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Au纳米复合材料、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0145697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试剂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B@Au纳米复合材料、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PB@Au纳米复合材料由PB纳米颗粒和Au纳米颗粒组成,Au纳米颗粒负载于PB纳米颗粒的表面上。本发明专利技术以PB@Au纳米复合材料作为检测信号的报告者和放大者,综合PB和Au纳米颗粒的光热和催化性能,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直接视觉检测、光热检测和催化显色检测的多模式检测的相互验证,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建立一种灵敏、准确的病原体免疫渗滤试纸条定量检测方法。条定量检测方法。条定量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PB@Au纳米复合材料、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试剂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B@Au纳米复合材料、试纸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公开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0003]病原体是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威胁着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目前病原体的快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传感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和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AMP)。与耗时费力的传统平板培养方法相比,快速检测方法虽然缩短了检测时间,但仍存在检测条件严格、灵敏度与准确性低等缺点。因此,需要建立一种灵敏、准确、便捷的检测方法来预防和控制病原体的暴发。
[0004]免疫层析试纸条分析法(ICT)包括侧流免疫分析法(LFIAs)和渗滤免疫分析法(DFIAs),具有简单、快速、方便等优点,适合食品污染的实时和现场筛查。然而,ICT的应用受到其低灵敏度和准确性的限制。为了提高ICT的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B@Au纳米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该复合材料由PB纳米颗粒和Au纳米颗粒组成,Au纳米颗粒负载于PB纳米颗粒的表面上。2.权利要求1所述的PB@Au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B纳米颗粒溶液与HAuCl4溶液混合,然后在沸腾条件下添加柠檬酸三钠溶液,在PB纳米颗粒的表面负载由柠檬酸三钠还原氯金酸而形成的Au纳米颗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B纳米颗粒溶液的浓度为0.5

1.5 mg
·
mL
‑1,所述HAuCl4溶液的浓度为0.01

0.02% w/v。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B NPs溶液与HAuCl4溶液的体积比为0.5:4

16。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B纳米颗粒溶液与HAuCl4溶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3

5分钟再添加柠檬酸三钠;所述柠檬酸三钠的浓度为0.5

1.5% w/v;柠檬酸三钠与PB纳米颗粒溶液的体积比为500:85

340;添加柠檬酸三钠后,持续煮沸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淑媛卢璋张鸿雁杨增琳曹瑞迪张飘然高卢翔刘文秀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