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及校验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39489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4:58
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及校验方法,属于发动机试验技术领域。测试线一端连接测试线连接插头,另一端连接测试笔,测试线连接插头插在校检装置的测试线连接插座J2上并连接校检装置的锂电池BT1为其充电,发动机线束一端连接线束端ECU接插件,另一端连接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线束端ECU接插件连接校检装置上的ECU端接插件J1,测试笔接触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的某个引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在检测装置上直接显示出线束内部所有与之相连接的ECU引脚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大小与ECU相当,方便携带,并能够以最简易、安全的操作方式达到线束校检的精准性,可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错误,同时也缩短了校检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工作效率。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及校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发动机试验
,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及校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发动机试验技术行业内,工程师们通常会使用万用表作为发动机线束的校检工具,这种方式对验证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的各引脚与ECU各引脚的连接关系是否正确是有效的,但是存在耗时长,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在线束内部有错误连接或ECU多个引脚在线束内部并联的情况下,排查、校检工作更是费时费力,因为万用表的导通检查只能测出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的各引脚与ECU的相应引脚是否导通,在每次测量时,都要先查看线束原理图上的ECU引脚排列顺序,然后通过镜像对应到线束上ECU接插件的相应位置再测试,如果测试时发现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的引脚与ECU相应引脚之间不通,就需要再去一个引脚一个引脚地去排查是否与ECU某个其它引脚导通;而检测ECU多个引脚在线束内部并联的情况时,也需要一个一个地去确认是否导通,这需要浪费大量的时间,也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因此设计一种最直接,最方便,最实用,最有效,最安全,最小巧、低成本的ECU线束校检工具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的技术方案。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5]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包括校检装置、测试线连接插头、测试线、测试笔、线束各分支接插件、发动机线束及线束端ECU接插件;所述测试线一端连接测试线连接插头,另一端连接测试笔,所述测试线连接插头插在校检装置的测试线连接插座J2上并连接校检装置的锂电池BT1为其充电,发动机线束一端连接线束端ECU接插件,另一端连接线束各分支接插件,所述线束端ECU接插件连接校检装置上的ECU端接插件J1,所述测试笔接触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的某个引脚。
[0006]一种利用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的校验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用测试笔接触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的某个引脚;校检装置上的字符区会直接显示出发动机线束内部所有与之相连接的ECU引脚号;
[0008]S2.按照线束原理图中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的被测引脚与ECU引脚的连接关系,判断发动机线束内部连接是否正确;
[0009]S3.如果不正确时,直接通过显示的引脚号与线束原理图之间的差异,判断错误在哪里,以利于及时改正。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本专利技术用简单而直接的硬件电路和合理的结构形式实现了当检测工具的测试笔
接触到线束各分支接插件的某个引脚时,在检测装置上直接显示出线束内部所有与之相连接的ECU引脚号,本专利技术大小与ECU相当,方便携带,并能够以最简易、安全的操作方式达到线束校检的精准性,可避免人为因素产生的错误,同时也最大程度上缩短了校检时间,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专利技术校检装置轴测图;
[0014]图3是本专利技术校检装置俯视图;
[0015]图4是图3的A

