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55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壳体和减震装置;所述壳体为桶状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电机本体固定连接在内壳体内部,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间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减震层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电机本体安装在内壳体中,当电机本体工作时,其所产生的震动传递到内壳体与外壳体间的减震层,内壳体外表面上的支撑板挤压上支撑柱,上支撑柱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进行上下往复运动,于是在支撑弹簧和上支撑柱的共同作用下,抵消掉电机本体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所产生的震动。所产生的震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

技术介绍

[0002]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外壳是电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起到了定位和防护的作用,然而现有的电机外壳减震效果并不是特别好,特别是在电机长时间工作之后,很容易产生较大的震动,不仅影响电机的工作效率,还会缩短电机的使用寿命,并且由于震动所产生的噪声,还会给工作环境造成噪声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包括壳体和减震装置;
[0005]所述壳体为桶状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固定连接在内壳体内部,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间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减震层中;
[0006]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柱和支撑板;
[0007]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外壳体内表面上;
[0008]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内壳体外表面上;
[0009]所述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支撑座顶部,所述下支撑柱为中空设有内腔的圆柱体,所述下支撑柱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下支撑柱的内腔底部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部连接有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一端穿过开口与支撑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固定相连。
[0010]其中,所述外壳体下部还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便于组装的安装孔。
[0011]其中,还包括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倾斜固定连接在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体之间。
[0012]其中,所述外壳体与支撑座上设有相同的螺纹孔,所述外壳体与支撑板上设有相同的螺纹孔,所述内壳体与支撑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外壳体与支撑板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13]其中,所述减震装置有多个且呈环状均匀分布在减震层中。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电机本体安装在内壳体中,当电机本体工作时,其所产生的震动传递到内壳体与外壳体间的减震层,内壳体外表面上的支撑板挤压上支撑柱,上支撑柱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做沿上支撑柱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于是在支撑弹簧和上支撑柱的共同作用下,抵消掉电机本体运行时所产
生的大量震动。因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通过减震装置中支撑弹簧和上支撑柱的共同配合作用下,来降低电机本体运行时所带来的震动,这样电机本体在使用的时候会更加平稳,从而解决了电机本体在使用时产生较大震动的问题,大大延长了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弱电机震动时给工作环境造成的噪声污染。
附图说明
[0015]图1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机的减震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所示为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机的减震壳体中减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0017]标号说明:1、壳体;11、外壳体;12、内壳体;13、减震层;2、减震装置;21、支撑板;22、上支撑柱;23、下支撑柱;24、支撑弹簧;25、支撑座;3、加强筋板;4、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9]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包括壳体1和减震装置2;
[0020]所述壳体1为桶状体,所述壳体1包括外壳体11和内壳体12,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固定连接在内壳体12内部,在所述外壳体11与内壳体12间设有减震层13,所述减震装置2设置在减震层13中;
[0021]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支撑座25、支撑柱和支撑板21;
[0022]所述支撑座25设置在外壳体11内表面上;
[0023]所述支撑板21设置在内壳体12外表面上;
[0024]所述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22和下支撑柱23,所述下支撑柱23固定连接在支撑座25顶部,所述下支撑柱23为中空设有内腔的圆柱体,所述下支撑柱23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下支撑柱23的内腔底部设有支撑弹簧24,所述支撑弹簧24的顶部连接有上支撑柱22,所述上支撑柱22一端穿过开口与支撑弹簧24连接,另一端与支撑板21固定相连。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减震层里有多个减震装置,减震装置中支撑座与电机外壳体的内表面螺纹连接,支撑座上方设有下支撑柱,下支撑柱内腔底部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上方固定连接有上支撑柱,上支撑柱上方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内壳体外表面螺纹连接。当电机本体在运行时,震动通过内壳体传到减震装置,内壳体挤压支撑板,支撑板挤压上支撑柱,上支撑柱带动支撑弹簧运动,支撑弹簧带动上支撑柱做沿所述上支撑柱轴线方向的往复运动,从而抵消掉电机本体运动带来的震动。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电机内壳体与外壳体之间的减震层内安装减震装置,通过减震装置中支撑弹簧和上支撑柱的共同配合作用下,来减轻电机本体运行时所带来的震动,这样电机本体在使用的时候会更加平稳,从而解决了电机本体在使用时产生较大震动的问题,大大延长了电机本体的使用寿命,并且减弱电机震动时给工作环境造成的噪声污染。
[002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下方还设有底座4,所述底座4上设有便于组装的安装孔。
[0028]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底座上设置安装孔,使底座能够通过螺栓与工作平台固定连接,避免了因为底座缺乏固定装置,从而导致出现电机无法安装在工作平台的问题。
[0029]进一步的,还包括加强筋板3,所述加强筋板3倾斜设置在所述底座4与所述外壳体11之间。
[0030]从上述描述可知,所述加强筋板倾斜设置在底座与壳体之间,主要起到支撑的作用,使壳体能够更稳定的设置在底座上方。
[0031]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体11与支撑座25上设有相同的螺纹孔,所述内壳体12与支撑板21上设有相同的螺纹孔,所述外壳体11与支撑座25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内壳体12与支撑板2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32]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外壳体和支撑座上设置相同螺纹孔,使用螺栓使支撑座能够更好的固定在外壳体的内表面上,通过在内壳体和支撑板上设置相同螺纹孔,使用螺栓使支撑板能够更好的固定在内壳体的外表面上,使得减震装置能够在减震层内得到很好的固定效果。
[0033]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2有多个且呈环状均匀分布在减震层13中。
[0034]从上述描述可知,由于电机在运行时,其震动是传向整个内壳体的,所以需要在减震层内周向设置多个减震装置,才能实现对电机本体的周向进行同步减震。
[0035]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
[0036]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包括壳体1和减震装置2;
[0037]所述壳体1为桶状体,所述壳体1包括外壳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的减震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减震装置;所述壳体为桶状体,所述壳体包括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电机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固定连接在内壳体内部,在所述外壳体与内壳体间设有减震层,所述减震装置设置在减震层中;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座、支撑柱和支撑板;所述支撑座设置在外壳体内表面上;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内壳体外表面上;所述支撑柱包括上支撑柱和下支撑柱,所述下支撑柱固定连接在支撑座顶部,所述下支撑柱为中空设有内腔的圆柱体,所述下支撑柱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下支撑柱的内腔底部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顶部连接有上支撑柱,所述上支撑柱一端穿过开口与支撑弹簧连接,另一端与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德榕刘辉林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宏昌公茂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