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466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其包括:前纵梁;第一防撞梁总成,其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前方,且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通过位于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与所述前纵梁之间的前端框架与所述前纵梁连接;加强板,其位于所述前纵梁的一侧,所述加强板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前端框架连接;以及前副车架总成,其安装于所述前纵梁,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前端安装有第二防撞梁总成。当发生碰撞时,加强板和前纵梁可以分别形成两条传力路径,第二防撞梁总成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前副车架总成,形成第三条传力路径,通过三条传力路径改善车辆前端结构的碰撞变形均匀性,能够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较高,同时增强碰撞力的吸收效果,以实现车内乘员的有效保护。员的有效保护。员的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现在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当车辆发生撞击时,车辆的碰撞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能的优劣。
[0003]相关技术中,一般是在车辆纵梁的前端设置防撞梁,当发生碰撞时,通过设置的防撞梁来吸收碰撞能量。
[0004]但是,仅设置防撞梁,其对碰撞力的吸收效果较差,无法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不高,难以有效保护车内乘员。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碰撞力的吸收效果较差,无法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不高,难以有效保护车内乘员的问题。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包括:前纵梁;第一防撞梁总成,其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前方,且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纵梁(1);第一防撞梁总成(2),其位于所述前纵梁(1)的前方,且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通过位于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与所述前纵梁(1)之间的前端框架(3)与所述前纵梁(1)连接;加强板(4),其位于所述前纵梁(1)的一侧,所述加强板(4)通过安装板(5)与所述前端框架(3)连接;以及前副车架总成(6),其安装于所述前纵梁(1),所述前副车架总成(6)的前端安装有第二防撞梁总成(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连接于所述前端框架(3)的上端;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位于所述前端框架(3)的后方,且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位于靠近所述前端框架(3)的下端处;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连接于所述前端框架(3)的上端与下端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与所述前端框架(3)之间具有间隙,当发生碰撞时,所述前端框架(3)将碰撞力传递至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相对于所述前端框架(3)倾斜布置,且所述安装板(5)相对于所述加强板(4)倾斜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彪颜城敏阮维吴忠杰赵富伟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