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014569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上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流化床工艺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先包覆导电剂形成第一包覆层,后包覆粘结剂形成第二包覆层,进而形成活性粉体;步骤S2,利用干法涂覆的方式将活性粉体涂覆在集流体表面,然后进行辊压,得到正极极片。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上述制备方法,不用NMP等有机溶剂,简化工艺,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导电剂和粘结剂分布均匀,颗粒之间排列紧密,提高空间利用率,提高极片压实密度,从而提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正极极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也在不断提升。提高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主要方法有提高材料的容量,提高电压和提高密度。目前大部分的研究几种在提高容量和提高电压上,而对提高材料的密度关注度比较少,尤其是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在目前的锂离子电池中,钴酸锂正极极片的压实密度最高,可以达到4.2g/cm3,晶体的理论最高密度为5.2g/cm3,极片的空间利用率大约80%。而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通常最高为3.5g/cm3,晶体的理论最高密度为4.8g/cm3,极片的空间利用率大约73%。因此,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的压实密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0003]目前锂离子电池中的正极制作工艺通常是先将正极活性微米颗粒、导电剂和粘结剂在NMP(N

甲基吡咯烷酮)溶剂中制成一定粘度的浆料。然后将浆料涂覆在铝箔上,并进行辊压、裁片得到所需要的正极极片。尽管该方法是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正极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采用流化床工艺在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先包覆导电剂形成第一包覆层,后包覆粘结剂形成第二包覆层,进而形成活性粉体;步骤S2,利用干法涂覆的方式将所述活性粉体涂覆在集流体表面,然后进行辊压,得到正极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步骤S11,将所述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放入流化床腔体中,并向其中通入第一载气以使所述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呈现流化态;步骤S12,向所述流化床腔体中雾化喷入所述导电剂的浆料,使其与流化态的所述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接触,进而使所述导电剂包覆在所述镍钴锰三元正极材料表面形成所述第一包覆层,得到一次包覆粉体;步骤S13,维持所述一次包覆粉体继续处于流化态,然后向所述流化床腔体中雾化喷入所述粘结剂的溶液,使其与流化态的所述一次包覆粉体接触,进而使所述粘结剂包覆在所述一次包覆粉体表面形成第二包覆层,得到所述活性粉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1中,所述第一载气的流速为0.15~0.23m3/h,温度为80~150℃。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2中,所述导电剂的浆料的溶剂为水和/或NMP,所述导电剂的浆料的粘度低于2000mP
·
s;通过第二载气将所述导电剂的浆料雾化喷入所述流化床腔体中,所述导电剂的浆料的雾化速度为1~2g/min。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中,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卫军杨红新许鑫培陈思贤郑晓醒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