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12346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08:33
本申请涉及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涉及镀锌加工的技术领域。目前,在对工件进行镀锌前,通常需要对工件进行前处理,以除去附着在工件表面的油污和铁锈。长时间生产过程中,酸洗池的表层积聚有少量的油污,酸洗完成后,油污容易再次吸附在工件表面,影响锌液浸镀效果。申请包括龙门架和依次设置于龙门架下方的有机溶剂池、第一碱洗池、第一水洗池、酸洗池、第二水洗池、第二碱洗池、第三水洗池以及弱浸蚀池,第一水洗池、第二水洗池以及第三水洗池中均设有高压清洗机构,酸洗池中设风幕机和浸入式电热管。第二碱洗池能够对工件进行二次去油,减少工件表面的油污附着量,提高后续的锌液浸镀效果。液浸镀效果。液浸镀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镀锌加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镀锌是一种常用于钢构件的防腐蚀处理工艺,由于热镀锌形成的镀层结合力强、均匀性好、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热镀锌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生产中。
[0003]在工件进行锌液浸镀前,需要先对工件进行前处理,以去除工件表面的油污和锈蚀产物,清洁工件表面,为镀锌阶段做好准备。目前,前处理的工序一般为碱洗去油、水洗、酸洗除锈、水洗,然后将工件浸入助镀液,接着再进行锌液浸镀。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经过长时间的生产加工后,碱洗后的工件并不能保证去除所有油污,工件再浸入酸洗池中,使得酸洗池的表面漂浮有少量油污,工件酸洗后,油污再次吸附在工件表面,影响后续的锌液浸镀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减少油污再次吸附在工件表面,提高后续的镀锌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包括用于吊升、移动工件的龙门架和依次设置的第一碱洗池、第一水洗池、酸洗池、第二水洗池、第二碱洗池和第三水洗池。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镀锌的工件依次经过第一碱洗池、第一水洗池、酸洗池、第二水洗池、第二碱洗池和第三水洗池,工件酸洗完成后,酸洗池表面少量的油污附着在工件上,工件水洗后进入第二碱洗池进行二次去油,从而减少工件表面的油污附着量,有利于提高后续的锌液浸镀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第一水洗池、第二水洗池以及第三水洗池中均设有高压清洗机构,高压清洗机构包括喷嘴、连接于喷嘴的供水管以及安装于供水管上的高压水泵。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高压水泵的作用下,喷嘴喷射出高压水流,利用高压水流清洗工件,使得附着在工件表面的酸液、碱液、少量油污以及其他碎屑杂质脱离,尽可能避免酸、碱液相互掺混导致酸洗、碱洗效果差的情况,提高工件表面的清洁效果,进一步提高镀锌效果。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水洗池、第二水洗池以及第三水洗池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减少液体溅出的阻水罩,阻水罩的上端开设有贯穿阻水罩的第一进料口。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件进行水洗时,工件从第一进料口进入阻水罩内部,喷嘴向工件喷射高压水流以清洗工件表面,阻水罩能够尽可能避免掺混有酸液、碱液的水流溅射至外部的工作环境中,从而减少酸液、碱液对工作环境的污染。
[0013]可选的,所述喷嘴的输出端朝向第一水洗池、第二水洗池或第三水洗池的底面。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喷嘴朝向第一水洗池、第二水洗池以及第三水洗池的底
部,喷嘴向下喷射,从而减少出现高压水流向上溅射的情况,进一步减少酸液、碱液污染外界环境。
[0015]可选的,所述酸洗池的上端设有用于抑制酸雾向外逸散的阻雾罩,阻雾罩的上端开设有贯穿阻雾罩的第二进料口,第二进料口下端的一侧设有风幕机,风幕机产生的风幕遮挡于第二进料口的下端。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风幕机产生的风幕遮挡在整个第二进料口的下端,酸雾向上逸散时接触风幕,从而改变运动方向,阻止酸雾扩散至外界,减少酸液污染外界环境,也能减少酸液的浪费。
[0017]可选的,所述酸洗池的底部设有浸入式电热管。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钢构件在15℃以下时酸洗效率很低,适宜的酸洗温度为20℃左右,考虑到冬天的环境温度较低,浸入式电热管使得酸液保持在适宜的温度下,以提高酸洗效率。
