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以及液压强力压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995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以及液压强力压榨方法,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包括:压榨仓体、进料斗、第一油缸、推块、第二油缸、闸板、出料管、集液斗、集液箱、行程开关、压力传感器、距离传感器和电控系统;所述第一油缸的驱动端与所述推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块沿X轴方向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推块从所述压榨仓体的压缩口密封推入到所述第一内衬仓体的内部,或者,使所述推块移出所述第一内衬仓体的内部。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以及液压强力压榨方法,应用于各种垃圾的干湿分离、压榨脱水和压榨制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高厨余垃圾有机质的提取率和干湿分离脱水率,进而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进而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进而提高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以及液压强力压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
,具体涉及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以及液压强力压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餐厨垃圾是指居民日常生活及食品加工、饮食服务、单位供餐等活动中产生的食品废弃物和废弃食用油脂,包括家庭厨余垃圾、餐饮垃圾、蔬菜废弃物、食品废物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餐厨垃圾的产生量也随之提高,餐厨垃圾处置不当,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餐厨垃圾中含有可回收利用的有机质,在全球能源紧缺的环境下,国家日益重视餐厨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
[0003]餐厨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主要是利用其中的有机质,对餐厨垃圾进行工艺筛分、脱水、发酵,进而制得沼气、发电,以及地沟油和有机肥料,从而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目前,我国垃圾分类处于起步上升阶段,各地区垃圾分类水平不同,城乡垃圾分类水平不一,尤其餐厨垃圾中含有大量的其他混合垃圾,如塑料、木竹、织物等,如何从混杂着其他垃圾的餐厨垃圾中最大化提取有机质,是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亟待解决的问题。
[0004]目前,国内餐厨垃圾处理厂处理厨余垃圾的主要工艺是机械破碎和筛分,现有工艺和设备主要存在以下不足: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提取率不高,厨余垃圾中的有机质利用率不高。同时,破碎和筛分后的干垃圾含水率较高,干垃圾热值低,外运焚烧或气化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以及液压强力压榨方法,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包括:压榨仓体(1)、进料斗(2)、第一油缸(3)、推块(4)、第二油缸(5)、闸板(6)、出料管(7)、集液斗(8)、集液箱(9)、行程开关(10)、压力传感器(11)、距离传感器(12)和电控系统;
[0008]所述压榨仓体(1)包括外密封仓体(1

1)和第一内衬仓体(1

2);所述第一内衬仓体(1

2)的四周和底部开设第一排液孔(1

3);所述压榨仓体(1)的顶部设置进料端,与所述进料斗(2)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压榨仓体(1)的左侧设置压缩口,右侧设置排料口;
[0009]所述第一油缸(3)的驱动端与所述推块(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块(4)沿X轴方向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推块(4)从所述压榨仓体(1)的压缩口密封推入到所述第一内衬仓体(1

2)的内部,或者,使所述推块(4)移出所述第一内衬仓体(1

2)的内部;
[0010]所述第二油缸(5)的驱动端与所述闸板(6)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闸板(6)沿Y轴方向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闸板(6)关闭或打开所述压榨仓体(1)的排料口;
[0011]所述压榨仓体(1)的排料口连通所述出料管(7);
[0012]所述压榨仓体(1)的下方安装所述集液斗(8);所述集液斗(8)的下方安装所述集液箱(9);
[0013]所述第一油缸(3)的尾部安装所述压力传感器(11)和所述距离传感器(12);所述压榨仓体(1)的排料口安装所述行程开关(10);
[0014]所述压力传感器(11)、所述距离传感器(12)和所述行程开关(10)均连接到所述电控系统的输入端;所述电控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3)和所述第二油缸(5)连接。
[0015]优选的,所述压榨仓体(1)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导向箱体(13),所述第一导向箱体(13)用于对所述推块(4)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第一导向箱体(13)的内壁套设第二内衬仓体(13

