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和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25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8
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及施工方法,所述井道组装于现场浇筑的基础垫层和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包括基础节模块组合、首层节模块组合、标准节模块组合和顶层节模块组合;所述各个模块组合包括左侧入户阳台模块、电梯井道模块和右侧入户阳台模块,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电梯井道模块至少包括一个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且各个模块的井道间上下拼接贯通形成完整的电梯井道;所述模块组合的上下端面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所述模块组合所包含的模块之间的墙面拼合采用预埋件与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实现平层入户、减少施工安全隐患、压缩施工周期和降低建设成本的有益技术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和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老旧楼房后加装电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多层建筑都没有电梯设备,这些多层建筑中居住人员随着老龄化加剧,日常的上下楼让老年人望而却步,对于身体虚弱或者需要使用轮椅的居民,出行就更是难上加难。
[0003]随着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老旧楼房加装电梯已成为一大“刚需”,全国城镇存量巨大的老小区都面临着是否要加装电梯的抉择,工程量巨大。
[0004]目前加装的电梯,基本都是位于老旧楼房原有楼梯间外侧,通过在楼梯间墙壁开设门洞,将电梯的楼层门与楼梯间中间平台衔接。由于后装的电梯无法与入户门所在的楼层平台衔接,这样用户乘电梯上楼后必须上行或者下行半层楼梯梯段。对于行动不便的人特别是需要坐轮椅的人,仍然不便。
[0005]老旧楼房普遍面积偏小,在实际老旧楼房电梯改造建设过程中,老旧小区居民对增加住宅面积有很大的需求,同时一部分老旧楼房没有阳台或者阳台已经存在严重安全隐患,在电梯加装改造过程中也存在同步消除阳台安全隐患的需求。
[0006]老式住宅在加装电梯时只能在外墙外重新安装电梯井道,传统的做法是采用支模一体现浇或者钢结构现场组装的方式来制作所需要的电梯井道,但是现有施工方式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和建设成本高的问题,同时也不能增加老旧楼房的使用面积,所以对此类后期加装电梯所需要的电梯井道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平层入户,并增加入户阳台。
[0008]同时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工程方面的问题是减少施工安全隐患、压缩施工周期和降低建设成本。
[0009]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也是解决既有建筑需要局部增加面积的一种施工方法。
[0010]根据现有老旧楼房的施工条件、结构特点和居民实际需求,从模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积木式组装的构思出发,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通过左右两侧的入户阳台来解决平层入户的问题,在现场浇筑的基础垫层和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其包括与基础筏板模块组合连接的基础节模块组合、与基础节模块组合连接的首层节模块组合、与所述首层节模块组合连接的标准节模块组合和与标准节模块组合连接的顶层节模块组合。
[0011]所述首层节模块组合具有用于进出的门。
[0012]所述顶层节模块组合具有用于散热的百叶窗。
[0013]所述各个模块组合包括至少三个模块,其中至少一个模块包括一个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并且各个模块的井道间上下拼接贯通形成完整的电梯井道;所述首层节模块组合、标准节模块组合和顶层节模块组合还具有连通主体建筑和所述井道间的过道间,以及左右两侧用于实现平层入户的入户阳台。
[0014]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
[0015]所述基础垫层为平板状的混凝土浇筑层,所述基础筏板浇筑于基础垫层之上,其上端面具有用于连接固定所述基础节模块组合的预埋螺栓。所述预埋螺栓的分布区域上具有筏板预制槽,所述筏板预制槽用于基础节模块定位安装完成后注浆密封使用,在所述预埋螺栓上配置有多个调整垫片,通过调整所述调整垫片在每个预埋螺栓上的使用数量来实现所述基础节模块组合安装平面的找平。根据具体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和现有建筑的情况来确定基础垫层的尺寸,采用现场浇筑方法制作施工。
[0016]所述基础节模块组合包括用于构成电梯井道的基础节井道模块,用于实现平层入户的基础节左侧阳台模块和基础节右侧阳台模块,
[0017]进一步地,所述基础节井道模块具有用于主体建筑原有地下管道改造移位而预留的管道路由。
[0018]所述首层节模块组合包括用于构成电梯井道的首层节井道模块,用于实现平层入户的首层节左侧阳台模块和首层节右侧阳台模块。
[0019]所述标准节模块组合包括用于构成电梯井道的标准节井道模块、用于实现平层入户的标准节左侧阳台模块和标准节右侧阳台模块。
