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及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91533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8 08: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中,弹簧滚轮机构沿着踏台斜坡机构的斜坡面两侧固定设置,在斜坡面上形成料车缓降通道;弹簧滚轮机构中,滚动安装有滚轮的摆动连杆一端与固定座铰接,另一端通过弹簧与固定座相连;料车沿着料车缓降通道向下运动过程中,两侧滚轮在弹簧的作用下随摆动连杆摆动。所述控制方法为:料车被送至斜坡面顶部的料车缓降通道入口处,料车在自身重力作用及两侧弹簧滚轮机构的滚轮夹持作用下,沿着料车缓降通道平稳缓慢运动至底部由工人接持。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料车下降过程中人手与料车的分离,节省劳动力,还能控制料车按照预设的轨道缓慢下降,最终平稳安全地返回底面,极大程度地消除了安全隐患。除了安全隐患。除了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焊装工艺中的物料输送辅具
,适用于汽车侧围外板人工上件环节,具体涉及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汽车焊装生产线上,侧围外板的上件方式有自动上件和人工上件两种方式,其中:自动上件具有人工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缺点是设备占地面积较大,且投入成本高;而人工上件具有上件灵活、设备占地面积小等有点,最重要的是人工上件的生产成本较低,使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焊装生产线上。
[0003]现有的侧围外板人工上件技术方案中,由于汽车焊装生产线上设有主焊线传输滚床,侧围外板的人工预装工位需要使用踏台,侧围料车将侧围外板放到人工预装工位之后,如何快速让料车返回地面进而回收循环使用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0004]传统的控制料车返回地面的方式是,在踏台的边缘使用一个斜坡,工人推着料车从斜坡上走下来。这种控制料车返回地面的方式存在较大弊端:料车沿着斜坡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在料车自身重力作用下,料车的运动速度将会越来越大,操作工人需要时刻手扶料车,进而依靠人力控制料车使减速,此外,操作工人还要时刻保持较高注意力在料车上,以防止料车因速度过快或运动轨迹出现偏差而冲出工作区域范围。
[0005]综上所述,现有的控制料车返回地面的方式不仅费力,而且还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及控制方法,不仅实现了料车下降过程中人手与料车的分离,节省劳动力,还能控制料车按照预设的轨道缓慢下降,最终平稳安全地返回底面,极大程度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0007]结合说明书附图,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料车缓降装置,由弹簧滚轮机构2和踏台斜坡机构3组成;
[0009]所述弹簧滚轮机构2沿着踏台斜坡机构3的斜坡面302两侧固定设置,两侧弹簧滚轮机构2之间的斜坡面302上形成料车缓降通道;
[0010]所述弹簧滚轮机构2中,滚动安装有滚轮205的摆动连杆204一端与固定座铰接,摆动连杆204另一端通过弹簧206与固定座相连;
[0011]所述料车沿着料车缓降通道向下运动过程中,两侧的滚轮205在弹簧206的作用下随摆动连杆204摆动,实现对料车进行夹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滚轮机构2一一对称地成组设置在斜坡面302两侧。
[0013]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支撑侧板201、连接底板209、第一连接板212、第二支撑侧板213以及第二连接板215;
[0014]所述连接底板209固定在斜坡面302上,第一支撑侧板201与第二支撑侧板213垂直固定在连接底板209同一侧两端,第一连接板212固定在第一支撑侧板201上,第二连接板
215固定在第二支撑侧板213上;
[0015]所述第一连接板212上通过转轴连接块203旋转地安装有第一转轴202,摆动连杆204一端与第一转轴202相连;
[0016]所述摆动连杆204另一端通过弹簧206与第二连接板215相连。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摆动连杆204通过第二转轴208与弹簧206相连;
[0018]至少有两组所述弹簧206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二转轴208与第二连接板215之间。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弹簧206通过螺钉207与第二连接板215相连;
[0020]所述螺钉207一端为顶部开有弹簧连接孔的光轴段,另一端为外圆周表面开有外螺纹的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光轴段之间设有限位轴肩,螺钉207的螺纹段穿过第二连接板215,并通过锁紧螺母214锁紧固定在第二连接板215上。
[0021]更进一步地,连接底板209上开有沿斜坡面302长度方向的长条孔,并通过长条孔与斜坡面302位置可调地安装连接。
[0022]进一步地,所述滚轮205的圆周外表面为橡胶材质。
