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265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属于传感器技术领域,包括:与机车轮轴相连的驱动盘,和与机车轴箱端盖相连的传感器本体,以及在驱动盘与传感器本体之间设置有浮动机构,其中,该浮动机构包括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以及位于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之间的联动器,且第一拨叉与联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浮动结构,第二拨叉与联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浮动结构。通过第一浮动结构和第二浮动结构,以此来补偿机车轮轴与传动器本体中转轴之间由于装配,或者机车振动、拐弯等情况而造成的误差,实现机车轮轴与转轴之间的自适应定位,从而保证机车轮轴与转轴之间的实时同步转动,进而提高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使用的可靠性。度传感器使用的可靠性。度传感器使用的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传感器
,涉及一种光电速度传感器,特别是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

技术介绍

[0002]在轨道交通领域,为了检测和有效控制机车动力轮对的转速,普遍会在轮对轴端安装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随着对列车运行速度和安全性能的要求逐渐提高,因此,对轴端速度传感器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但是,现有的轴端速度传感器在安装于机车轮轴上后,会发生轴端速度传感器中传感器本体的转轴轴线与机车轮轴轴线存在不同轴的情况,而产生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其一,轴端速度传感器与机车轮轴在安装时存在装配误差从而导致传感器本体的转轴轴线与机车轮轴的轴线不同轴;其二,机车在运行过程中,轮轴发生振动或者在转弯时发生偏移,从而导致传感器本体的转轴轴线与机车轮轴的轴线不同轴。
[0004]由于上述两方面原因的存在,降低了轴端速度传感器在检测时的可靠性,并且这两方面的原因是每辆机车上均存在的,无法避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能够补偿轮轴轴线与传感器本体的转轴轴线不同轴时产生的误差,从而提高其可靠性的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包括:与机车轮轴相连的驱动盘,和与机车轴箱端盖相连的传感器本体,以及在驱动盘与传感器本体之间设置有浮动机构,其中,该浮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盘相连的第一拨叉,和与传感器本体中的转轴相连的第二拨叉,以及位于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之间的联动器,且第一拨叉与联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浮动结构,第二拨叉与联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浮动结构。
[0007]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第一浮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拨叉上的第一凸部/第一凹部,和对应设置于联动器上的第一凹部/第一凸部;第二浮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拨叉上的第二凸部/第二凹部,和对应设置于联动器上的第二凹部/第二凸部。
[0008]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第一凸部、第一凹部、第二凸部以及第二凹部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第一凸部对称设置于第一拨叉上,两个第二凸部对称设置于第二拨叉上,两个第一凹部和两个第二凹部分别对称设置于联动器上。
[0009]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位于联动器上的两个第一凹部和两个第二凹部间隔设置。
[0010]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位于联动器上的两个第一凹部的连线与两个第二凹部的连线相互垂直。
[0011]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呈腰鼓状设置,且在第一凸部与对应第一凹部之间,第二凸部与对应第二凹部之间形成点面或者线面接触,其中,第一凹部与第二凹部呈U型凹槽设置。
[0012]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第一凸部上沿转轴轴线方向的两端直径尺寸小于第一凸部中间的直径尺寸;第二凸部上沿转轴轴线方向的两端直径尺寸小于第二凸部中部的直径尺寸。
[0013]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第一拨叉包括第一挡板,且第一挡板的一侧设置有与驱动盘相连的连接柱,第一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一凸部,其中,连接柱与驱动盘之间通过凹凸嵌套配合,并通过紧固件实现第一拨叉与驱动盘的锁定。
[0014]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连接柱上设置有定位销,且在驱动盘上设置有与定位销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孔。
[0015]在上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中,第二拨叉包括第二挡板,且第二挡板的一侧设置有与转轴相连的凹腔,并通过紧固件锁定第二拨叉与转轴之间的连接,其中,第二挡板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凸部。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通过第一拨叉与联动器之间的第一浮动结构,和第二拨叉与联动器之间的第二浮动结构,以此来补偿机车轮轴与传动器本体中转轴之间由于装配,或者机车振动、拐弯等情况而造成的误差,实现机车轮轴与转轴之间的自适应定位,从而保证机车轮轴与转轴之间的实时同步转动,进而提高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使用的可靠性;(2)、两个第一凸部、两个第一凹部、两个第二凸部以及两个第二凹部分别对应对称设置,使得机车在振动或者拐弯时,第一拨叉与联动器之间所产生的作用力,以及第二拨叉与联动器之间所产生的作用力,能够更为均匀的作用于联动器上,避免作用力的局部集中,从而延长联动器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浮动机构对于误差补偿的效果,另外,对称结构更容易加工,以此降低传感器的制作工艺和制造成本;(3)、将两个第一凹部的连线与两个第二凹部的连线相互垂直,能够进一步使得联动器在承受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产生的作用力时分布更为均匀,从而进一步延长联动器的使用寿命以及提高浮动机构对于误差补偿的效果;(4)、将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设置成腰鼓状,使得当机车运行时机车轮轴产生轴向窜动,或者径向窜动,或者轴向和径向同时窜动时,呈浮动形态的联动器可分别依靠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上呈腰鼓状的第一凸部和第二凸部,在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之间进行自由轴向或者径向移动,以此达到消除机车轮轴的轴向窜动和径向窜动对传感器本体中转轴转动的影响,从而实现机车轮轴转速实时传递给传感器本体的转轴,进而提高传感器检测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与机车轮轴、机车轴箱端盖相连的剖视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的爆炸图。
[0020]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驱动盘与第一拔叉相结合的剖视图。
[0021]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传感器本体与第二拨叉相结合的剖视图。
[0022]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浮动机构的爆炸图。
[0023]图中,100、机车轮轴;200、驱动盘;210、定位孔;300、机车轴箱端盖;400、传感器本体;410、转轴;500、浮动机构;510、第一拨叉;511、第一挡板;512、连接柱;513、定位销;520、第二拨叉;521、第二挡板;522、凹腔;530、联动器;531、加强筋;540、第一浮动结构;541、第一凸部;542、第一凹部;550、第二浮动结构;551、第二凸部;552、第二凹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5]需要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6]如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包括:与机车轮轴100相连的驱动盘200,和与机车轴箱端盖300相连的传感器本体400,以及在驱动盘200与传感器本体400之间设置有浮动机构500,其中,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与机车轮轴相连的驱动盘,和与机车轴箱端盖相连的传感器本体,以及在驱动盘与传感器本体之间设置有浮动机构,其中,该浮动机构包括与驱动盘相连的第一拨叉,和与传感器本体中的转轴相连的第二拨叉,以及位于第一拨叉和第二拨叉之间的联动器,且第一拨叉与联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一浮动结构,第二拨叉与联动器之间设置有第二浮动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浮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一拨叉上的第一凸部/第一凹部,和对应设置于联动器上的第一凹部/第一凸部;第二浮动结构包括设置于第二拨叉上的第二凸部/第二凹部,和对应设置于联动器上的第二凹部/第二凸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凸部、第一凹部、第二凸部以及第二凹部的数量均为两个,其中,两个第一凸部对称设置于第一拨叉上,两个第二凸部对称设置于第二拨叉上,两个第一凹部和两个第二凹部分别对称设置于联动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联动器上的两个第一凹部和两个第二凹部间隔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轴端光电速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位于联动器上的两个第一凹部的连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伟杨敏顾忠辉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