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模块以及其反折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5571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平面显示器模块,其包括一显示面板、一可挠性电路板以及一框体。可挠性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且此第一端与显示面板部分连接。框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且第二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槽。显示面板配置于第一表面上,可挠性电路板则弯折配置于第二表面,且可挠性电路板被卡合固定于卡槽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平面显示器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反折固定机构的平面显示器模块。
技术介绍
液晶显示屏幕具有高画质、体积小、重量轻、低驱动电压、低消耗功率等优点。液晶显示屏幕的主要制作工艺包括有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制作工艺、彩色滤光板制作工艺、液晶显示单元组装制作工艺、液晶显示模块组装制作工艺等。其中,液晶显示模块组装制作工艺是将已与印刷电路板组装完成的液晶显示面板叠置于背光模块上,再通过双面胶或金属框粘贴或锁合于背光模块中的框体,并将印刷电路板反折到框体的背面,而完成该液晶显示面板及该背光模块的组装作业。然而,传统的液晶显示模块组装制作工艺存在许多问题。图1A绘示的是以现有方式将可挠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固定于框体(frame)的示意图。现有方式是以双面胶112沿三边或整面地将可挠性电路板104粘贴固定于框体102上。但是,由于可挠性电路板104需沿着框体102侧边折弯,此折弯所产生的弯曲力矩(bending-moment)及反作用力(counterfbrce)容易造成可挠性电路板104上翘外翻。再者,在环境测试之后,双面胶112会因受热而造成其粘性降低或变形,使得可挠性电路板104产生翘起的异常情形。因此,这种组装方式不但耗费工时,且无法确实固定可挠性电路板104。图1B绘示另一种现有方式固定可挠性电路板于框体的示意图。除了双面胶112之外,此种现有方式更多加一金属框114,用以将可挠性电路板104夹置固定于框体102上。但是,这种组装方式多了一道金属框固定的步骤,甚为费时,且需要消耗更多的原料成本。综合来说,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缺点1.可挠性电路板的翘起异常;2.增加原料及组装加工成本;3.返工性及原料的再利用性不良,原料损失成本高;以及4.模块整体厚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平面显示器模块,其整体厚度较低,且可降低原料及组装加工成本,并提高生产合格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此平面显示器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一可挠性电路板以及一框体。可挠性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与显示面板部分连接。框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第二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槽。显示面板配置于第一表面,可挠性电路板则是弯折配置于第二表面,且可挠性电路板是被卡合固定于卡槽之中。本专利技术另外提供了一种反折固定机构,具有良好的返工性以及再利用性,并可改善现有固定不良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此反折固定机构是用以将一可挠性电路板固定在一框体上。可挠性电路板的第一端部分连接于一显示面板。反折固定机构的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一个卡槽配置于框体的表面,以卡合固定可挠性电路板于卡槽之中。本专利技术可降低模块的原料及组装加工成本,并提高产品的合格率。由于可挠性电路板是使用类似Zip-Connector插拔方式来固定,因此其返工性佳。再者,用以辅助固定的双面胶是直接粘贴于框体上,其返工后原料的再利用性佳。而且,此模块的整体厚度不会增加,低于现有模块的厚度。附图说明图1A绘示以现有方式将可挠性电路板固定于框体的示意图;图1B绘示另一种现有方式将可挠性电路板固定于框体的示意图;图2A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2B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图3A绘示图2B的第一卡槽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B绘示图2B的第二卡槽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以及图4绘示图2B的第一卡槽以及可挠性电路板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利用框体的结构设计以及其组装方式,即先将可挠性电路板插入框体的卡槽中,再将显示面板组装于框体的另一表面上,甚至可使用补强板以补强可挠性电路板的挺性,如此来改善现有固定不良的问题,并节省原料及组装加工成本。亦即,本专利技术可防止可挠性电路板被弯折组装于框体之后,因其弯折的反作用力而产生固定不良甚至损害到光学材料的情形。图2A绘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此平面显示器模块200a包括一显示面板位于框体202的背面、一可挠性电路板204以及一框体202。可挠性电路板204具有一第一端222,且此第一端222与显示面板部分连接。框体202具有一第一表面(图2A未显示的框体202的背面)以及一第二表面(图2A所示的框体202的正面),且第二表面具有一第一卡槽212b,框体202可以具有开口(未标号),如图2A所示,可暴露出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或是不具有开口。显示面板配置于第一表面,可挠性电路板204则是弯折配置于第二表面。而且,可挠性电路板204被卡合固定于第一卡槽212b之中。在此较佳实施例中,此平面显示器模块200a更包括一背光模块位于框体202中。可挠性电路板204是以与第一端222相对的第二端224插入并固定于第一卡槽212b中。除了第一卡槽212b之外,此平面显示器模块200a更包括第二卡槽212a,分别对应可挠性电路板204的第一端222且不与显示面板连接的剩余部分而配置于框体202的第二表面,以供插入并固定可挠性电路板204的第一端222中不与显示面板连接的剩余部分。再者,较佳地更可使用一双面胶214粘贴于第二表面以及可挠性电路板204之间,以加强两者间的固定关系。由于此种固定方式为刚体及刚体的结合,双面胶214在此转变为辅助的功能,因此较不会因双面胶或是其它外在因素而造成产品外观不良甚至影响光学品质。此平面显示器模块200a更可包括至少一凸起部216,例如柱状凸起部、锥状凸起部或是锥柱状凸起部,配置于第二表面上,且可挠性电路板204也具有孔洞以供对应嵌入凸起部216,通过凸起部以及孔洞的配合进一步定位该可挠性电路板204以及该框体202。此外,此框体202可使用开合模射出成型,不需添加滑块及斜销,因此模具成本也不会增加。图2B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与图2A所示的平面显示器模块200a不同的是,此平面显示器模块200b包括第一卡槽212c,分别对应可挠性电路板204的第二端224的两端点而配置于第二表面上,以供插入并固定该第二端224的两端点。也就是说,已知此技术人员当视设计需要以及实际状况,调整卡槽的数目或位置,并不受限于第2A图或第2B图的实施例所示的卡槽数目及位置。而框体202可为具有开口(未标号),如第2B所示,可暴露出显示面板的部分区域,或是不具有开口。图3A绘示图2B的第一卡槽212c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3B绘示图2B的第二卡槽212a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用以详细说明上述的第一卡槽及第二卡槽的细节。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上述该些卡槽较佳地被配置于框体202的边缘位置,以方便结构设计以及进行组装。如图3A所示,第一卡槽212c配置于框体202的边缘位置,且具有高度为h的开口以供插入可挠性电路板204的第二端224的端点。如图3B所示,第二卡槽212a同样是配置于框体202的另一边缘位置,且具有开口以供插入可挠性电路板204的第一端222的不与显示面板造接的剩余部分。然而,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视设计需要以及实际状况,改变第一卡槽以及第二卡槽的形状或开口结构,并不受限于图3A或图3B的实施例所示的卡槽形状或开口结构。以下将以第一卡槽212c为例,进一步说明卡槽的开口高度以及可挠性电路板2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显示器模块,包括:一显示面板;一可挠性电路板,该可挠性电路板具有一第一端,且该第一端与该显示面板部分连接;以及一框体,具有一第一表面以及一第二表面,且该第二表面具有至少一个卡槽,其中该显示面板是配置于该第一表 面,该可挠性电路板配置于该第二表面,且该可挠性电路板是被卡合固定于该卡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靖师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