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模块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759351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图像显示系统包括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装置、OLED模块及电子装置。上述OLED装置包括一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具有有源元件阵列设置于显示区域,及控制电路设置于周边区域。滤色器基板对向设置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其包括对应于该显示区域的被黑色矩阵层围绕的滤色器元件,以及对应于该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层延伸部。有机发光元件像素阵列设置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该滤色器基板对应的显示区域之间,各有机发光元件包括阳极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电极。第一导电媒介,电性连接该控制电路与该黑色矩阵层延伸部,以及第二导电媒介,电性连接该黑色矩阵层与该阴极电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具有顶部阴极接触的有源阵列式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及其图像显示系统。
技术介绍
平面显示器装置,例如有才几发光显示器(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简称OLED)及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具有许多的优点,例如体积小、重量轻、低电力消耗等等。因此,平面显示器装置已经广泛地被应用于手提式电脑、行动电话等等电子产品。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元件具自发光的特性,使其兼具室内及户外不同环境光条件下的应用。大体而言,传统OLED元件包括一阳极、 一有机发光(electroluminescent)层与一阴极,并于阳极与阴极间施加偏压,通过有机发光层达到显示图像的效果,且其技术持续朝向高发光效率与长显示寿命发展。有源元件阵列式有机发光显示器(AM-OLED)元件包括有源元件(例如薄膜晶体管(TFT))阵列及对应的OLED像素。各OLED像素的阳极电极由对应的薄膜晶体管(TFT)控制,而其阴极电极连接显示器元件周边的控制电路。接触电性连接,然而阴极接触与阴极电极间的电性连接处,会因阴极电极的阶梯覆盖性(stepcoverage)不佳,而导致断线或剥离,进而影响其显示品质及可靠度。图1是显示传统AM-OLED元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请参阅图1,传统的AM-OLED元件100包括一基板11 ,其包括一有源区域AR和一周边区域PR。于有源区域AR处,多个有源元件20构成的阵列设置于基板11上。有源元件20,例如为薄膜晶体管(TFT)包括一栅极25、栅极介电层23及半导体层21作为TFT的漏极/源极与通道。保护层12和13设置于基板11上,以隔离各TFT元件与电性连接。信号线26A与26B分别连接TFT元件的源4极和漏极,其中信号线26B进一步连接各像素OLED元件的阳极电极。一 层间介电层13A设置于保护层13上用以隔离各TFT元件与OLED元件。像素隔离结构16,设置于层间介电层13A上,以定义并分隔各OLED 元件。各OLED元件包括一 阳极电极14由 一 电性接触与信号线26B电性连 接、各色有机发光层18于阳极电极14上,与一连续的阴极电极32于有机 发光层18上。 一保护层34设置于阴极电极32上。另一方面,连续的阴极电极32延伸到基板11的周边区域PR,并于一 阴极接触开口与信号线28(例如PVEE信号线)电性连接。然而,阴极电极32 于阴极接触开口段差处30的阶梯覆盖性(step coverage)不佳,而导致断线或 剥离,进而影响其显示品质及可靠度。再者,美国专利第US 7,173,373号揭露一种AM-OLED元件,在有源元 件基板制作多个阴极接触,以辅助周边的控制电路与阴极电极的电性连接。 然而,制作额外的阴极接触会增加工艺的复杂度,例如在图案化像素电极及 接触孔时,需更精确的光照对准系统,同时额外的阴极接触会降低AM-OLED 元件的开口率(aperture ratio)。有鉴于此,业界企需一种有源阵列式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及图像显示系 统,其具有顶部阴极接触,以避免于阴极接触处发生断线或剥离。
技术实现思路
有筌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有源阵列式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其 周边电路的阴极控制信号线由一导电媒介电性连接上基板(滤色器基板)的黑 色矩阵(BM)层,由另一导电媒介电性连接阴极电极,避免因阴极电极的阶梯 覆盖性(step coverage)不佳导致断线或剥离,进而改善AMOLED的显示品质 及可靠度。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包括有源元件阵列基 板,包括有源元件阵列设置于显示区域,及控制电路设置于周边区域;滤色 器基板对向设置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其包括对应于该显示区域的被黑色 矩阵层围绕的滤色器元件,以及对应于该周边区域的黑色矩阵层延伸部;有 机发光元件像素阵列,设置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该滤色器基板对应的显 示区域之间,各有机发光元件包括阳极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电极;第 一导电媒介,电性连接该控制电路与该黑色矩阵层延伸部;以及第二导电媒5介,电性连接该黑色矩阵层与该阴极电极。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模块,包括有机发 光显示器装置,以及控制器,耦接至该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装置,且根 据输入信号控制该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装置使其产生图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有机发光显示器模块,以及 输入装置,耦接至该控制器,以提供该有机发光显示器模块显示图像的依据。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 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传统AM-OLED元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AM-OLED显示器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M-OLED显示器装置沿剖面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4A-4I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AM-OLED装置的各制作步骤的剖 面示意图4J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AM-OLED装置的显示区域AR 的剖面示意图5A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AM-OLED装置的显示区域AR 的剖面示意图5B-5E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各导电媒介的形状与对应黑色矩阵 层位置的示意图6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再一实施例的AM-OLED装置的显示区域AR的 剖面示意-'^发即 的方块示意图;以及图8是」 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习知部分(图1)100 传统的AM-OLED元件;11 基板;12、 13 保护层;13A 层间介 电层;14 阳极电极;16 像素隔离结构;18 有机发光层;20 有源元件;21 .置的方块示6半导体层;23 栅极介电层;25 栅极;26A与26BM言号线;28 信号线;30 开口段差处;32 阴极电极;34 保护层;AR 有源区域;PR 周边区域。 本专利技术部分(图4-8)200 AM-OLED装置;211、 411 下基板(有源元件阵列基板);212、 213、 412、 413 保护层;213A、 413A 层间介电层;214、 414 阳极电极;216、 416 像素隔离结构;218、 418 有机发光层;220、 420 有源元件;421 半导 体层;423 栅极介电层;425 栅极;226C、 426A、 426B 信号线;232、 432 阴极电极;432A 薄金属层;432B 透明氧化物导电层;234、 434、 434A-434D 保护层;235、 248、 435 导电i某介、435A-435D 开口 ; 436 辅助导电层(导 电媒介);245、 445 黑色矩阵层;245A 黑色矩阵层延伸部;240R、 240G、 240B、 440R、 440G、 440B 滤色器元件;250、 450 上基板(滤色器基板); AR 有源区域;PR 周边区域;1 AM-OLED面板;2 控制器;3~AM-OLED 元件(模块);4 输入元件;5 电子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以各实施例并伴随着图式说明的范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参考依据。在 图式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皆使用相同的图号。且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有机发光显示器装置,包括: 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包括设置于显示区域的有源元件阵列,及设置于周边区域的控制电路; 滤色器基板,对向设置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其包括对应于该显示区域的被黑色矩阵层围绕的滤色器元件,以及对应于该周边区 域的黑色矩阵层延伸部; 有机发光元件像素阵列,设置于该有源元件阵列基板与该滤色器基板对应的显示区域之间,各有机发光元件包括阳极电极、有机发光层以及阴极电极; 第一导电媒介,电性连接该控制电路与该黑色矩阵层延伸部;以及 第二 导电媒介,电性连接该黑色矩阵层与该阴极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川逸彭杜仁
申请(专利权)人: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