A剖切图;
[0016]图5是本专利技术校检装置的电路元件电路图;
[0017]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电路板顶面的印刷线路及元件分布示意图;
[0018]其中:1、校检装置;2、测试线连接插头;3、测试线;4、测试笔;5、线束各分支接插件;6、发动机线束;7、线束端ECU接插件;11、顶层透明保护层;12、字符打印层;13、栅格层;14、电路板层;15、底部保护层;16、孔一;17、孔二;18、孔三;19、孔四;131、栅格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更好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1~6,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20]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包括校检装置1、测试线连接插头2、测试线3、测试笔4、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发动机线束6及线束端ECU接插件7;所述测试线3一端连接测试线连接插头2,另一端连接测试笔4,所述测试线连接插头2插在校检装置1的测试线连接插座J2上并连接校检装置1的锂电池BT1为其充电,发动机线束6一端连接线束端ECU接插件7,另一端连接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所述线束端ECU接插件7连接校检装置1上的ECU端接插件J1,所述测试笔4接触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的某个引脚。
[0021]如图2~4所示,所述校检装置1包括电路元件以及依次设置的顶层透明保护层11、字符打印层12、栅格层13、电路板层14、底部保护层15;所述电路板层14上设有多个LED发光二极管,且每个LED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在栅格层13的一个栅格空腔131内,栅格空腔131的上方相对应的字符打印层12区域印有该LED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ECU引脚号码和字符框,当该LED发光二极管点亮时,光线通过栅格空腔131照亮上方相对应的字符打印层12区域,该LED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ECU引脚号码就会被凸出显示,栅格层13的各个栅格空腔131是为了遮挡光线,让该LED发光二极管的光线准确投射到相应字符位置,避免光线照射到其它区域。电路元件安装在电路板层14上。
[0022]电路板采用双面布线。
[0023]所述字符打印层12采用普通的打印纸按1:1比例打印ECU各引脚号码字符、字符框、安装孔一16、孔二17、孔三18和孔四19。
[0024]顶层透明保护层11、栅格层13、底部保护层15均采用亚克力板激光切割成型,各层在孔一16

孔四19相对应的位置也都有孔互相贯通,通过四个M3螺钉和螺母定位、装配在一起。
[0025]如图5所示,所述校检装置1的电路元件包括ECU端接插件J1、充电口接插件J2、锂电池BT1、二极管D1、LED发光二极管1号

130号及电阻R1

R130;所述充电口接插件J2的1脚连接到二极管D1的正极,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到锂电池BT1的正极,锂电池BT1的负极连接到充电口接插件J2的2脚并接地到GND,锂电池BT1的正极同时连接到电阻R1

电阻R130的一个引脚,电阻R1

电阻R130的另一个引脚分别连接到相同号码的LED发光二极管的正极,LED发光二极管1

LED发光二极管130的负极分别连接到ECU端接插件J1同号引脚。
[0026]为方便插接,所述ECU端接插件J1和测试线连接插座J2均设置在电路板层14的边缘位置,ECU端接插件J1、测试线连接插座J2和锂电池BT1呈L型排布,且栅格层13上设有用于安装锂电池BT1和测试线连接插座J2的安装腔。
[0027]所述二极管D1采用低导通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它的作用是防止充电电源反接及电池对外短路,提高系统的安全性。所述电阻R1

电阻R130作为LED发光二极管1

LED发光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检装置(1)、测试线连接插头(2)、测试线(3)、测试笔(4)、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发动机线束(6)及线束端ECU接插件(7);所述测试线(3)一端连接测试线连接插头(2),另一端连接测试笔(4),所述测试线连接插头(2)插在校检装置(1)的测试线连接插座J2上并连接校检装置(1)的锂电池BT1为其充电,发动机线束(6)一端连接线束端ECU接插件(7),另一端连接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所述线束端ECU接插件(7)连接校检装置(1)上的ECU端接插件J1,所述测试笔(4)接触线束各分支接插件(5)的某个引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检装置(1)包括电路元件以及依次设置的顶层透明保护层(11)、字符打印层(12)、栅格层(13)、电路板层(14)、底部保护层(15);所述电路板层(14)上设有多个LED发光二极管,且每个LED发光二极管对应设置在栅格层(13)的一个栅格空腔(131)内,栅格空腔(131)的上方相对应的字符打印层(12)区域印有该LED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ECU引脚号码和字符框,当该LED发光二极管点亮时,光线通过栅格空腔(131)照亮上方相对应的字符打印层(12)区域,该LED发光二极管所对应的ECU引脚号码被凸出显示,电路元件安装在电路板层(1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字符打印层(12)采用打印纸按1:1比例打印ECU各引脚号码字符、字符框、安装孔一(16)、孔二(17)、孔三(18)和孔四(19)。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顶层透明保护层(11)、栅格层(13)、底部保护层(15)均采用亚克力板激光切割成型,各层在孔一(16)

孔四(19)相对应的位置也都有孔互相贯通,通过四个螺钉和螺母定位、装配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线束校检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检装置(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大东赵兴天许广伟娄建民宋笑天张迪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