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6710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装置,以及封闭该显示装置的背面的盖。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板、底盘,以及保持住该板外缘的框。在所述显示设备中,框带有延长部分,该延长部分从显示装置的一侧伸出,并且从底盘一端向外突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基于并要求于2003年3月7日申请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03-062326的优先权权利,将该篇申请的全部内容引入于此,以供参考。
技术介绍
1.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显示设备的显示装置结构,所述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比如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2.现有技术说明近年来,对于用作个人电脑显示设备的显示装置来说,需要微小结构和节约空间。带着这种需要,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即往往为计算机显示器使用那些在微小结构和节约空间方面卓越的LCD(液晶显示器)监视器,而不是使用CRT(阴极射线管)监视器。通过使用具有微小结构的显示装置,比如LCD监视器,在微小结构和节约空间方面卓越的携式信息处理设备在市场上被采纳,比如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No.2000-019978披露了一种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设备,在所述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中,为了增加显示设备中正面装饰板的机械强度,使用了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正面装饰板。此外,日本已公开专利申请No.2001-337621披露了一种平面液晶显示装置,在该平面液晶显示装置中,LCD监视器的视频信号形成电路板被直接安装到显示装置内部,这样就使得不必提供电路板的专用承重部分。附图说明图1是常规显示装置结构的透视分解图。图2是沿图1中所示直线II-II′的方向而获取的常规显示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图1的显示设备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LCD(液晶显示器)显示设备的示例。如图1所示,所述LCD显示设备20通常是通过将正面装饰板1、显示装置2、与显示装置有关联的电子部件3、用于将显示装置可移动地安装到计算机壳体的机械部件4以及盖5组装而成的。如图2所示,在其中将上述组件1-5组装在一起的LCD显示设备20,具有等于正面装饰板1、显示装置2和盖5三者总高的高度。然而,对于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设备而言,需要微小的结构。为了满足这种需要,经过多年,存在这样一种趋势,即显示装置的高度被制得更小。实现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设备的微小结构,存在几种方法。此类方法中的一种典型方法就是使LCD显示装置的高度变得更小。例如,典型方法集中于采取两个措施将LCD显示装置中所用玻璃板的高度做小;以及将LCD显示装置中背景光源的光导板的高度做小。图3是图1中常规显示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所述LCD显示设备包括框6、玻璃板7、多层光薄片8、光导板9、底盘(chassis)10、印刷电路板11和CCFL(冷阴极荧光灯)12。在图3的LCD显示设备中,所述框6通常是用于保持住玻璃板7外缘的组件部分。框6是通过模制成型(molding)来制造的,而该框6的模制成型件在其端部向下弯曲。框6被布置成一个箱形结构,以便于使框6的向下弯曲部分包围住底盘10的端面。通过在底盘10上将光导板9、光薄片8和玻璃板7逐个堆叠起来,来把它们安装在底盘10的内部。CCFL灯12被安置在底盘10的基底部分(图3的左手侧)内的一个位置上,在该位置灯12正对着光导板9的入射侧边(incidence-sideedge)。印刷电路板11被安装在靠近底盘10的边缘部分(图3的右手侧)的光导板9的背面下。上述安装方法所采取的两个措施,在某种程度上不足以实现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设备的微小结构,利用这两个措施仍然存在尚未解决的问题。换句话说,对于使LCD显示设备中所用玻璃板的高度做小的措施来说,当玻璃板变薄时,很难保证玻璃板的机械强度处于要求的水平。对于使光导板的高度做小的措施来说,当光导板变薄时,很难保证背光灯的亮度处于所需水平。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颖而有效的显示装置结构,在该显示装置结构中消除了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结构,比如LCD显示装置,它通过利用新的安装方法而实现便携式信息设备的显示设备的微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显示设备来实现的,该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装置,它具有板、底盘和保持住板外缘的框,该框提供有延长部分,该延长部分从显示装置的侧面伸出,并且从底盘的末端向外突出;和一盖,它封闭显示装置的背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电子设备来实现的,该电子设备包括一显示装置,具有板、底盘和保持住板外缘的框,该框提供有延长部分,该延长部分从显示装置的侧面伸出,并且从底盘的末端向外突出;和一盖,它封闭显示装置的背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一种显示装置来实现的,该显示装置包括一板;一底盘;和一框,它保持住板的外缘,所述框提供有延长部分,该延长部分从显示装置的侧面伸出,并且从底盘的末端向外突出。在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中,所述显示装置中框的构造是从其端部向下弯曲的框的常规箱形结构改进而来的,以便框从显示装置的侧面伸出,而不必弯曲它。由显示装置和盖的端面围绕的内部空间,形成于框延长部分的背面下。因此,就可以将电子部件安置在位于底盘末端处的内部空间里面,并且不必再使用正面装饰板来遮盖所述电子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常规结构所需的正面装饰板不再是必需的,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可以通过消除正面装饰板的高度来实现微小结构。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满足对便携式信息处理设备的显示设备的微小结构的需要。附图简要说明当结合附图来阅读时,根据以下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图1是常规显示装置结构的透视部件分解图。图2是沿图1中所示直线II-II′的方向而获取的常规显示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图3图1中常规显示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设备的优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沿图4中所示直线V-V′的方向而获取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结构的透视部件分解图,在该实施例中并入图4的显示装置。图7是沿图6中所示直线VII-VII′的方向而获取的显示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设备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结构的透视部件分解图。图9是图6的显示装置结构图,以用于解释组装方法。图10是图6中显示装置结构的剖视图。图11是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的透视图,在该笔记本式个人计算机中并入了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装置结构。优选实施例详述现在将参照附图来给出对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说明。图4是本专利技术显示设备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透视图。图5是沿图4中所示直线V-V′的方向而获取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LCD显示装置32包括一个框(bezel),框保持住玻璃板的外缘32c。所述框设有延长部分32a,延长部分32a靠近显示装置32的基底部分、从显示装置32的纵向侧面伸出,并且从底盘10的末尾向外突出。在框延长部分32a的背面下,形成由显示装置32和盖5的端面围绕的内部空间32b。在图1的常规显示装置结构中,框6是通过模制成型来提供的,并且框6的模制成型件在其尾部向下弯曲。框6被布置成一个箱形结构,以便于使框6的向下弯曲部分覆盖底盘10的端面。相反,在图4的显示装置32中,框提供有延长部分32a,而这个延长部分32a靠近显示装置32的基底部分、从显示装置32的纵向侧面伸出,并且从底盘10的末尾向外突出。内部空间32b被显示装置32和盖5的端面所围绕,而内部空间32b是在延长部分32a的背面下形成的。通过利用框延长部分32a,就能在底盘10的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一显示装置,它具有一板、一底盘和一保持住该板外边缘的框,该框带有延长部分,该延长部分从显示装置的侧面伸出,并且从底盘的一端向外突出;以及    一盖,它封闭显示装置的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英一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