[0019]可选的,所述阻雾罩的内壁设有蒸汽暖风机,蒸汽暖风机设有朝向酸洗池的蒸汽输出口。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蒸汽暖风机向酸液喷射高温蒸汽,促使酸液保持在适宜的温度,并且向上逸散的酸雾也能在高温蒸汽的带动下回落至酸洗池中,起到抑制酸雾向外扩散的效果。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三水洗池远离第二碱洗池的一侧设有弱浸蚀池。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弱浸蚀池中通常储存稀盐酸或稀硫酸溶液,能够去除碱洗产生的钝化膜,提高镀锌效果;工件在第二碱洗池中进行二次除油后,工件的表面容易在强碱作用下生产钝化膜,如果锌液镀覆于钝化膜的外表面,工件后续可能出现镀层起泡或脱落的现象。
[0023]可选的,所述第一碱洗池远离第一水洗池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工件表面油污进行预清理的有机溶剂池。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油污本身为有机物,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借助有机溶剂对工件表面的油污进行预清理,在工件表面油污较重的情况下,有利于提高除油效果。
[002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6]1.通过设置第二碱洗池、第三水洗池等,对工件进行二次去油,减少工件表面的油污附着量,有利于提高后续的锌液浸镀效果;
[0027]2.通过设置高压清洗机构,利用高压水流清洗工件,提高工件表面的清洁效果,进一步提高镀锌效果;
[0028]3.通过在第二进料口处设置风幕机,风幕机产生的风幕遮挡第二进料口,减少酸液污染外界环境,也能减少酸液的浪费。
附图说明
[002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2是图1中第一水洗池和酸洗池的剖视图;
[003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的剖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1、有机溶剂池;2、第一碱洗池;3、第一水洗池;31、阻水罩;311、第一进料口;32、高压清洗机构;33、喷嘴;34、供水管;35、高压水泵;36、排水管道;4、酸洗池;41、阻雾罩;411、第二进料口;42、风幕机;421、喷射口;43、浸入式电热管;44、蒸汽暖风机;441、蒸汽输出口;5、第二水洗池;6、第二碱洗池;7、第三水洗池;8、弱浸蚀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
[0035]实施例1
[0036]参照图1,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包括龙门架(图中未示出)和依次设置于龙门架(图中未示出)下方的有机溶剂池1、第一碱洗池2、第一水洗池3、酸洗池4、第二水洗池5、第二碱洗池6、第三水洗池7以及弱浸蚀池8。有机溶剂池1中储存有常见的有机溶剂,如汽油、三氟乙烯,主要利用“相似相溶”的原理对工件表面的油污进行预清理。第一碱洗池2和第二碱洗池6中储存有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钠的碱性溶液,并且第一碱洗池2中的碱液浓度高于第二碱洗池6。酸洗池4中储存有酸性溶液,酸性溶液的具体成分视待酸洗工件的材料而有所不同,如一般钢锻件或冲压件采用浓盐酸溶液酸洗、含锰量高的弹簧钢采用浓硫酸溶液酸洗,从而达到较好的酸洗效果,针对性强。
[0037]参照图1和图2,第一水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件镀锌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吊升、移动工件的龙门架和依次设置于所述龙门架下方的第一碱洗池(2)、第一水洗池(3)、酸洗池(4)、第二水洗池(5)、第二碱洗池(6)、第三水洗池(7),所述第一水洗池(3)、所述第二水洗池(5)以及所述第三水洗池(7)中均设有高压清洗机构(32),所述高压清洗机构(32)包括喷嘴(33)、连接于所述喷嘴(33)的供水管(34)以及安装于所述供水管(34)上的高压水泵(35),所述第一水洗池(3)、所述第二水洗池(5)以及所述第三水洗池(7)的上端均设有用于减少液体溅出的阻水罩(31),所述阻水罩(31)的上端开设有贯穿所述阻水罩(31)的第一进料口(311),所述酸洗池(4)的上端设有用于抑制酸雾向外逸散的阻雾罩(41),所述阻雾罩(41)的上端开设有贯穿所述阻雾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立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佳兴镀锌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