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电梯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025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制电梯井,包括:形成底坑的基座、第一预制井板和第二预制井板,所述基座上设有井板放置槽和电梯坠落防护装置;形成井道的除所述第一预制井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井板外,还包括设有电梯口的第三预制井板,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坑和所述井道或所述井道之间连接的预制连接板,所述预制连接板为正方形环体,所述预制连接板上对称设有用于连接预制井板的连接槽和至少4个用于固定所述预制连接板的第一螺栓孔。本发明专利技术由预制井板和预制连接板拼装而成,便于安装,减少了现场浇筑,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时间成本,加强了电梯井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以及降低了电梯坠落时的安全隐患。隐患。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电梯井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电梯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建造水平的不断提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多层、高层和超高层建筑,那么电梯就成了必不可少的设备。目前,现有的电梯井包括砌砖井道、钢结构电梯井和混凝土电梯井,其中,砌砖井道具有现场湿作业较多,工序繁多,费工费时且电梯井内空间狭小,现浇构件的模板支、拆不易操作,也不利于节能环保等缺点,钢结构电梯井具有原材料成本较高的缺点,而混凝土电梯井需通过组装钢筋再灌装混凝土制成,具有施工周期长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上述背景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电梯井,便于安装,减少了现场浇筑,同时加强了电梯井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电梯井,包括:
[0005]形成底坑的基座、第一预制井板和第二预制井板,所述基座上设有井板放置槽和电梯坠落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预制井板设有用于放置纵向受力钢筋和横向受力钢筋且纵横相互贯通的纵向钢筋孔和横向钢筋孔,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横截面呈“L”型且拐角处为圆弧形,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和横向受力钢筋均预埋在所述第二预制井板内,所述第一预制井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井板通过砂浆固定在所述井板放置槽内;
[0006]形成井道的除所述第一预制井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井板外,还包括设有矩形电梯口的第三预制井板,所述第三预制井板设有用于放置纵向受力钢筋和横向受力钢筋且纵横相互贯通的纵向钢筋孔和横向钢筋孔,与所述第三预制井板的矩形电梯口在同一纵向的纵向钢筋孔和在同一横向的横向钢筋孔均是盲孔,所述盲孔底部预埋有钢筋锁紧机构,用于横向受力钢筋的锁紧与固定;
[0007]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坑和所述井道或用于所述井道之间连接的预制连接板,所述预制连接板为正方形环体,所述预制连接板的中空区域连通所述底坑以及所述井道,便于形成一个完整的电梯井,所述预制连接板的上下表面对称设有用于连接预制井板的连接槽和至少4个用于固定所述预制连接板的第一螺栓孔。
[0008]优选的,所述井板放置槽是连续且纵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型,所述井板放置槽内预埋有所述钢筋锁紧机构和钢筋固定筒,所述钢筋锁紧机构是带有内螺纹的钢筋圆柱筒,所述钢筋锁紧机构预埋在与所述第一预制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相对应的位置处,与所述钢筋锁紧机构连接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钢筋固定筒是不带内螺纹的钢筋圆柱筒,所述钢筋固定筒预埋在与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相对应的位置处。
[0009]优选的,所述所述电梯坠落防护装置包括支脚、压力弹簧、支撑板和导轨,所述支脚通过第一膨胀螺栓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脚和所述
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滑块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导轨通过第二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预制井板的内侧,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支撑板回弹的单向拨动杆,所述单向拨动杆包括“L”型拨动板、固定轮和转动轮,所述“L”型拨动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连接在所述转动轮的外侧,所述固定轮的两端固定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固定轮放置在所述转动轮的内部,所述固定轮上设有嵌槽,所述转动轮上设有嵌块,所述嵌块与所述嵌槽呈旋转90
°
嵌入配合。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制井板、所述第二预制井板和所述第三预制井板的侧面均设有用于预制井板拼接的半圆形凹槽,所述第一预制井板、所述第二预制井板和所述第三预制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和横向受力钢筋的两端均设有预留钢筋,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呈“L”型且拐角处为圆弧形,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用于连接相邻预制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的第一钢筋套筒;所述预制连接板的连接槽中预埋有用于连接纵向受力钢筋的第二钢筋套筒,所述预制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与地面、圈梁或楼面板固定连接,并通过现浇混凝土与地面、圈梁或楼面板形成一个整体。