1),所述第二内衬仓体(13

1)的四周和底部开设第二排液孔(13

2),所述第一导向箱体(13)的底部通过引液件(13

3)与所述集液斗(8)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闸板(6)包括内侧闸板(6

1)、外侧闸板(6

2)和分隔板(6

3);所述内侧闸板(6

1)通过所述分隔板(6

3)与所述外侧闸板(6

2)固定形成整体;其中,所述内侧闸板(6

1)的表面开设第三排液孔(6

4);
[0017]所述压榨仓体(1)的排料口的外侧安装用于使所述闸板(6)沿Y轴方向滑动的第二导向箱体(14);所述第二导向箱体(14)的左右两侧分别与所述压榨仓体(1)的排料口和所述出料管(7)连通;所述第二导向箱体(14)的内部安装所述闸板(6);并且,所述第二导向箱体(14)的底部通过引液管(15)连通到所述集液箱(9)。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的液压强力压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步骤1,电控系统通过距离传感器(12)和压力传感器(11)的反馈信号,对第一油缸(3)的运动距离、运动方向和输出压力进行控制;电控系统通过行程开关(10)的反馈信号,对第二油缸(5)的运动距离和运动方向进行控制;
[0020]步骤2,进料和关闸过程:
[0021]当需要进料时,第一油缸(3)带动推块(4)向左运动,使推块(4)完全移出到压榨仓体(1)的外侧,同时,推块(4)密封住压榨仓体(1)的左侧压缩口;
[0022]垃圾从进料斗(2)进入到压榨仓体(1)的内部,此时,控制第二油缸(5)带动闸板(6)运动到关闸状态,并将关闸信号反馈给电控系统,完成进料动作;直到垃圾填满压榨仓体(1);
[0023]步骤3,压榨和保压过程:
[0024]当垃圾填满压榨仓体(1)时,此时由于闸板(6)为关闸状态,因此,压榨仓体(1)与闸板(6)形成密闭空间,电控系统控制第一油缸(3)向右运动,从而推动推块(4)进入到压榨仓体(1)的内部,并在压榨仓体(1)内部不断向右运动,实现对压榨仓体(1)内垃圾的高压压榨并保压,其中,第一油缸(3)的压力和距离一直反馈给电控系统,在高压压榨下,垃圾中的水和有机质被压榨成浆料,并从第一内衬仓体(1

2)的第一排液孔(1

3)流出,再通过集液斗(8)流入集液箱(9)内,待回收利用;
[0025]步骤4,泄压、开闸和排渣过程:
[0026]泄压:保压足够时间后,第一油缸(3)泄压,压榨仓体(1)内的压力被卸去;
[0027]开闸:然后,控制第二油缸(5)带动闸板(6)运动到开闸状态,并将开闸信号反馈给电控系统;
[0028]排渣:然后,控制第一油缸(3)向右运动,从而推动推块(4)并在压榨仓体(1)内部不断向右运动,将压榨仓体(1)内部压榨后的干垃圾推出,并从出料管(7)排出,完成排渣动作;
[0029]由此完成一次压榨完整过程;
[0030]步骤5,不断循环步骤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榨仓体(1)、进料斗(2)、第一油缸(3)、推块(4)、第二油缸(5)、闸板(6)、出料管(7)、集液斗(8)、集液箱(9)、行程开关(10)、压力传感器(11)、距离传感器(12)和电控系统;所述压榨仓体(1)包括外密封仓体(1

1)和第一内衬仓体(1

2);所述第一内衬仓体(1

2)的四周和底部开设第一排液孔(1

3);所述压榨仓体(1)的顶部设置进料端,与所述进料斗(2)的出料端连通;所述压榨仓体(1)的左侧设置压缩口,右侧设置排料口;所述第一油缸(3)的驱动端与所述推块(4)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推块(4)沿X轴方向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推块(4)从所述压榨仓体(1)的压缩口密封推入到所述第一内衬仓体(1

2)的内部,或者,使所述推块(4)移出所述第一内衬仓体(1

2)的内部;所述第二油缸(5)的驱动端与所述闸板(6)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闸板(6)沿Y轴方向往复滑动,进而使所述闸板(6)关闭或打开所述压榨仓体(1)的排料口;所述压榨仓体(1)的排料口连通所述出料管(7);所述压榨仓体(1)的下方安装所述集液斗(8);所述集液斗(8)的下方安装所述集液箱(9);所述第一油缸(3)的尾部安装所述压力传感器(11)和所述距离传感器(12);所述压榨仓体(1)的排料口安装所述行程开关(10);所述压力传感器(11)、所述距离传感器(12)和所述行程开关(10)均连接到所述电控系统的输入端;所述电控系统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缸(3)和所述第二油缸(5)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仓体(1)的左端安装有第一导向箱体(13),所述第一导向箱体(13)用于对所述推块(4)的运动进行导向;所述第一导向箱体(13)的内壁套设第二内衬仓体(13

1),所述第二内衬仓体(13

1)的四周和底部开设第二排液孔(13

2),所述第一导向箱体(13)的底部通过引液件(13

3)与所述集液斗(8)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卧式双液压缸压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6)包括内侧闸板(6

1)、外侧闸板(6

2)和分隔板(6

3);所述内侧闸板(6

1)通过所述分隔板(6

3)与所述外侧闸板(6

2)固定形成整体;其中,所述内侧闸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军营叶金龙平义超王超王志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高蓝德环保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