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466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其包括:前纵梁;第一防撞梁总成,其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前方,且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通过位于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与所述前纵梁之间的前端框架与所述前纵梁连接;加强板,其位于所述前纵梁的一侧,所述加强板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前端框架连接;以及前副车架总成,其安装于所述前纵梁,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前端安装有第二防撞梁总成。当发生碰撞时,加强板和前纵梁可以分别形成两条传力路径,第二防撞梁总成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前副车架总成,形成第三条传力路径,通过三条传力路径改善车辆前端结构的碰撞变形均匀性,能够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较高,同时增强碰撞力的吸收效果,以实现车内乘员的有效保护。员的有效保护。员的有效保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现在已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人们对车辆的安全性能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当车辆发生撞击时,车辆的碰撞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车辆的安全性能的优劣。
[0003]相关技术中,一般是在车辆纵梁的前端设置防撞梁,当发生碰撞时,通过设置的防撞梁来吸收碰撞能量。
[0004]但是,仅设置防撞梁,其对碰撞力的吸收效果较差,无法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不高,难以有效保护车内乘员。
[0005]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以克服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碰撞力的吸收效果较差,无法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不高,难以有效保护车内乘员的问题。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包括:前纵梁;第一防撞梁总成,其位于所述前纵梁的前方,且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通过位于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与所述前纵梁之间的前端框架与所述前纵梁连接;加强板,其位于所述前纵梁的一侧,所述加强板通过安装板与所述前端框架连接;以及前副车架总成,其安装于所述前纵梁,所述前副车架总成的前端安装有第二防撞梁总成。
[0008]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连接于所述前端框架的上端;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位于所述前端框架的后方,且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位于靠近所述前端框架的下端处;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连接于所述前端框架的上端与下端之间。
[0009]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与所述前端框架之间具有间隙,当发生碰撞时,所述前端框架将碰撞力传递至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
[0010]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前端框架倾斜布置,且所述安装板相对于所述加强板倾斜布置。
[0011]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包括:第一防撞梁,所述第一防撞梁的横截面为B字型;以及吸能盒,所述吸能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防撞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端框架连接。
[0012]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框架为塑料材质,且一体注塑成型。
[0013]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包括:第二防撞梁;两个连接纵梁,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防撞梁的相对两侧,且所述连接纵梁与所述第二防撞梁垂直设置,所述连接纵梁远离所述第二防撞梁的一端设有连接板,所述连接纵梁通过所述连接板安装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
[0014]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和所述前副车架总成均为铝材质。
[0015]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纵梁、所述安装板和所述加强板均采用冷冲压成型;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采用辊压成型工艺。
[0016]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上述的车身前部结构。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由于第一防撞梁总成通过前端框架与前纵梁连接,前端框架还通过安装板连接加强板,以及在前副车架的前端设置了第二防撞梁总成,当发生碰撞时,第一防撞梁总成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前端框架,从而从前端框架分别传递至前纵梁和加强板,形成两条传力路径,并且,第二防撞梁总成可以将碰撞力传递至前副车架总成,形成第三条传力路径,因此,通过三条传力路径改善车辆前端结构的碰撞变形均匀性,能够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较高,同时增强碰撞力的吸收效果,以实现车内乘员的有效保护。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的第二防撞梁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
[0025]1、前纵梁;2、第一防撞梁总成;21、第一防撞梁;3、前端框架;4、加强板;5、安装板;
[0026]6、前副车架总成;61、左支座;62、右支座;63、螺纹套管;64、前梁;65、第二固定板;
[0027]7、第二防撞梁总成;71、第二防撞梁;72、连接纵梁;7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及车辆,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碰撞力的吸收效果较差,无法合理的对碰撞力进行传递,安全性能不高,难以有效保护车内乘员的问题。
[0030]参见图1和图2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身前部结构,所述车身前部结构可以包括:前纵梁1,本实施例中,前纵梁1设有两个,分别为左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1,左前纵梁1焊接在车辆前机舱的左侧,右前纵梁1焊接在车辆前机舱的右侧,左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1可以用于安装前减震器等部件,在发生正面碰撞时,左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1可以承受碰
撞力并将其力传递至车辆的A柱和门槛等,衰减碰撞加速度,保护车辆和乘员;第一防撞梁总成2,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可以位于所述前纵梁1的前方,本实施例中,第一防撞梁总成2设置于左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1的正前方,且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通过位于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与所述前纵梁1之间的前端框架3与所述前纵梁1连接,也就是说,前纵梁1的前方还设置有前端框架3,本实施例中,前端框架3也优选位于左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1的正前方,且前端框架3设置于第一防撞梁总成2与所述前纵梁1之间,使得第一防撞梁总成2可以通过前端框架3与左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1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框架3通过8个六角头螺栓Q1461035与左前纵梁1和右前纵梁1连接;加强板4,所述加强板4位于所述前纵梁1的一侧,所述加强板4通过安装板5与所述前端框架3连接;以及前副车架总成6,所述前副车架总成6安装于所述前纵梁1,且所述前副车架总成6的前端安装有第二防撞梁总成7,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位于所述前副车架总成6的正前方,第一防撞梁总成2的前端比第二防撞梁总成7的前端更加靠前。
[0031]本实施例中,加强板4也设置有两个,分别为左加强板4和右加强板4,其中,左加强板4位于前机舱的左侧,右加强板4位于前机舱的右侧,安装板5对应所述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前纵梁(1);第一防撞梁总成(2),其位于所述前纵梁(1)的前方,且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通过位于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与所述前纵梁(1)之间的前端框架(3)与所述前纵梁(1)连接;加强板(4),其位于所述前纵梁(1)的一侧,所述加强板(4)通过安装板(5)与所述前端框架(3)连接;以及前副车架总成(6),其安装于所述前纵梁(1),所述前副车架总成(6)的前端安装有第二防撞梁总成(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连接于所述前端框架(3)的上端;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位于所述前端框架(3)的后方,且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位于靠近所述前端框架(3)的下端处;所述第一防撞梁总成(2)连接于所述前端框架(3)的上端与下端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与所述前端框架(3)之间具有间隙,当发生碰撞时,所述前端框架(3)将碰撞力传递至所述第二防撞梁总成(7)。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5)相对于所述前端框架(3)倾斜布置,且所述安装板(5)相对于所述加强板(4)倾斜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中彪颜城敏阮维吴忠杰赵富伟
申请(专利权)人: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