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预制井板的横向上的预留钢筋和所述第三预制井板的横向上的预留钢筋均是竖直向下的弯钩,便于钢筋与钢筋之间的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钢筋套筒的一端是封闭的,且封闭端与与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通过焊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钢筋套筒的上端设有至少1个用于流入砂浆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钢筋套筒的下端设有用于固定相邻预制井板的横向受力钢筋的第二通孔。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钢筋套筒包括套筒本体和2个一端开口的菱形加持夹,所述菱形加持夹通过铰链与所述套筒本体活动连接,与所述菱形加持夹的开口端相对的一端通过塑料薄膜包裹连接,所述菱形加持夹的开口端对称设有半圆形加持口,2个所述菱形加持夹是互相倒置的。
[0014]优选的,所述基座、所述第一预制井板、所述第二预制井板、所述第三预制井板和所述预制连接板均采用混凝土制作,所述第一预制井板、所述第二预制井板和所述第三预制井板均的高度和厚度均是相同的。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预制电梯井由预制井板和预制连接板拼装而成,便于安装,减少了现场浇筑,同时节省了大量的劳动时间成本;基座上的井板放置槽对预制井板起到了定位和固定作用,避免了预制井板的偏移,左右相邻的预制井板之间通过半圆形凹槽以及向半圆形凹槽中浇筑砂浆进行连接,由于第一预制井板中设有纵横相互贯通的纵向钢筋孔和横向钢筋孔,因此在浇筑砂浆时,砂浆会沿着钢筋孔流入到井板放置槽以及填满所有的钢筋孔,固化后的砂浆将基座和预制井板连成整体,同时纵向钢筋孔与横向钢筋孔中均放置有受力钢筋,加强了电梯井的整体性和稳定性;另外,预制连接板通过第一螺栓与地面、圈梁或楼面板固定连接,并通过现浇混凝土与地面、圈梁或楼面板形成一个整体,同时,预制连接板通过浇筑砂浆固定连接上下相邻的预制井板,如此设计,提高了电梯井与建筑之间整体的连接强度,提高安全性和抗震性;其次,当电梯发生坠落时,电梯在支撑板和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得到一定的缓冲并缓慢下降,待触发单向拨动杆后,单向拨动杆卡住支撑板,阻挡了压力弹簧的反弹,从而保证了坠落后电梯的稳定性,降低了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中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预制墙板的配筋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预制墙板的配筋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第三预制墙板的配筋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预制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单向拨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中第二钢筋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中钢筋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中钢筋固定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中受力钢筋的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电梯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底坑的基座、第一预制井板和第二预制井板,所述基座上设有井板放置槽和电梯坠落防护装置,所述第一预制井板设有用于放置纵向受力钢筋和横向受力钢筋且纵横相互贯通的纵向钢筋孔和横向钢筋孔,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横截面呈“L”型且拐角处为圆弧形,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和横向受力钢筋均预埋在所述第二预制井板内,所述第一预制井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井板通过砂浆固定在所述井板放置槽内;形成井道的除所述第一预制井板和所述第二预制井板外,还包括设有矩形电梯口的第三预制井板,所述第三预制井板设有用于放置纵向受力钢筋和横向受力钢筋且纵横相互贯通的纵向钢筋孔和横向钢筋孔,与所述第三预制井板的矩形电梯口在同一纵向的纵向钢筋孔和在同一横向的横向钢筋孔均是盲孔,所述盲孔底部预埋有钢筋锁紧机构;以及用于连接所述底坑和所述井道或用于所述井道之间连接的预制连接板,所述预制连接板为正方形环体,所述预制连接板的上下表面对称设有用于连接预制井板的连接槽和至少4个用于固定所述预制连接板的第一螺栓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电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井板放置槽是连续且纵截面为倒置的“凸”字型,所述井板放置槽内预埋有所述钢筋锁紧机构和钢筋固定筒,所述钢筋锁紧机构是带有内螺纹的钢筋圆柱筒,所述钢筋锁紧机构预埋在与所述第一预制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相对应的位置,与所述钢筋锁紧机构连接的纵向受力钢筋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钢筋固定筒是不带内螺纹的钢筋圆柱筒,所述钢筋固定筒预埋在与所述第二预制井板的纵向受力钢筋相对应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电梯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坠落防护装置包括支脚、压力弹簧、支撑板和导轨,所述支脚通过第一膨胀螺栓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压力弹簧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支脚和所述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通过滑块与所述导轨连接,所述导轨通过第二膨胀螺栓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预制井板的内侧,所述导轨与所述滑块之间固定安装有用于防止支撑板回弹的单向拨动杆,所述单向拨动杆包括“L”型拨动板、固定轮和转动轮,所述“L”型拨动板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潭王聪王优许丽娟陈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融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