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05254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26 06:18
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及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现场浇制的基础垫层和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包括与基础筏板连接的基础节、与基础节连接的首层节、与所述首层节连接的可调节、与可调节连接的标准节以及与标准节连接的顶层节,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各个模块至少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所述首层节模块和标准节模块还具有连通井道间和主体建筑的过道间;所述基础节模块与所述基础筏板之间采用砂浆垫块找平并通过预埋螺栓连接,以及各节模块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现场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小、施工周期短和建设成本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低的有益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是涉及老旧楼房后加装电梯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和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上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建造的多层建筑都没有电梯设备,这些多层建筑中居住人员随着老龄化加剧,日常的上下楼让老年人望而却步,对于身体虚弱或者需要使用轮椅的居民,出行就更是难上加难。
[0003]随着城市进入深度老龄化,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多层住房加装电梯已成为一大“刚需”,全国城镇存量巨大的老小区都面临着是否要加装电梯的抉择,工程量具大。
[0004]老式住宅在加装电梯时只能在外墙外侧重新安装电梯井道,传统的做法是采用钢结构现场组装的方式来制作所需要的电梯井道,但是现有施工方式存在施工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和建设成本高的问题,钢结构井道对后期管理维护的要求也比较高。所以对此类后期加装电梯所需要的电梯井道优化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存在的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大、施工周期长和建设成本高。
[0006]根据现有老旧楼房的施工条件和结构特点,从模块化设计、工厂化生产和现场积木式组装的构思出发,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模块式混凝土电梯井道,在现场浇筑的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进行组装,其包括与基础筏板连接的基础节模块、与基础节模块连接的首层节模块、与所述首层节模块连接的可调节模块、与可调节模块连接的多个标准节模块以及与标准节模块连接的顶层节模块,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首层节模块具有用于进出的门;
[0007]所述可调节模块用于适应主体建筑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距地高度,同时所述可调节模块不开设与主体建筑相连通的门洞,二楼住户上行半层楼高度到达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然后进入通往电梯的过道间,这样不但可以减少对主体建筑的结构强度的影响,还可以降低建造成本;
[0008]所述顶层节模块具有预制屋顶和用于散热和通风的百叶窗;
[0009]所述各个模块至少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且各个模块的井道间上下拼接贯通形成完整的电梯井道;所述首层节模块和所述标准节模块还具有连通所述井道间和主体建筑的过道间及相应门洞。
[0010]所述模块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所述定位定位键由设置于模块下端面的定位键凹槽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上端面的定位键凸起配合形成抗剪力定位键;所述预埋螺栓连接由设置于模
块上端面的预埋螺栓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下端面且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配合形成螺栓连接。所述预制螺栓孔的连接盒位于四周侧壁内表面且连接盒的下边缘高于模块底板上表面,以便于在所述预埋螺栓上使用工具拆装垫片与螺母。
[0011]所述连接盒为一预埋于混凝土模块侧壁中U形连接预置件,包括底面平直且两侧直角弯折或者焊接的U形底板和固定于所述连接盒外侧的倒U形锚筋二条或多条,所述U形底板底面具有螺栓过孔,其箱体边缘低于混凝土表面以便于使用混凝土进行封闭。
[0012]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上端的外侧边缘具有防水槽口,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下端的外侧边缘相应地具有与所述防水槽口相配合的防水凸沿,这样拼装在一起时相邻模块水平接缝位置形成墙体外壁上模块覆盖下模块,下模块上端面内侧则为向上凸起的挡水墙结构。所述基础节模块、首层节模块、可调节模块、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的内部空间包括井道间和过道间,所述首层节模块、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的井道间与过道间之间具有电梯门洞相通。
[0013]所述基础节模块、首层节模块、可调节模块、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的四周侧壁上端面对称预制至少四个吊装点,所述吊装点下沉至上端面以下,锚固于侧壁内,所述吊装点的数量优选六个。
[0014]所述基础节模块、首层节模块、可调节模块、标准节模块和顶层节模块的井道间的侧壁上预置有用于安装电梯相关机电设备的预置螺母、预制搁机梁或者其它预制固定件。