[0023]进一步地,所述踏台斜坡机构3包括:支撑框架301、斜坡面302以及踏台面303;
[0024]所述支撑框架301固定在地面上;
[0025]所述踏台面303呈水平状固定设置在支撑框架301顶部;
[0026]所述斜坡面302与踏台面303相对接并斜向下固定在支撑框架301上;
[0027]所述斜坡面302的上表面两侧开有若干组安装孔,用于与弹簧滚轮机构2固定安装。
[0028]进一步地,所述料车缓降通道入口两侧设有导向板4;
[0029]两个所述导向板4分别对称固定在位于斜坡面302最顶端两侧的弹簧滚轮机构2上侧面,并向料车缓降通道外侧翻转形成引导料车滑入斜坡面302并进入料车缓降通道的导向口。
[0030]一种料车缓降控制方法,所述料车缓降控制方法采用前述料车缓降装置,控制过程如下:
[0031]步骤S1:料车被送至踏台斜坡机构3的斜坡面302顶部的料车缓降通道入口处;
[0032]步骤S2:将料车推入料车缓降通道后,使料车在自身重力作用及两侧弹簧滚轮机构2的滚轮205夹持作用下,沿着斜坡面302向下平稳缓慢运动;
[0033]步骤S3:工人在斜坡面302底部接持下移的侧围料车1,使侧围料车1最终安全落至地面。
[00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35]1、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装置,在斜坡两侧成对地设置弹簧滚轮机构,一方面,在两侧的弹簧滚轮机构之间形成预设的滑移轨道,避免料车下降运动轨迹出现偏差;另一方面,两侧的弹簧滚轮机构对中间的料车两侧形成弹性夹持,有效控制料车的下滑速度,使料车能够安全地返回底面,极大程度地消除了安全隐患。
[0036]2、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装置,在弹簧滚轮机构的滚轮外表面附有橡胶层,防止滚轮在夹持料车两侧运动过程中出现打滑,进一步确保料车能够平稳安全地降落至底面。
[0037]3、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装置,在弹簧滚轮机构中,并排设置多组弹簧结构,使弹簧滚轮机构对料车的夹持效果更加稳定,且在料车滑过后能够快速恢复形变,准备进入下一
工作循环。
[0038]4、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装置,在弹簧滚轮机构中,滚轮采用浮动式设计,可适用于一定范围内,不同横向尺寸料车的缓降控制,适用性较强。
[0039]5、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装置,结构设计简单巧妙,制造成本低,适于普遍推广应用。
[0040]6、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装置,各组弹簧滚轮机构独立安装使用,各边弹簧滚轮机构出现损坏后,可局部进行更换,维修成本较低。
[0041]7、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控制方法,通过采用所述料车缓降装置,可实现料车下降过程中人手与料车的分离,有效节省劳动力。
附图说明
[0042]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43]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料车缓降装置中,弹簧滚轮机构在斜坡面上的安装结构局部示意图;
[0044]图3为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由弹簧滚轮机构(2)和踏台斜坡机构(3)组成;所述弹簧滚轮机构(2)沿着踏台斜坡机构(3)的斜坡面(302)两侧固定设置,两侧弹簧滚轮机构(2)之间的斜坡面(302)上形成料车缓降通道;所述弹簧滚轮机构(2)中,滚动安装有滚轮(205)的摆动连杆(204)一端与固定座铰接,摆动连杆(204)另一端通过弹簧(206)与固定座相连;所述料车沿着料车缓降通道向下运动过程中,两侧的滚轮(205)在弹簧(206)的作用下随摆动连杆(204)摆动,实现对料车进行夹持。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滚轮机构(2)一一对称地成组设置在斜坡面(302)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第一支撑侧板(201)、连接底板(209)、第一连接板(212)、第二支撑侧板(213)以及第二连接板(215);所述连接底板(209)固定在斜坡面(302)上,第一支撑侧板(201)与第二支撑侧板(213)垂直固定在连接底板(209)同一侧两端,第一连接板(212)固定在第一支撑侧板(201)上,第二连接板(215)固定在第二支撑侧板(213)上;所述第一连接板(212)上通过转轴连接块(203)旋转地安装有第一转轴(202),摆动连杆(204)一端与第一转轴(202)相连;所述摆动连杆(204)另一端通过弹簧(206)与第二连接板(215)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连杆(204)通过第二转轴(208)与弹簧(206)相连;至少有两组所述弹簧(206)相互平行设置在第二转轴(208)与第二连接板(215)之间。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一种料车缓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206)通过螺钉(207)与第二连接板(215)相连;所述螺钉(207)一端为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国兴张晓龙王亭力武继新宫正军费科举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