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震搜救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406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震搜救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前、后两端侧部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机翼,所述机翼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机器人本体前端还设置有广角摄像机,所机翼上还设置有吸附装置及电机,通过吸附装置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下方还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连接导杆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及侧部还设置有若干信号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地震搜救机器人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搜救人员在进行搜救工作时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解决了机器人在大空间应用上的功能单一限制,不仅可以空中作业,还可以地面作业,缩短了搜救时间。缩短了搜救时间。缩短了搜救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震搜救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搜救机器人领域,特别针对一种地震搜救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地震发生后,地表的建筑物被大肆破坏变得残缺不全给搜救人员的工作造成极大的不便,并且在进入废墟搜救的过程中时常伴随着余震的发生,对搜救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极大的威胁。一些狭小的空间搜救人员是无法深入其内的,这时就需要机器人替代搜救人员去完成这样的工作,现在的地震搜救机器人从应用空间上大致可分为地面搜救机器人和空中搜救机器人。其机器人的形态和行驶结构种类繁多,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局限性,应用空间不同所使用的机器人就不同,这就意味着搜救人员至少要携带两种类型的搜救机器人才能进行全面的空间搜救作业。这样的工作模式不仅增加了搜救人员身体的体力消耗速度,还延误了搜救时间,这对于搜救工作来说是极其不利的。所以需要一种应用空间广泛的搜救机器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减少搜救人员的体力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震搜救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智能化,应用空间广泛,便于携带的搜救机器人。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震搜救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前、后两端侧部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机翼,所述机翼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机器人本体前端还设置有广角摄像机,所机翼上还设置有吸附装置及电机,通过吸附装置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下方还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连接导杆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及侧部还设置有若干信号灯。
[0005]所述机器人本体还内置有控制器。
[0006]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设置有传感器及红外热成像仪。
[0007]本技术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搜救人员在进行搜救工作时不必要的体力消耗。解决了机器人在大空间应用上的功能单一限制,不仅可以空中作业,还可以地面作业,缩短了搜救时间。
附图说明
[0008]图1是本技术机器人整体结构框架示意图;
[0009]图2

3是本技术机器人机翼结构示意图;
[0010]图4是本技术机器人机器人行驶结构示意图;
[0011]图5是本技术机器人连接导杆结构示意图;
[0012]图6是本技术机底部及信号灯结构示意图;
[0013]图7是本技术机器人广角摄像机、LED灯结构示意图;
[0014]图8是本技术功能器件结构示意图;
[0015]图9是本技术机器人机翼旋转电机及吸附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
[0017]参见图1

9所示,一种地震搜救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所述机器人本体前、后两端侧部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机翼,所述机翼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机器人本体前端还设置有广角摄像机,所机翼上还设置有吸附装置及电机,通过吸附装置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下方还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连接导杆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及侧部还设置有若干信号灯。
[0018]所述机器人本体还内置有控制器。
[0019]所述机器人本体上还设置有传感器及红外热成像仪。
[0020]地震发生后,地表建筑物被破坏的残缺不全。搜救人员在展开搜救工作之前,需要对整灾区进行全面的灾情统计。搜救人员可操控控制器对机器人进行无线控制,机器人车体1内置的四个电机43通过设置电机旋转角度使得机翼2、4、7、9旋转到吸附装置44的卡槽位置并与之重合,机翼2、4、7、9上搭载的吸附装置11、13小型电磁铁块与机器人车体1四周搭载的吸附装置44表面的小型电磁铁块经过直流电通电后所产生电磁吸附使得机翼2、4、7、9与机器人车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0021]机翼2、4、7、9上搭载的无刷电机12、14通过高速旋转,使螺旋桨3、5、7、9通过无刷电机12、14的高速旋转产生反推力,使机器人受于反推力而升空飞行作业。车体前方搭载的广角摄像机6,通过上下旋转运动来监控查看灾区受灾情况。
[0022]机翼4、9上的螺旋桨5、10通过两个顺时针旋转的无刷电机增加转速,机翼2、7上的螺旋桨3、8通过两个逆时针旋转的无刷电机降低转速,由于反扭矩影响机器人就会在空中盘旋侦查灾情,利用GPS定位系统 46、气压高度传感器47,获取机器人在空中飞行作业时的经纬度和高度信息,通过无线传输反馈到控制器45显示屏上,以便搜救人员随时掌握机器人飞行状态。
[0023]当需要操控机器人向前飞行或转向飞行侦查搜救时,机翼2、9上的无刷电机提高转速带动螺旋桨3、10高速旋转,同时机翼7、4上的无刷电机降低转速带动螺旋桨8、5的转速降低,其机器人螺旋桨3、10高速旋转产生的升力大于螺旋桨8、5旋转产生升力使得机器人可以向前飞行。同理机翼7、9上的无刷电机加速,机翼4、2上的无刷电机减速,飞机向左倾斜从而向左飞行。当机翼4、2上的无刷电机加速,机翼7、9上的无刷电机减速,飞机向右倾斜从而向右飞行。
[0024]在不断地搜寻过程中,搜救人员不需要随身携带机器人增加身体重量进行搜救工作,只需要操控控制器45使机器人升空跟随作业。当需要机器人进入废墟的建筑物内部进行搜救工作的时候,首先操控机器人飞入建筑物内部,机翼2、4、7、9上的无刷电机带动螺旋桨3、5、8、10转速降低下降到地面,断开机器人车体1四周吸附装置44上小型电磁铁与机翼
2、4、7、9上吸附装置11、13上小型电磁铁之间的电磁吸附连接。机器人车体1内置的电机43通过旋转回收机翼2、4、7、9,连接导杆15、18、19、21、通过旋转使其位置和轮胎16、17、20、22的位置位于车体的正下方,不需要搜救人员调用地面搜救机器人前来协助。
[0025]机器人降落到地面以后,连接导杆15、18、19、21、内置的电机23,通过旋转驱动机器人在地面进行作业。机器人车体1前方搭载的声音传感器40、红外热成像仪42、可以使机器人深入废墟内部后通过检测声音和人体热成像来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41检测被困人员的人体呼吸和体温状况利用无线传输把信息反馈回控制器端显示屏上,以便救援人员及时了解掌握被困人员身体特征和状况,快速制定救援方案及时救出被困人员。
[0026]当机器人在夜间飞行作业时机器人车体1、机翼2、4、7、9上搭载的信号灯24、25、26、27、28、29、30、31、32、33、34、35通过绿灯慢闪来表示自身的位置和正常工作状态,失控时为黄灯快闪,低电量时为红灯慢闪来提醒工作人员。机器人车体1前方搭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震搜救机器人,包括机器人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前、后两端侧部分别对称设置有一组机翼,所述机翼连接有螺旋桨,所述机器人本体前端还设置有广角摄像机,所机翼上还设置有吸附装置及电机,通过吸附装置与机器人本体连接,所述机器人本体下方还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剑乐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中建建乐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