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6091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5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所述车架(1000)包括本体部(100)、联接于本体部(100)前端的立管部(200)和保险杠部(300),其中,位于本体部(100)与立管部(200)之间的联接处(A)还包覆加强板(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00)完全包覆所述本体部(100)与所述立管部(200)的联接处(A)。通过在本体部与立管部之间的联接处设置加强板,可以提升本体部与立管部之间的联接强度,避免在行驶过程中立管承受扭力而破坏立管部与本体部之间的联接强度,从而使车架整体结构更可靠,保证了车架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车架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车架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三轮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情况下跨骑载货摩托车的主要用途为运输、转运货物为主要作用。当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充分利用它的载货能力,进行载货来体现他的价值,导致我们正三轮摩托车的转向前立管的整体的承载过重,就相对要求车架在这块的强度要高;如图1所示,车架1000

包括本体部100

和联接在本体部100

前端的立管部200

,为了提高联接处的结构强度,因此,需要在车架1000

的立管部200

与本体部100

之间包覆加强板400

以提高立管部200

与本体部100

之间的联接强度;但是现有技术中,由于保险杠部300

的存在,为了加快加工效率,往往加强板400

没有完全将联接处进行包覆,尤其是靠近下端的联接处,这就导致立管部200

与本体部100

之间的联接结构强度不高,容易发生断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所述车架包括本体部、联接于本体部前端的立管部和保险杠部
[0005]其中,位于本体部与立管部之间的联接处还包覆加强板;
[0006]其特征在于,
[0007]所述加强板完全包覆所述本体部与所述立管部的联接处。
[0008]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本体部与立管部之间的联接处设置加强板,可以提升本体部与立管部之间的联接强度,避免在行驶过程中立管承受扭力而破坏立管部与本体部之间的联接强度,从而使车架整体结构更可靠,保证了车架的使用寿命及安全性能。
[0009]另外,根据本技术的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加强板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联接部和第二联接部;
[0011]所述第一联接部包覆于所述立管部;
[0012]所述第二联接部包覆于所述本体部上,且至少延伸至保险杠部与本体部的相联处。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在所述第一联接部和所述第二联接部的之间还形成有弧形过渡段。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当所述第二联接部延伸越过所述保险杠部联接在本体部上的部分时,所述第二联接部靠近保险杠部的一端开设有开口部,至少部分联接在本体部上且靠近联接处一端的保险杠部容置于所述开口部内。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开口部为V型结构,其适于与所述保险杠部联接
在本体部上的部分的外轮廓相接合。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立管部与所述本体部的联接处距离保险杠部的最小距离L
min
、所述第二联接部沿着与联接处相垂直的方向的最小距离T
min
、最大距离T
max
三者之间的关系满足:
[0017]0.7L
min
≤T
min
≤0.9L
min

[0018]T
max
≥2L
min

[0019]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加强板通过折弯、冲压工艺而形成。
[0020]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加强板与所述车架之间通过焊接联接。
[0021]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加强板包括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车架的两侧。
[0022]在本技术的一个示例中,位于所述立管部上两个所述加强板之间未包覆部分的弧长不大于所述立管部圆周弧长的1/8。
[0023]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技术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理解本技术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技术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0025]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现有技术中加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的主视图;
[0027]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的俯视图;
[0028]图4为图2中Q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9]图5为图2中Q处的受力分析图。
[0030]附图标记列表:
[0031]车架1000;
[0032]本体部100;
[0033]立管部200;
[0034]保险杠部300;
[0035]加强板400;
[0036]第一联接部401;
[0037]第二联接部402;
[0038]开口部4021;
[0039]弧形过渡段403;
[0040]联接处A;
[0041]现有技术中的附图标记:
[0042]车架1000


[0043]本体部100


[0044]立管部200


[0045]保险杠部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了使得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7]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联接”或者“相联”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联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联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48]本技术公开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所述车架(1000)包括本体部(100)、联接于本体部(100)前端的立管部(200)和保险杠部(300),其中,位于本体部(100)与立管部(200)之间的联接处(A)还包覆加强板(400);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00)完全包覆所述本体部(100)与所述立管部(200)的联接处(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400)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联接部(401)和第二联接部(402);所述第一联接部(401)包覆于所述立管部(200);所述第二联接部(402)包覆于所述本体部(100)上,且至少延伸至保险杠部(300)与本体部(100)的相联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联接部(401)和所述第二联接部(402)的之间还形成有弧形过渡段(403)。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二联接部(402)延伸越过所述保险杠部(300)联接在本体部(100)上的部分时,所述第二联接部(402)靠近保险杠部(300)的一端开设有开口部(4021),至少部分联接在本体部(100)上且靠近联接处(A)一端的保险杠部(300)容置于所述开口部(4021)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架的加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部(40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继东王慎林郑庆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宗申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