出水口;261、净化器;262、陶瓷球; 27、收集仓;28、多孔网板;281、挡水板;29、吸附板;291、吸附纤毛;
[0023]3、进水管;31、水泵;
[0024]4、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0026]请参阅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饮料用水的过滤净化设备,包括过滤水箱1和过滤净化装置2,所述过滤净化装置2设置在过滤水箱1内,所述过滤净化装置2包括过滤内筒22和过滤外筒21,所述过滤外筒21内固定有多孔网板28,所述多孔网板28将过滤外筒21由上至下分成上腔室211和下腔室 212,所述上腔室211的侧壁开设有循环出水口25,所述上
腔室211的顶部开设有净化出水口26,所述循环出水口25与过滤水箱1相连通,所述净化出水口26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过滤内筒22设置在下腔室212内,所述过滤内筒 22的底端贯穿过滤外筒21的底部形成过滤进水口23,所述过滤内筒22的外侧面与下腔室212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空间,形成收集仓27,所述收集仓27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24,所述过滤内筒22的顶端开口设置,形成内筒出口,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循环出水口25、净化出水口26和排污口24均设置有电磁阀4,所述过滤水箱1的底面为圆弧面,所述过滤进水口23连接一个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远离过滤进水口23的一端设置在过滤水箱1的中部,所述进水管3上设置有水泵31。圆弧的底板有利于收集过滤水箱1内的沉淀颗粒,对过滤水箱1内的水起到快速过滤作用,所述过滤水箱1的侧面上设有固定夹套11,所述固定夹套11与过滤外筒21相固定。用于对过滤净化装置2的固定。所述净化出水口26上固定有净化器261,所述净化器261内填充有陶瓷球262。
[0028]所述内筒出口与多孔网板28之间具有间距,本实施例中该间距为10cm,所述多孔网板28的下表面设置有挡水板281,所述挡水板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用水的过滤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过滤水箱和过滤净化装置,所述过滤净化装置设置在过滤水箱内,所述过滤净化装置包括过滤内筒和过滤外筒,所述过滤外筒内固定有多孔网板,所述多孔网板将过滤外筒由上至下分成上腔室和下腔室,所述上腔室的侧壁开设有循环出水口,所述上腔室的顶部开设有净化出水口,所述循环出水口与过滤水箱相连通,所述净化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过滤内筒设置在下腔室内,所述过滤内筒的底端贯穿过滤外筒的底部形成过滤进水口,所述过滤内筒的外侧面与下腔室的内侧面之间具有空间,形成收集仓,所述收集仓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过滤内筒的顶端开口设置,形成内筒出口,所述内筒出口与多孔网板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多孔网板的下表面设置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与内筒出口相对设置,挡水板的直径大于内筒出口的直径,挡水板的周边与下腔室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距。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为锥形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滤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底端的直径与多孔网板的直径比为2:3

1:3。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室的内侧壁上固定有多个吸附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德成
申请(专利权)人:漳州绿优品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