[0020]所述顶层节模块组合包括用于构成电梯井道的标准节井道模块和顶层节井道模块,用于实现平层入户的顶层节左侧阳台模块以及顶层节右侧阳台模块。
[0021]所述模块在侧壁上端的外侧边缘具有防水槽口,所述模块在侧壁下端的外侧边缘相应地具有与所述防水槽口相配合的防水凸沿,这样拼装在一起时相邻模块水平接缝位置形成墙体外壁上模块覆盖下模块,下模块上端面内侧则为向下凸起的挡水墙结构。。
[0022]所述模块组合上下端面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定位键由设置于模块下端面的定位键凹槽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上端面的定位键凸起配合形成抗剪力定位键;所述预埋螺栓连接由设置于模块上端面的预埋螺栓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下端面且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配合形成螺栓连接。所述预制螺栓孔的连接盒位于四周侧壁内表面且连接盒的下边缘高于模块底板上表面,以便于在所述预埋螺栓上使用工具拆装垫片与螺母。
[0023]所述定位键凸起与定位键凹槽均采用上小下大的梯形结构,以实现在拼装时的自动导向,实现快速拼装和准确定位,保证拼装效率和精度。
[002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盒为一预埋于混凝土模块侧壁中U形连接预置件,包括底面平直且两侧直角弯折或者焊接的U形底板和固定于所述连接盒外侧的倒U形锚筋二条或多条,所述U形底板底面具有螺栓过孔,其箱体边缘低于混凝土表面以便于使用混凝土进行封闭。连接盒的作用除构造出安装螺母的操作空间,更重要的是通过U形底板将螺母的压力分散,避免混凝土锁紧应力集中造成的对构件的破坏。锚筋除用于实现U形底板与混凝土的锚固连接,还具有补强的作用。
[0025]所述模块组合所包含的模块之间的墙面拼合采用预埋件与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
[0026]所述基础节电梯井道模块、首层节电梯井道模块、标准节电梯井道模块和顶层节电梯井道模块的内部空间包括井道间和过道间,所述首层节电梯井道模块、标准节电梯井道模块和顶层节电梯井道模块的井道间与过道间之间具有电梯门洞相通。
[0027]上述所有模块的四周侧壁上端面对称预制至少四个吊装点,所述吊装点下沉至上端面以下,所述吊装点的数量优选六个。
[0028]所述基础节电梯井道模块、首层节电梯井道模块、标准节电梯井道模块和顶层节电梯井道模块的的井道间的侧壁上预置有用于安装电梯相关机电设备的预置螺母或者预制固定件。
[0029]所述基础节模块组合包括一个基础节电梯井道模块、安装在基础节电梯井道模块左侧的基础节左侧入户阳台模块以及安装在基础节电梯井道模块右侧的基础节右侧入户阳台模块。
[0030]进一步地,所述基础节电梯井道模块的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其中部具有隔墙,其处于模块组合内侧的前侧墙壁上端面外边沿处具有用于定位承载所述过道间底板的支撑台阶,其处于外侧的三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在现场浇筑的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包括基础节模块组合、首层节模块组合、标准节模块组合和和顶层节模块组合;所述每个模块组合至少由三个模块组成,至少有一个模块包括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且各个模块的井道间上下拼接贯通形成完整的电梯井道,以及左右两侧用于实现平层入户的入户阳台;所述首层节模块组合具有用于进出的单元门;所述首层节模块组合、标准节模块组合和顶层节模块组合还具有连通主体建筑和井道间的过道间以及对应的门洞;所述模块组合的上下端面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模块组所包含的模块之间的墙面拼合采用预埋件与连接件进行连接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所述定位键由设置于模块下端面的定位键凹槽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上端面的定位键凸起配合形成抗剪力定位键;所述预埋螺栓连接由设置于模块上端面的预埋螺栓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下端面且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配合形成螺栓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节模块组合包括基础节井道模块、基础节左侧阳台模块以及基础节右侧阳台模块。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节井道模块具有用于主体建筑原有地下管道改造移位而预留的管道路由。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节模块组合包括首层节井道模块、首层节左侧阳台模块以及首层节右侧阳台模块。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节模块组合包括标准节井道模块、标准节左侧阳台模块以及标准节右侧阳台模块。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节模块组合包括顶层节电梯井道模块、所述顶层节电梯井道模块下方的标准节电梯井道模块、安装在标准节电梯井道模块左侧的顶层节左侧入户阳台模块以及安装在标准节电梯井道模块右侧的顶层节右侧入户阳台模块。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带阳台混凝土电梯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雨陈艳彬史学磊陈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