[0015]所述基础筏板根据具体施工场地的地质条件和现有建筑的情况来确定其尺寸,采用现场浇筑方法制作施工,所述基础筏板上表面预制用于安装连接固定所述基础节模块的预埋螺栓,在所述预埋螺栓的分布区域上具有筏板预制槽,所述筏板预制槽用于基础节模块定位安装完成后注浆密封使用,在所述预埋螺栓上配置有多个方形调整垫片,通过调整所述方形调整垫片在每个预埋螺栓上的使用数量来实现所述基础节模块安装平面的找平。
[0016]所述基础节模块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由中部的隔墙分为井道间和过道间,所述过道间位于上方楼层过道间的下方,用于支撑上方模块的过道间部分并且可以利用其内部空间容纳主体建筑配套管线的穿越,其下方靠近主体建筑的一侧具有用于管线穿过的穿越孔或者穿越槽,所述穿越孔和穿越槽可以同时使用或者择一使用,所述过道间的上方具有顶盖,顶盖上安装有用于检修的可开启盖板,其四周侧壁下端面设置有与连接盒相通的预制螺栓孔,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防水槽口和吊装点。
[0017]所述首层节模块的井道间和过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有电梯门洞相连通,所述过道间正对主体建筑的一面具有过道门洞,其左右两侧墙壁具有用于进出的门洞,所述首层节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防水槽口和吊装点。
[0018]所述可调节模块上端面的高度根据主体建筑的具体情况在工厂定制制作,以使得与所述可调节模块连接的所述标准节模块的底板上表面高度与主体建筑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可调节模块由中部隔墙分为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和位于主体建筑方向的过道间,所述井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所述过道间两侧墙壁具有用于透光通风的窗户,同时所述过道间不开设用于与主体建筑相连通的门洞,但在邻接主体建筑的一面侧壁具有用于采光的窗户以避免遮挡主体建筑原有窗户,过道间左右两侧墙壁上具有通风采光的窗户,在所述窗户下方安装有用于遮雨的遮雨板,
其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防水槽口和吊装点。在使用电梯时,二楼住户上行半层楼高度到达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然后进入通往电梯的过道间,与从一二层楼梯转角平台进入电梯相比都是需要上下半层楼,所述可调节模块取消了与主体建筑相连通的门洞并没有给住户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减少在主体建筑上开切门洞不但可以减少对主体建筑的结构强度的影响,还可以降低电梯井道的建造成本。
[0019]所述标准节模块由中间隔墙分为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和用于人员通行的过道间,所述井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其过道间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有电梯门洞相连通,所述过道间正对主体建筑的一面具有过道门洞,过道间垂直于原有建筑两侧墙壁具有用于通风采光的窗户,所述标准节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在现场浇制的基础筏板之上依照从下到上的次序,包括与基础筏板连接的基础节模块、与基础节模块连接的首层节模块、与所述首层节模块连接的可调节模块、与可调节模块连接的标准节模块和与标准节模块连接的顶层节模块;所述首层节模块具有用于进出的门;所述各个模块至少具有一个用于安装电梯的井道间,且各个模块的井道间上下拼接贯通形成完整的电梯井道;所述首层节模块和标准节模块还具有连通主体建筑和井道间的过道间以及对应的门洞;各模块均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所述各节模块之间采用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键螺栓组合固定包括抗剪力定位键和抗拉力预埋螺栓连接,所述定位键由设置于模块下端面的定位键凹槽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上端面的定位键凸起配合形成抗剪力定位键;所述预埋螺栓连接由设置于模块上端面的预埋螺栓和设置于另一模块下端面且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配合形成螺栓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在四周侧壁上端的外侧边缘具有防水槽口,所述组件在四周侧壁下端的外侧边缘相应地具有与所述防水槽口相配合的防水凸沿。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盒为一预埋于混凝土模块侧壁中U形连接预置件,包括底面平直且两侧直角弯折或者焊接的U形底板和固定于所述连接盒外侧的倒U形锚筋二条或多条,所述U形底板底面具有螺栓过孔。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节模块下端面封闭,上端面开口,由中部的隔墙分为井道间和过道间,其下方靠近主体建筑的一侧具有用于管线穿过的穿越孔和穿越槽,所述穿越孔和穿越槽可以同时使用或者择一使用,所述过道间的上方具有顶盖,顶盖上安装有用于检修的可开启盖板,其四周侧壁下端面设置有与连接盒相通的预制螺栓孔,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防水槽口和吊装点。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首层节模块的井道间和过道间上下端面开口且贯通,所述井道间和过道间之间有电梯门洞相连通,所述过道间与主体建筑正对的侧面具有过道门洞,其左右两侧墙壁具有用于进出的门洞,所述首层节四周侧壁下端面具有定位键凹槽、具有连接盒的预制螺栓孔和防水凸沿,其四周侧壁上端面具有定位键凸起、预埋螺栓和防水槽口。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增设电梯的预制混凝土模块井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模块上端面的高度根据主体建筑的具体情况在工厂定制制作,以使得与所述可调节模块连接的所述标准节模块的底板上表面高度与主体建筑二三层楼梯转角平台的高度相同,所述可调节模块由中部隔墙分为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雨陈艳彬史学磊陈艳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建研城市更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