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填料吸氨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4493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填料吸氨塔,涉及工业生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座,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塔体,塔体上部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内端外侧套接有软管的一端,软管另一端套接在分流头上端,分流头两端固定连接的支臂抵触连接支座上侧,支座等距固定连接在塔体内壁,塔体两侧错位设置有人孔,人孔外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盖板,盖板通过螺栓与人孔边缘活动连接,盖板上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手柄,底座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内端套接有引导管,引导管通过固定件与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塔体、端顶、进液管和进气管结构,具有减轻降膜吸氨器工作负担以及节约井水用量的优点。担以及节约井水用量的优点。担以及节约井水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填料吸氨塔


[0001]本技术属于工业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填料吸氨塔。

技术介绍

[0002]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人体不易长期接触,会导致呼吸道疾病,因此工业生产中排放的氨气必须经过处理且达标才可以排放。
[0003]目前在工业生产中通过降膜吸氨器对氨气吸收,但是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降膜吸氨器的吸氨能力略显不足,且随着井水的使用量受到限制,导致氨气处理效率受到影响,从而影响生产,局限性较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填料吸氨塔,通过设置底座、塔体、端顶、进液管和进气管结构,解决了现有降膜吸氨器吸氨能力略显不足,满足不了生产需求,井水用量受到限制,生产受到一定影响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填料吸氨塔,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塔体,且塔体上部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内端外侧套接有软管的一端,且软管另一端套接在分流头上端,所述分流头两端固定连接的支臂抵触连接支座上侧,且支座等距固定连接在塔体内壁。
[0007]进一步地,所述塔体两侧错位设置有人孔,且人孔外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螺栓与人孔边缘活动连接,且盖板上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手柄,人孔用于技术人员进出塔体,从而对塔体内部进行安装和检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气管,且进气管内端套接有引导管,所述引导管通过固定件与底座内壁固定连接,混合气体从进气管进入至底座内部,随后沿着塔体上升。
[0009]进一步地,所述支座上侧抵触连接有支撑圈,且支撑圈内侧固定有支撑格栅板,所述支撑格栅板上方设置有填料,支撑圈对支撑格栅板进行固定,支座对支撑圈进行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格栅板下侧固定连接有分布器,且分布器下端均匀贯穿设置有喷头,所述分布器呈倒锥形设置,分布器将吸收液再次均匀散分,避免吸收液汇聚成流。
[0011]进一步地,所述塔体顶端固定连接有端顶,且述端顶顶端贯穿设置有出气口,混合气体被处理后从出气口排出。
[0012]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技术通过设置进液管和进气管结构,具有减轻降膜吸氨器工作压力的效果,解决了随着生产能力的提升,降膜吸氨器的吸氨能力略显不足的问题,含有氨气的混合气体在进入外界降膜吸氨器内时,首先从进气管进入至底座内部,此时吸收液从进液管进入至塔体内部,吸收液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同时在填充料与分布器的作用下均匀散布在填
充料之间,混合气体沿着塔体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不断与吸收液接触,从而混合气体内含有的氨气被不断吸收,直至混合气体从出气口排出,随后进入外界降膜吸氨器内,由于填料吸氨塔吸收了大部分的氨气,所以外界降膜吸氨器的工作压力较小。
[0014]2、本技术通过设置底座、塔体和端顶结构,具有节省井水用量的效果,解决了井水用量受到限制,影响正产的生产的问题,吸收液在吸收氨气成为稀氨水之后,将其加入冷却水,通入外界降膜吸氨器内,继续吸收氨气,直至稀氨水转变为浓氨水,冬季循环水温度低,可调整降膜井水加入量,根据氨水温度情况,单独使用填料吸氨塔吸氨,氨水直接进氨水桶,减少井水的使用量。
[0015]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分流器与进液管连接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分布器连接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进气管连接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人孔连接示意图;
[0022]图6为本技术支撑格栅板连接示意图。
[0023]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4]1、底座;2、塔体;3、端顶;4、出气口;5、进液管;6、人孔;7、进气管;8、软管;9、支臂;10、分流头;11、支座;12、支撑格栅板;13、分布器;14、喷头;15、固定件;16、引导管;17、盖板;18、螺栓;19、手柄;20、连接件;21、支撑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6]请参阅图1

6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填料吸氨塔,包括底座1,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塔体2,且塔体2上部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液管5,进液管5内端外侧套接有软管8的一端,且软管8另一端套接在分流头10上端,分流头10两端固定连接的支臂9抵触连接支座11上侧,且支座11等距固定连接在塔体2内壁,含有氨气的混合气体在进入外界降膜吸氨器内时,首先从进气管7进入至底座1内部,此时吸收液从进液管5进入至塔体2内部,吸收液在重力作用下下落,同时在填充料与分布器13的作用下均匀散布在填充料之间,混合气体沿着塔体2上升,在上升过程中,不断与吸收液接触,从而混合气体内含有的氨气被不断吸收,直至混合气体从出气口4排出,随后进入外界降膜吸氨器内,由于填料吸氨塔吸收了大部分的
氨气,所以外界降膜吸氨器的工作压力较小,同时吸收液在吸收氨气成为稀氨水之后,将其加入冷却水,通入外界降膜吸氨器内,继续吸收氨气,直至稀氨水转变为浓氨水,冬季循环水温度低,可调整降膜井水加入量,根据氨水温度情况,单独使用填料吸氨塔吸氨,氨水直接进氨水桶,减少井水的使用量。
[0027]其中如图1所示,塔体2顶端固定连接有端顶3,且述端顶3顶端贯穿设置有出气口4,混合气体通过填充料与处理液之后,其内部含有的氨气大部分被吸收,随后混合气体从出气口4进入外界降膜吸氨器内,对剩余氨气进行进一步处理。
[0028]其中如图3、6所示,支座11上侧抵触连接有支撑圈21,且支撑圈21内侧固定有支撑格栅板12,支撑格栅板12上方设置有填料,支撑格栅板12下侧固定连接有分布器13,且分布器13下端均匀贯穿设置有喷头14,分布器13呈倒锥形设置,支撑圈21将支撑格栅板12的位置固定,同时支座11对支撑圈21进行支撑,避免支撑圈21与支撑格栅板12整体掉落,吸收液在经过分布器13时被再次均分,避免吸收液在填充料的阻碍作用下汇聚在一起。
[0029]其中如图4所示,底座1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气管7,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填料吸氨塔,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端固定连接有塔体(2),且塔体(2)上部一侧贯穿设置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内端外侧套接有软管(8)的一端,且软管(8)另一端套接在分流头(10)上端,所述分流头(10)两端固定连接的支臂(9)抵触连接支座(11)上侧,且支座(11)等距固定连接在塔体(2)内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吸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体(2)两侧错位设置有人孔(6),且人孔(6)外端通过连接件(20)转动连接有盖板(17),所述盖板(17)通过螺栓(18)与人孔(6)边缘活动连接,且盖板(17)上侧中央位置固定连接手柄(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填料吸氨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军侯帅
申请(专利权)人:凯司玛丹东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